发电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792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电轮毂,在该发电轮毂中高精度地配置磁铁。发电轮毂(10)具备轮毂轴(15)、轮毂壳(18)、定子(19)以及磁铁(20)。轮毂壳(1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轮毂轴(15)。轮毂壳(18)具有壳主体(31)和盖部件(32)。定子(19)固定于轮毂轴(15)。磁铁(20)以与定子(19)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盖部件(32)。作为磁铁保持部发挥功能的盖部件(32)使用模具而与磁铁(20)一体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特别涉及装配于自行车的车架的发电轮毂
技术介绍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作为位于自行车的车轮中心的轮毂,以往公知 有具有发电机构的发电轮毂。发电轮毂具有轮毂轴;配置于轮毂轴的外周侧的轮毂壳;固 定于轮毂轴并作为电枢发挥功能的定子;以及固定于轮毂壳的磁铁(永久磁铁)。定子具 有线圈以及配置于线圈的外周部的磁轭。轮毂壳具有筒状的壳主体以及覆盖壳主体的一端 的盖部件。在壳主体的内周面,例如通过粘接等适当的固定手段固定有筒状的磁铁或在周 向被分割的多个磁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9418号公报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发电轮毂中,磁铁通过粘接等固定手段固定于轮毂壳的内周 面。因此,磁铁的内周面与定子之间的间隙根据粘接情况而变动,难以高精度地配置磁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发电轮毂中高精度地配置磁铁。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发电轮毂具备轮毂轴、轮毂壳、定子、磁铁以及磁铁保持部。轮 毂壳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轮毂轴。定子固定于轮毂轴。磁铁以与定子对置的方式配置 于轮毂壳。磁铁保持部设置于轮毂壳,并使用模具而与磁铁一体成形。在该发电轮毂中,当车轮旋转时,磁铁与轮毂壳一起绕定子旋转,通过该旋转,在 定子的例如线圈中产生电流。该磁铁通过利用模具与磁铁一体成形的磁铁保持部而配置于 轮毂壳。此处,通过利用模具与磁铁一体成形的磁铁保持部来保持磁铁,由此,与通过粘接 固定磁铁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配置磁铁。因此,定子与磁铁之间的间隙不易产生变 动,能够使输出稳定。并且,能够高精度地管理磁铁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小磁铁 与定子之间的间隙,能够提高发电效率。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发电轮毂在第一方面记载的轮毂中,还具备轴承,该轴承具有 滚珠支承部件,并且将轮毂壳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轮毂轴。磁铁保持部使用模具而与 磁铁以及滚珠支承部件一体成形。在该情况下,磁铁保持部不仅利用模具与磁铁一体成形,还与轴承的滚珠支承部 件一体成形,因此,能够提高滚珠支承部件的安装精度。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发电轮毂在第二方面记载的轮毂中,磁铁保持部为合成树脂制 成的。滚珠支承部件为金属制成的。滚珠支承部件具有滚珠支承部和配置于滚珠支承部的 外周部的加强部。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金属制的滚珠支承部件的加强部对合成树脂制的磁铁保持 部进行加强,因此能够实现轮毂壳的轻量化同时维持强度。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发电轮毂在第一方面 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记载的轮毂中,轮毂壳具有在一端侧具有开口部的筒状的壳主体;以及设置于开口部的盖部件。磁铁保 持部设置于盖部件。在该情况下,磁铁保持部与盖部件一体成形,因此,能够将磁铁高精度地固定于盖 部件。并且,由于能够对壳主体使用现有的部件,所以能够容易地稳定磁铁与定子之间的间 隙的尺寸。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发电轮毂在第一方面 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记载的轮毂中, 轮毂壳具有在一端侧具有开口部的筒状的壳主体;以及设置于开口部的盖部件。磁铁保 持部设置于壳主体。在该情况下,磁铁保持部与壳主体一体成形,因此能够将磁铁高精度地固定于壳 主体。并且,能够与盖部件的材质及构造无关地容易地稳定磁铁与定子之间的间隙的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模具与磁铁一体成形的磁铁保持部来保持磁铁,由此,与通 过粘接固定磁铁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配置磁铁。