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制辊环及其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125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制辊环及其轧机,轧制辊环其上加工形成有2条轧制型材用的轧槽,各条轧槽构成轧制孔型之一部分,而所述辊环上其中一条轧槽为轧制型材用的椭圆孔型之一部分,所述辊环上其中另一条轧槽为轧制同一型材用的圆形孔型之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轧制辊环及其轧机既能有效利用辊环的断面尺寸,又能更为合理地优化辊环断面上不同轧槽的搭配,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加工机械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轧机 及其部件。
技术介绍
高速线材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冶金产品,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和汽车行业,高速 线材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加热、轧制成形、冷却、收集等步骤,在线材的轧制成形的过程中, 通常要采用可构成某种孔型的相配辊环及其轧辊对加热的坯料进行轧制,使坯料的截面压 延变形,经过有计划的变形后,最终制得所需断面的成品线材。由上可见,辊环在线材生产中是一种非常重要且被频繁使用的工件,而因其频繁 使用,所以其磨损很厉害,因此,轧制生产中,辊环必须非常频繁地进行更换,以致辊环成为 线材生产中的大宗消耗件;从挖潜革新的角度看,如能合理高效地使用辊环,将会有效地提 高线材生产乃至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辊环设计中,设计人员虽然考虑了辊环断面尺寸的充分利用,但却出于 形式上分类的方便、或随机决定,通常都在同一辊环上配置设计尺寸不同的两个椭圆孔型 或尺寸不同的两个圆形孔型,这样一来,同一辊环上配置设计的两条轧槽就分别只能轧制 不同规格线材产品,例如说明书附图1中,辊环的两条平行轧槽就分别为两个不同尺寸的 椭圆孔型、且只能分别用于轧制不同规格产品。经验表明,传统辊环断面上的轧槽配置导致 辊环的使用和管理上的极大不便例如1)假如当某一轧槽因使用磨损寿命到期后,而另一槽一直未曾使用,这样,辊环整 体尚有一半全新,为避免全新轧槽受损,辊环整体就不能进入修磨工序,而必须单独管理, 导致备件管理难度和成本大幅上升。2)如果在某一个生产周期中,其中一条轧槽的产品规格长时间没有生产计划,而 另外一条轧槽的生产量较大时,辊环的周转量会大幅度上升,导致备件的库存量加大。由上可见,传统辊环的轧槽配置设计不能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且会增加企 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影响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轧制辊环及其轧机, 其具有如下优点既能有效利用辊环的断面尺寸,又能更为合理地优化辊环断面上不同轧 槽的搭配,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为此,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一种轧制辊环,其上加工形成有2条轧 制型材用的轧槽,各条轧槽构成轧制孔型之一部分,而所述辊环上其中一条轧槽为轧制型 材用的椭圆孔型之一部分,所述辊环上其中另一条轧槽为轧制同一型材用的圆形孔型之一 部分。本技术针对传统辊环设计只图形式上分类方便、或随机决定等弊病,根据长3期生产实践和市场经营的经验,基于线材必须经过椭圆孔型和圆形孔型的轧制过程需要, 在同一辊环上设计配置用于加工同种线材的两个孔型的轧槽,显而易见,本技术辊环 的上述轧槽配置更为合理当辊环两条轧槽都为新槽时,在轧机前机架上成对装配辊环的 某一轧槽与其后机架上成对装配辊环的另一轧槽对应使用来轧制同种线材,不存在任何问 题;当辊环两条轧槽之一磨损到期后,另机架上的辊环的对应轧槽也磨损到期,但是,前后 相邻机架上的辊环正好分别保留一条全新未受磨损且仍能对应使用的轧槽,此时,只需把 原来成对辊环在机架的前后安装顺序调换一下,这样,在前机架上装配的是仅圆形孔型磨 损但椭圆孔型全新的辊环、而在后机架上装配的是仅椭圆孔型磨损但圆形孔型全新的辊 环,从而仍能继续用来轧制同种线材直至前后机架上辊环的两条轧槽都磨损到期,届时就 可把前后机架上的成对辊环一共4个共同送修使得两条都磨损到期的轧槽均得到休磨,直 至每个辊环多次使用不堪修磨最终报废;即使各个辊环还有一条轧槽没有充分磨损就面临 停产,其间也只是最后4个成对辊环需要单独管理,而且这4个可以随时再配合使用,辊环 的库存以及管理难度和成本均可忽略不计。