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悬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153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包括: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将缸体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管路,其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且两者的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腔相连通,另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腔相连通;设置在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调节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流量比例的二位三通调节阀,其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相连通,出口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设置在第一支路或者第二支路上的液压马达,其输出端上设置有飞轮;可随活塞在缸体中的相对移动而伸缩的弹簧。提高了车辆悬架对不同路面的适应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含有上述的车辆悬架。

Vehicle suspension and automobil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suspension, including: hydraulic cylinder, cylinder and piston, piston cylinder will be divided into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the pipeline,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branch and the second branch, and the two end and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avity, the other end is communicated and are connected through second connecting pipes and second cavity; set in the first leg and a second leg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tube between the flow, adjust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branch and the second branch of the two position three way valve with two inlets and one outlet, the two inlet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branch and the second branch. As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arranged in the first branch or branch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motor, the output end is arranged on the flywheel; with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piston in the cylinder of the telescopic projectile Spring. The adaptability of vehicle suspension to different road surfaces is improved.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comprising the suspension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惯性质量和可变阻尼的半主动车辆悬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上述车辆悬架的汽车。
技术介绍
车辆悬架是保证车辆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和操控性的总成部件,其设置在车架与车桥之间,作用是传递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与扭矩,并缓冲由不平路面传递给车架或者车身的振动。自从1973年美国的Crosby和Karnopp提出半主动的概念以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半主动可控装置和控制算法在车辆悬架上进行应用。中国专利200610054068. 3中提供了一种半主动磁流变阻尼悬架,根据车辆的运动姿态调节车辆悬架的阻尼,实现车辆悬架的半主动控制,变阻尼半主动车辆悬架性能良好,但是这种车辆悬架实质上是一种耗能控制装置,振动的能量经由阻尼转换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耗散掉。中国专利 200810070064. 3介绍了一种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通过改变悬架弹簧的刚度实现半主动悬架控制。由于变刚度产生的弹性力与弹簧两端相对位移成正比,因此变刚度调节产生的弹性力对高频振动具有良好的作用,而对低频振动的控制能力有限。上述的两种车辆悬架中,控制方式比较单一,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全面地对振动能量进行控制,而在实际的车辆行驶过程中,振动系统中的惯性质量、阻尼和弹性等力学要素都可以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为了有效利用惯性质量来提高车辆悬架的性能,中国专利200810123830. 8介绍了一种应用惯性蓄能器的车辆悬架,这种车辆悬架在传统的阻尼元件和弹性元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蓄能作用的惯性质量元件,从而使车辆悬架具有全频段的振动适应性。但这是一种被动控制的悬架,悬架的各个参数固定,阻尼元件和惯性质量元件参数不可调,对不同路面的适应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以提供一种综合利用悬架的惯性质量、弹性和阻尼等力学要素的半主动车辆悬架,以提高对车辆悬架的控制能力,进而提高悬架对各种不同路面和工况的适应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悬架,包括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管路,其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且两者的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腔相连通,另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腔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调节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流量比例的二位三通调节阀,其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相连通,所述出口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或者第二支路上的液压马达,其输出端上设置有飞轮;可随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中的相对移动而伸缩的弹簧。优选的,上述车辆悬架中,所述二位三通调节阀为电控阀。优选的,上述车辆悬架中,所述液压马达为液压齿轮马达。优选的,上述车辆悬架中,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外露于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弹簧套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和缸体的端面相抵定位。优选的,上述车辆悬架中,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缸体底端的内壁和活塞相抵定位。一种车辆悬架,包括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管路,该管路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且两者的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腔相连通,另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腔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与第二连接管之间,调节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流量比例的二位三通调节阀,其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相连通,所述出口与第二连接管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或者第二支路上的液压马达,其输出端上设置有飞轮;可随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中的相对移动而伸缩的弹簧。基于上述提供的车辆悬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架、车桥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车辆悬架,所述车辆悬架为如前所述的车辆悬架,该车辆悬架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车架相连,该车辆悬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车桥相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悬架中,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振动使得活塞相对于缸体产生位移,其中振动的高频部分的能量被弹簧吸收,低频部分的能量由惯性回路的飞轮吸收,由于振动使得活塞相对于缸体移动,使得液压油在第一腔和第二腔中往复流动,液压油在管路中的阻尼流动进一步耗散振动的能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悬架中,通过对管路中的二位三通调节阀进行调节,实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流量比例调节,进而实现惯性回路和阻尼回路对振动控制的比例,进而使得阻尼控制和惯性控制的参数具有可调型,提高了车辆悬架对振动的控制,进而提高了车辆悬架对不同路面的适应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辆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的单轮模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提供了一种半主动控制车辆悬架,通过调节二位三通调节阀,通过二位三通调节阀改变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液压油流量,进而提高了惯性回路和阻尼回路对振动控制的比例,提高了车辆悬架对不同路面的适应能力。请参考附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悬架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包括液压缸、管路、二位三通调节阀8、弹簧 2、液压马达和飞轮9,其中液压缸包括缸体5和活塞6,所述活塞6将缸体5分为第一腔4和第二腔18 ;管路,包括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的一端相连通, 并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第一腔4相连通,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的另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二连接管16与第二腔18相连通;二位三通调节阀8设置在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与第一连接管7之间,可调节所述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的流量比例,二位三通调节阀8具有三个接口,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相连通,出口与第一连接管7相连通;液压马达设置在第一支路13或者第二支路14上,飞轮9设置在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弹簧2可以随着活塞6在缸体5中的相对移动而伸缩。上述二位三通调节阀8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与第二连接管16 之间,其出口与第二连接管16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悬架中,二位三通调节阀8的作用是调节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之间的流量比例,由于第一腔4和第二腔18之间流动总油量是一定的,所以通过二位三通调节阀8的调节改变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之间的流量比例,由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管道直径不变,所以可以使得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之间的液压油流速产生变化,以改变阻尼耗能和飞轮蓄能之间量的比例。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包括缸体(5)和活塞(6),所述活塞(6)将所述缸体(5)分为第一腔(4)和第二腔(18);管路,其分为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且两者的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第一腔(4)相连通,另一端相连通并通过第二连接管(16)与所述第二腔(18)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与第一连接管(7)之间,调节所述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的流量比例的二位三通调节阀(8),其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支路(13)和第二支路(14)相连通,所述出口与第一连接管(7)相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13)或者第二支路(14)上的液压马达,其输出端上设置有飞轮(9);可随所述活塞(6)在所述缸体(5)中的相对移动而伸缩的弹簧(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喻其炳曹晓莉梁新元彭娟高陈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