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自行车的发电轮毂的半剖视图。图3是发电轮毂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内侧固定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2的相当于图2的图。图6是实施方式3的相当于图2的图。图7是实施方式4的相当于图2的图。图8是实施方式5的相当于图2的图。图9是实施方式6的相当于图2的图。图10是实施方式7的相当于图2的图。图11是实施方式8的相当于图2的图。图12是实施方式9的相当于图2的图。标号说明10发电轮毂15轮毂轴16第一轴承16a第一滚珠按压部件16b第一滚珠支承部件17第二轴承17b第二滚珠支承部件18轮毂壳19 定子20 磁铁31壳主体31c 开口部32盖部件110发电轮毂117第二轴承117b第二滚珠支承部件117d第二滚珠支承部117e第二加强部118轮毂壳120磁铁132盖部件210发电轮毂217第二轴承217b第二滚珠支承部件217d第二滚珠支承部217e第二加强部232盖部件310发电轮毂316第一轴承316b第一滚珠支承部件317第二轴承317b第二滚珠支承部件318轮毂壳331壳主体331a鼓出部331c开口部332盖部件332d第一筒部410发电轮毂418轮毂壳431壳主体431c开口部510发电轮毂516第一轴承516b第一滚珠支承部件516d第一滚珠支承部516e第一加强部518轮毂壳531壳主体610发电轮毂618轮毂壳632盖部件632a螺纹筒部710发电轮毂718轮毂壳721磁铁保持部732盖部件810发电轮毂818轮毂壳821磁铁保持部831壳主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在图1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发电轮毂10的自行车101具备具有前叉 102a的车架102 ;车把104 ;由链条和踏板等构成的驱动部105 ;具有轮辐99的前轮(车 轮)106 ;以及后轮107。在该自行车101的前轮106组装有发电轮毂10。由发电轮毂10发 电而得到的电力经由外部配线13供给至带光传感器的前照灯14。后轮107装配于在车架 102的后端部设置的后爪部102b。如图2和图3所示,发电轮毂10与自行车的前轮106 —起装配于前叉10 的末 端。该发电轮毂10具备固定于前叉10 的轮毂轴15 ;轮毂壳18 ;定子19 ;磁铁(永久磁 铁)20;以及磁铁保持部21。并且,发电轮毂10具备用于将由定子19产生的电力连接于外 部配线的连接器22。轮毂轴15是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母M和第二固定螺母25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 定于前叉10 的轴部件。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在轮毂轴15的外周面形成有配置 于两端部的第一外螺纹部1 和第二外螺纹部15b ;以及配置于第一外螺纹部1 和第二 外螺纹部1 之间的大径的第三外螺纹部15c。并且,在轮毂轴15的外周面形成有配线贯 通槽15d,该配线贯通槽15d供连接定子19和连接器22的后述的内部配线30穿过。配线 贯通槽15d从定子19的装配部分形成到图2右端侧的第二外螺纹部15b的端部。轮毂壳18通过配置于轮毂轴15的外周侧的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以能够旋 转的方式配置于轮毂轴15。轮毂壳18具有壳主体31,该壳主体31的第一端以旋转自如 的方式支承于轮毂轴15且在第二端侧具有大径的开口部31c ;以及盖部件32,该盖部件32 以覆盖在壳主体31的第二端(图2中的右端)形成的开口部31c的方式设置于壳主体31。 壳主体31是沿着轮毂轴15的轴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件。壳主体31和盖部件32例如通过将 铝合金压铸成形而形成。壳主体31在轴向的第二端侧(图2中的右侧)具有比第一端侧向 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31a。在鼓出部31a的第二端侧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31b。在 壳主体31的两端部外周面形成有第一轮毂凸缘33a和第二轮毂凸缘33b。在第一轮毂凸缘 33a和第二轮毂凸缘33b能够分别钩挂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轮毂,其特征在于,该发电轮毂具备:轮毂轴;轮毂壳,该轮毂壳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轮毂轴;定子,该定子固定于上述轮毂轴;磁铁,该磁铁以与上述定子对置的方式配置于上述轮毂壳;以及磁铁保持部,该磁铁保持部设置于上述轮毂壳,并使用模具而与上述磁铁一体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敬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