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0666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其弹性束带件一侧结合在勾持体,而弹性束带件的另一侧是结合在一携车架体,而紧固吸附组的主吸盘件所设穿制固定柱,穿过副吸盘件的穿孔以及勾持体的穿制孔,使紧固吸附组与勾持体结合,且副吸盘件吸附在勾持体的内侧面,而在勾持体的勾持部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时,其紧固吸附组的主吸盘件吸附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使勾持体及其所设弹性束带体结合的携车架体,不致因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而造成弹性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体脱离勾固处,以达勾持稳定性以及使用安全性佳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携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束带固定结构,其是由一勾持件结合设有一束带体所构成,凭 借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束带体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件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使携车架固定在车后,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1. 勾持稳定性差其是以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束带体另一端所 结合设有的勾持件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 易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勾持稳定性差。2. 使用安全性差其是以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束带体另一端所 结合设有的勾持件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 易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使携车架在车辆行驶时掉落在路面, 衍生交通意外事故,故其使用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车架束带固定 结构,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勾持稳定性差、使用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勾持体,所述的勾持体设有一勾持部、 一平面部以及一弹性束带体,所 述的平面部设有一穿制孔,所述的勾持部勾持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上;一紧固吸附组,所述的紧固吸附组设有一主吸盘件以及一副吸盘件,所述 的主吸盘件设有一吸附部以及一穿制固定柱,所述的副吸盘件设有一吸附部以 及一穿孔,所述的主吸盘件所设穿制固定柱穿过副吸盘件所设穿孔以及勾持体 的平面部所设穿制孔,将紧固吸附组结合在勾持体上,且所述的副吸盘件的吸3附部吸附在勾持体的平面部上,主吸盘件所设吸附部吸附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 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 勾持稳定性佳其是以弹性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弹性束带体 另 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体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而勾持体与车厢盖 板间设有紧固吸附组,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其紧固吸附组使勾持体与车 厢盖板间更为紧密结合,而不致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勾 持稳定性佳。2. 使用安全性佳其是以弹性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弹性束带体 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体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而勾持体与车厢盖 板间设有紧固吸附组,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其紧固吸附组使勾持体与车 厢盖板间更为紧密结合,而不致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使 用安全性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3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状态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紧固吸附组第一调整状态参考图6是本技术的紧固吸附组第二调整状态参考图7是本技术的紧固吸附组第三调整状态参考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标记说明10-勾持体;ll-勾持部;12-平面部;120-穿制孔;13-弹性 束带体;20-紧固吸附组;21-主吸盘件;210-吸附部;211-穿制固定柱;22-副吸 盘件;220-吸附部;220A-斜缘开口部;221-穿孔;30-行李厢盖板;40-携车架 体。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l至图3所示,是本技术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的立体组 合以及分解状态示意图,其是包括一勾持体IO,所述的勾持体IO设有一勾持部11、 一平面部12以及一弹性 束带体13,且其平面部12设有一穿制孔120,而勾持部11是设在勾持体10前 侧,另其弹性束带体13是设在勾持体IO后侧,其勾持部11是勾持在车体的行 李厢盖板30 (参阅图5);一紧固吸附组20,所述的紧固吸附组20设有一主吸盘件21以及一副吸盘 件22,其主吸盘件21设有一吸附部210以及一穿制固定柱211,另其副吸盘件 22设有一吸附部220以及一穿孔221,且所述的吸附部220设有一斜缘开口部 220 A ,其主吸盘件21所设穿制固定柱211,是穿过副吸盘件22所设穿孔221 以及勾持体IO的平面部12所设穿制孔120,将紧固吸附组20结合在勾持体10 上,且所述的副吸盘件22的吸附部220,是吸附在勾持体10的平面部12,另 主吸盘件21所设吸附部210是吸附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30 (参阅图5 );凭借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技术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是本技术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的剖面状态示意 图,其勾持体IO—侧结合设有弹性束带件13,而紧固吸附组20的主吸盘件21 所设穿制固定柱211,穿过副吸盘件22的穿孔221以及勾持体10的平面部12 所设穿制孔120,使紧固吸附组20与勾持体IO结合,且副吸盘件22吸附在勾 持体IO的平面部12内侧面,使紧固吸附组20与勾持体IO结合更为紧密稳固。请配合参阅图5至图7所示,是本技术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的紧固吸 附组第一至三调整状态参考图,其勾持体IO—侧结合设有弹性束带件13,而其 弹性束带件13另一侧是结合在携车架体40 (参阅图8),其紧固吸附组20的 主吸盘件21所设穿制固定柱211,穿过副吸盘件22的穿孔221以及勾持体10 的平面部12所设穿制孔120,使紧固吸附组20与勾持体IO结合,且副吸盘件 22吸附在勾持体10的平面部12内侧面,而副吸盘件22的吸附部220所设斜缘 开口部220 A ,可依弹性束带件13拉动勾持体10而使平面部12形成倾角时, 副吸盘件22可相对于主吸盘件21转动,凭借转动所述的副吸盘件22而使吸附 部220的斜缘开口部220A,符合平面部12的倾角而紧固结合紧固吸附组20, 且在勾持体10的勾持部11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30边缘时,其紧固吸附组 20的主吸盘件21吸附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30,使勾持体10及其所设弹性束带 体13结合的携车架体40,不致因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而造成弹性束带体13松 弛或勾持体IO脱离勾固处,以达勾持稳定性佳的功效。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是本技术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是将数个结合设有弹性束带件13的勾持体10设在携车架体40,凭借紧 固吸附组20使携车架体40结合在车体更为稳固(参阅图5~图7),以达使用 安全性佳的功效。兹将本技术的优点论述如下1. 勾持稳定性佳其是以弹性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弹性束带体 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体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而勾持体与车厢盖 板间设有紧固吸附组,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其紧固吸附组使勾持体与车 厢盖板间更为紧密结合,而不致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勾 持稳定性佳。2. 使用安全性佳其是以弹性束带体的一端结合在携车架,而弹性束带体 另一端所结合设有的勾持体勾固在车体的后车厢盖板边缘,而勾持体与车厢盖 板间设有紧固吸附组,在车辆行驶晃动或震荡时,其紧固吸附组使勾持体与车 厢盖板间更为紧密结合,而不致造成束带体松弛或勾持件脱离勾固处,故其使 用安全性差。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勾持体,所述的勾持体设有一勾持部、一平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车架束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勾持体,所述的勾持体设有一勾持部、一平面部以及一弹性束带体,所述的平面部设有一穿制孔,所述的勾持部勾持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上; 一紧固吸附组,所述的紧固吸附组设有一主吸盘件以及一副吸盘 件,所述的主吸盘件设有一吸附部以及一穿制固定柱,所述的副吸盘件设有一吸附部以及一穿孔,所述的主吸盘件所设穿制固定柱穿过副吸盘件所设穿孔以及勾持体的平面部所设穿制孔,将紧固吸附组结合在勾持体上,且所述的副吸盘件的吸附部吸附在勾持体的平面部上,主吸盘件所设吸附部吸附在车体的行李厢盖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桂
申请(专利权)人: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