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烷化剂的抗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71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的抗癌组合物为缓释注射剂,由缓释微球和溶媒组成。其中缓释微球包括选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的抗癌有效成分和缓释辅料,溶媒为普通溶媒或含助悬剂的特殊溶媒。助悬剂的黏度为100cp-3000cp(20℃-30℃时),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缓释辅料选自p(LAEG-EOP)、p(DAPG-EOP)、p(BHET-EOP/TC)、p(BHET-EOP/TC)、p(BHDPT-EOP/TC)、p(BHDPT-EOP/TC)、p(CHDM-HOP)或p(CHDM-EOP)等聚磷酸酯共聚物或聚磷酸酯与聚乳酸、聚苯丙生、双脂肪酸与癸二酸共聚物、聚(芥酸二聚体-癸二酸)或聚(富马酸-癸二酸)的共聚或共混物;抗癌组合物还制成缓释植入剂,瘤内或瘤周注射或放置可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达60天以上,还能够明显降低药物的全身反应,并选择性地增强放化疗等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的抗癌组合物,为抗癌缓释注射剂和缓释植入剂,属于药物

技术介绍
作为一类常用的化疗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而且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然而,其显著的毒性反应极大地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由于实体肿瘤过度膨胀性增生,其间质压力、组织弹性压力、流体压力及间质的粘稠度均较其周围正常组织为高,因此,常规化疗,难于肿瘤局部形成有效药物浓度。另外,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结缔组织、基质蛋白、纤维蛋白及胶原蛋白等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支架及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还影响了化疗药物在肿瘤周围及肿瘤组织内的渗透和扩散(参见尼提等“细胞外间质的状况对实体肿瘤内药物运转的影响”《癌症研究》60期2497-503页(2000年)(Netti PA,Cancer Res.2000,60(9)2497-503))。所以,单纯提高给药剂量又受到全身反应的限制。药物局部应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药物浓度的问题,然而药物植入等手术操作较复杂,创伤性大,除易导致出血、感染、免疫力降低等各种并发症外,还可引起或加速肿瘤的扩散与转移。除此之外,手术前后本身的准备及昂贵的费用常常影响其有效的实施。另外,许多肿瘤细胞内的DNA修复功能在化疗之后明显增加。后者常导致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耐受性的增强,其结果是治疗失败。除此之外,低剂量的抗癌药物治疗不仅能够增加癌细胞的药物耐受性,而且还可促进其浸润性生长”(参见梁等“抗癌药物脉冲筛选后增加了人肺癌细胞的药物耐受性及体外浸润能力并伴有基因表达的改变”《国际癌症杂志》111期484-93页(2004年)(Liang Y,et al.,Int J Cancer.2004;111(4)484-93))。因此,研究既方便操作,能在肿瘤局部维持高的药物浓度又能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的制剂和方法便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的抗癌药物组合物,具体而言,是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的抗癌缓释注射剂或缓释植入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一类新的抗癌药物,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实体肿瘤。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其明显的全身毒性极大地限制了该药的应用。为有效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降低药物在循环系统中的药物浓度,人们研究了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缓释系统,包括磁性微球(见中国专利号CN200410044113.8;CN200410009233.4)、缓释微球(囊)(见;中国专利号CN200410023746.0)和纳米微粒(见中国专利号CN200410099292.5;CN200510002387.5)等。然而,固体缓释植入剂(中国专利号ZL96115937.5;ZL97107076.8;CN200410084621.9)、带放射源的微型植入器(中国专利号CN200510011250.6)、缓释微球(中国专利号ZL00809160.9;美国专利US5,651,986)均存在不容易操作、疗效差、并发症多等问题。除此之外,许多实体肿瘤对抗癌药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敏感性较差,且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性。本专利技术发现,烷化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合用可使其抗癌作用相互加强;除此之外,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烷化剂的组合制成抗癌药物缓释剂(主要为缓释注射剂和缓释植入剂)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降低药物在循环系统中的药物浓度、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还能够极大方便药物注射、减少手术操作的并发症、降低病人的费用。以上意外发现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本专利技术还发现,就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烷化剂而言,并非所有缓释辅料均可达到有效释放的缓释效果。