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33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7
一种托架组件,被配置为承载负载,包括:框架单元、支撑单元与固定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连接至所述框架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支撑单元上的所述负载。所述固定单元连接至所述框架单元,被配置为固定所述负载到所述支撑单元,且包括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所述第二基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的长度。所述第一腿部将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基部互连。所述第二腿部将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基部互连。第二基部互连。第二基部互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架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架组件。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24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16/910087的优先权。

技术介绍

[0003]现有的自行车架安装在汽车的后部,承载自行车,并且包括框架单元和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连杆以及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第一支撑连杆具有连接到框架单元的第一端和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支撑构件安装在第一支撑连杆的第二端上并且在其上支撑自行车的前轮。第二支撑连杆具有连接至框架单元的第一端和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支撑构件安装在第二支撑连杆的第二端上并且在其上支撑自行车的后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架组件,被配置为承载负载,包括:框架单元、支撑单元与固定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连接至所述框架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支撑单元上的所述负载。所述固定单元连接至所述框架单元,被配置为固定所述负载到所述支撑单元,且包括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所述第二基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的长度。所述第一腿部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架组件,被配置为承载负载,包括:框架单元;支撑单元,连接至所述框架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框架单元上的所述负载;固定单元,连接至所述框架单元,被配置为固定所述负载至所述框架单元上,且包括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的长度,第一腿部,将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基部互连,第二腿部,将所述第一基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基部互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形成的角度等于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形成的角度等于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腿部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构件以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框架构件,且所述第一基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构件以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框架构件,所述支撑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并且所述第二基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相同的长度。7.一种托架组件,被配置为承载负载,包括:框架单元,包括第一框架构件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的第二框架构件;支撑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上的所述负载;固定单元,被配置为固定所述负载至所述固定单元,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的第一基部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基部并倾斜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的第一腿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倾斜。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桂
申请(专利权)人: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