由上使用过程分析可见,本技术辊环不必 列为2或多种不同线材产品的半新半旧的工具作单独管理,即使线材产品规格种类随市场 频繁改变,也不会因辊环在产品间跨型使用而增加其周转量,从而能有效降低备件管理的 难度和成本,大幅减少辊环备件的库存量,总之,本技术能更为合理地优化辊环断面上 不同轧槽的搭配,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实施。为进一步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和效率,本技术包括如下的具体结构改进在轧机前机架上,成对所述辊环装配形成轧制型材的椭圆孔型;在轧机后机架上, 成对所述辊环装配形成轧制型材的圆形孔型。相应地,本技术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采用如上所述轧制辊环的轧机, 其包括相邻的前后机架,机架上装配有轧制辊环,辊环上加工形成有2条轧制型材用的轧 槽,各条轧槽构成轧制孔型之一部分,而所述辊环上其中一条轧槽为轧制型材用的椭圆孔 型之一部分,所述辊环上其中另一条轧槽为轧制同一型材用的圆形孔型之一部分。本技术的轧机,基于辊环在轧槽即孔型上的改进,从而能在轧机上灵活地装 配利用全新或半新的辊环,因此,使得轧机上辊环的装配、搭配更为合理、优化,使得辊环得 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优化辊环在轧机上的成对搭配安装,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改进的辊环,进 一步减少半新辊环单独管理量、灵活适应市场频繁改变对不同线材产品规格种类的需求, 降低产品跨型所致辊环的周转量,大幅降低辊环备件的库存量和管理难度和成本,更有效 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本技术包括如下的具体结构改进在轧机前机架上,成对所述辊环装配形成轧制型材的椭圆孔型;在轧机后机架上, 成对所述辊环装配形成轧制型材的圆形孔型。所述轧机前机架上成对辊环的椭圆孔型轧槽与后机架上成对辊环的圆形孔型轧 槽,二槽的轧制中心线相互重合对正。所述轧机前后机架上的成对辊环均具有完好有效的椭圆孔型轧槽与圆形孔型轧槽。所述轧机前机架上的成对辊环的椭圆孔型轧槽完好、而其圆形孔型轧槽磨损;所 述轧机后机架上的成对辊环的椭圆孔型轧槽磨损、而其圆形孔型轧槽完好。所述轧机上,前机架上成对辊环的完好轧槽与后机架上成对辊环的完好轧槽,二 槽轧制中心线相互重合对正。所述轧机为轧制线材的线材轧机。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辊环的旋转剖视及在前后机架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辊环实施例及在前后机架上安装结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辊环实施例及在前后机架上安装结构实施例2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传统辊环及其在前后机架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传统线材轧机的前 机架N上装配有成对辊环10,该对辊环10的左边轧槽11构成轧制线材A (未予示出)的椭 圆孔型,该对辊环10的右边轧槽12构成轧制另一线材B的椭圆孔型,轧槽11、12要分别在 轧制不同规格线材时才能使用;同样地,机架N+1上装配有成对辊环20,该对辊环20的左 边轧槽21构成轧制线材A的圆形孔型,辊环10轧槽11和辊环20轧槽21的轧制中心线Z 相互重合对正,该对辊环20的右边轧槽22构成轧制另一非A、B线材的圆形孔型,而且,通 常轧槽12、22所能轧制的线材规格也不同,换言之,辊环10、20上的总共4条轧槽分别用于 轧制3种规格线材;由此可见,传统轧槽配置导致辊环的使用和管理上的极大不便1)假如 当11、21轧槽因使用磨损寿命到期后,而12、22轧槽一直未曾使用,这样,辊环1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制辊环,其上加工形成有2条轧制型材用的轧槽,各条轧槽构成轧制孔型之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环上其中一条轧槽为轧制型材用的椭圆孔型之一部分,所述辊环上其中另一条轧槽为轧制同一型材用的圆形孔型之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雄文蒋弦弋郭继亮郑团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