药用辅料有数百种以上,具有缓释作用的药用辅料,特别是能将不同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于一定的时间内缓慢释放的药用辅料必须经过大量创造性的实验才能获得,特定的缓释辅料与可被缓释药物的组合的选择需要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才能确定。释放过慢不足以获得有效药物浓度,因而不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若释放过快会造成突释,则容易引起全身毒性反应,如聚苯丙生(A.J.Domb等,Biomaterials(1995),16(14)1069-1072;Wenbin Dang等,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1996),4283-92;Eric P.Sipos等,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1997),39383-389;Lawrence K.Fung等,Cancer Research(1998),58672-684)。相关数据,特别是动物体内释放特性的数据需要经过体内外大量创造性的实验才能获得,并非经过有限的实验就能确定,具有非显而易见性。本专利技术发现,聚磷酯(polyphosphoesters)、聚磷酸酯(polyphosphate)、聚亚磷酸酯(polyphosphite)、聚膦酸酯(polyphosphonate)、聚脂环磷酸酯(poly(cycloaliphatic phosphoester))、磷酸乙酯(EOP)等磷酸酯高分子聚合物能将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成分平稳缓慢释放,释放周期40到100天以上。且无突释,特别是与聚乳酸等糖酐类高分子混合或共聚。以上发现解决了现有以聚乳酸等糖酐类高分子(如PLA、PLGA、聚苯丙生等)为辅料的缓释制剂的突释和过快释放的不足,能够缓慢释药40-100天以上。以上发现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本专利技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缓释剂的一种形式是缓释注射剂,由缓释微球和溶媒组成。具体而言,该抗癌缓释注射剂由以下成分组成(A)缓释微球,包括抗癌有效成分 0.5-70%缓释辅料 30-99%助悬剂 0.0-30%以上为重量百分比和(B)溶媒,为普通溶媒或含助悬剂的特殊溶媒。其中,抗癌有效成分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自下列之一或组合帕尼单抗(Vectibix,Panitumumab)、阿瓦斯汀(Avastin,Bevacimab,贝伐单抗)、爱必妥(Erbitux,Cetuximab,西妥昔单抗)、赫赛汀(Herceptin,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坎帕斯(Campath,Alemtuzumab,阿仑单抗)、美罗华(Rituxan,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泽娃灵(Zevalin,Ibritumomab)、百可沙(Bexxar,Tositumomab)、易瑞沙(Gefitinib,吉非替尼)、特罗凯(Erlotinib,Tarceva,厄罗替尼,埃罗替尼)、舒尼替尼(sunitinib,sutent)、格列卫(Ematinib,伊马替尼)、达沙替尼(sprycel,dasatinib)、麦罗塔(Mylotarg,Gemtuzumab ozogamicin)、凡德他尼、替匹法尼、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拉帕替尼、伏他拉尼、培立替尼、司马斯尼、卡那替尼、索拉非尼、特奥斯塔、帕尼托马、马立马司他、SU5416、SU6668、烟曲霉素、TNP-470。以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还包括它们的盐,如,但不限于,硫酸盐、磷酸盐、盐酸盐、乳糖酸盐、醋酸盐、天冬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烷化剂的抗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抗癌组合物为缓释注射剂,由以下成分组成:(A)缓释微球,包括:抗癌有效成分0.5-70%缓释辅料30-99%助悬剂0.0-30%以上为重量百分比和(B)溶媒,为普通溶媒或含助悬剂的特殊溶媒。其中,抗癌有效成分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自凡德他尼、替匹法尼、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来那度胺、艾沙替康、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拉帕替尼、伏他拉尼、培立替尼、羧基氨基三唑、反应停、雷诺胺、血管抑素、内皮抑素、血管内皮抑素、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司马斯尼、达萨替尼、阿瓦斯丁、卡那替尼、索拉非尼、苏尼替尼、特奥斯塔、帕尼托马、马立马司他、SU5416、SU6668、烟曲霉素或TNP-470;缓释辅料选自磷酸酯高分子聚合物或磷酸酯高分子聚合物与聚糖酐类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或共聚物:助悬剂的黏度为100cp-3000cp(20℃-30℃时),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碘甘油、二甲硅油、丙二醇、卡波姆、甘露醇、山梨醇、表面活性物质、土温20、土温40和土温80之一或其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烷化剂的抗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抗癌组合物为缓释注射剂,由以下成分组成(A)缓释微球,包括抗癌有效成分 0.5-70%缓释辅料 30-99%助悬剂0.0-30%以上为重量百分比和(B)溶媒,为普通溶媒或含助悬剂的特殊溶媒。其中,抗癌有效成分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或烷化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自凡德他尼、替匹法尼、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来那度胺、艾沙替康、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拉帕替尼、伏他拉尼、培立替尼、羧基氨基三唑、反应停、雷诺胺、血管抑素、内皮抑素、血管内皮抑素、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司马斯尼、达萨替尼、阿瓦斯丁、卡那替尼、索拉非尼、苏尼替尼、特奥斯塔、帕尼托马、马立马司他、SU5416、SU6668、烟曲霉素或TNP-470;缓释辅料选自磷酸酯高分子聚合物或磷酸酯高分子聚合物与聚糖酐类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或共聚物助悬剂的黏度为100cp-3000cp(20℃-30℃时),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碘甘油、二甲硅油、丙二醇、卡波姆、甘露醇、山梨醇、表面活性物质、土温20、土温40和土温80之一或其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烷化剂选自尼莫司汀、卡莫司汀、苯达莫司汀、加莫司汀、雷莫司汀、福莫司汀、雌莫司汀、萨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汀、甲基洛莫司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抗癌缓释注射剂的抗癌有效成分为(a)1-40%的舒尼替尼、格列卫、达沙替尼、麦罗塔、凡德他尼、替匹法尼、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拉帕替尼、伏他拉尼、培立替尼、司马斯尼、卡那替尼、索拉非尼、特奥斯塔、帕尼托马、马立马司他、SU5416、SU6668、烟曲霉素、TNP-470、帕尼单抗、阿瓦斯汀、爱必妥、赫赛汀、坎帕斯、美罗华、泽娃灵、百可沙、易瑞沙或特罗凯;(b)1-40%的尼莫司汀、卡莫司汀、苯达莫司汀、加莫司汀、雷莫司汀、福莫司汀、雌莫司汀、萨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汀或甲基洛莫司汀;或(c)1-40%的舒尼替尼、格列卫、达沙替尼、麦罗塔、凡德他尼、替匹法尼、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拉帕替尼、伏他拉尼、培立替尼、司马斯尼、卡那替尼、索拉非尼、特奥斯塔、帕尼托马、马立马司他、SU5416、SU6668、烟曲霉素、TNP-470、帕尼单抗、阿瓦斯汀、爱必妥、赫赛汀、坎帕斯、美罗华、泽娃灵、百可沙、易瑞沙或特罗凯与1-40%的尼莫司汀、卡莫司汀、苯达莫司汀、加莫司汀、雷莫司汀、福莫司汀、雌莫司汀、萨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汀或甲基洛莫司汀的组合。以上均为重量百分比。缓释辅料为下列之一或其组合a)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乙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丙酯)、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4-二甲胺基吡啶-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盐)、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磷酸乙酯)或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己基二氯代磷酸酯(p(CHDM-EOP));b)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乙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丙酯)、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4-二甲胺基吡啶-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盐)、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磷酸乙酯)或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己基二氯代磷酸酯(p(CHDM-EOP))与聚乙醇酸和羟基乙酸的共聚物的组合,其中,聚乙醇酸和羟基乙酸的比例为50-95∶50-50;c)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乙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丙酯)、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4-二甲胺基吡啶-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盐)、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磷酸乙酯)或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己基二氯代磷酸酯(p(CHDM-EOP))与聚乳酸的组合;d)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乙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丙酯)、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4-二甲胺基吡啶-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盐)、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磷酸乙酯)或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己基二氯代磷酸酯(p(CHDM-EOP))与聚苯丙生的组合,其中聚苯丙生中对羧苯基丙烷葵二酸为10∶90、20∶80、30∶70、40∶60、50∶50或60∶40;或e)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乙酯、聚(L-丙交酯-co-磷酸丙酯)、聚(1,4-二(羟乙酯)对苯二酸酯-co-4-二甲胺基吡啶-co-磷酸乙酯/对苯二酸酯盐酸盐)、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磷酸乙酯)或聚(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己基二氯代磷酸酯(p(CHDM-EOP))与双脂肪酸与癸二酸共聚物、聚(芥酸二聚体-癸二酸)、聚(富马酸-癸二酸)、木糖醇、低聚糖、软骨素、甲壳素、壳聚糖、泊洛沙姆、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或白蛋胶的组合;或f)聚苯丙生与乙醇酸和羟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娟张婕邹会凤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康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