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工作不稳定、噪声大、容易失效等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螺杆和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外的螺套,螺杆与壳体周向转动连接,螺套的一端伸出壳体且与壳体周向固定轴向滑动连接,在壳体内的螺杆上套有两端分别作用在螺杆和壳体上并能使螺杆保持周向转动趋势的弹簧,螺杆与壳体轴向固定连接,且在螺杆和壳体之间设有防止螺杆在壳体内摆动的支撑结构。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工作稳定、噪声小、元件不易断裂损坏、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涨紧器,特别是一 种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技术背景 摩托车通常是通过链条进行传动的,由于使用过程磨损等原 因,链条会伸长而松弛,造成链条脱离或发出噪声等现象,链条 的传动效果变差。为防止上述的现象,通常会在摩托车发动机上 安装涨紧器,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的结构,包括带有 空腔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螺杆、螺套和扭力弹簧,螺杆的一端 插在壳体内,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螺套连接,螺套的另一端伸出壳 体并与壳体周向固定,该扭力弹簧套在螺杆外,其一端与壳体固 连,另一端与螺杆内端固连。此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的螺套的一端顶靠在摩托 车的链条上,通过弹簧扭转螺杆经过螺纹副传递使螺套伸出就可 以对链条的涨紧情况进行调节。但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 器的螺杆为细长杆,尾部较小,而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靠尾部小端 支撑。在恶劣路况下行驶时,由于发动机震动较大,涨紧器上的 螺套头部受力复杂,此时会受到一定的侧向力作用,会给螺杆形 成一个反向旋转力,使螺杆反向旋转,造成螺套回縮,虽然扭力 弹簧能使螺杆正向旋转使螺套向外伸出并使链条恢复到涨紧状 态,但这已使链条处于松紧反复变化的过程,造成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噪声;其次,涨紧器上的螺杆处于正、反 转的运动状态,使与螺杆尾部相连接的扭力弹簧处于频繁交变应 力的作用,很容昜造成扭力元件断裂损坏,涨紧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涨紧器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使链条在传动过程中产生跳动而使其传 动平稳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托车 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螺杆 和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外的螺套,上述的螺杆与壳体周向转动连 接,所述的螺套的一端伸出壳体且与壳体周向固定轴向滑动连接, 在壳体内的螺杆上套有两端分别作用在螺杆和壳体上并能使螺杆 保持周向转动趋势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与壳体轴向 固定连接,且在螺杆和壳体之间设有防止螺杆在壳体内摆动的支 撑结构。本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设置在摩托车链条 处,螺套的一端顶压在链条上起到涨紧的作用。因为螺杆与壳体 为轴向固定连接,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套与壳体周向固定,而涨 紧器内的弹簧在装配好后具有扭力弹性,在弹簧的作用下,螺杆 保持着周向旋转趋势,所以在链条出现松动的时候,在螺杆的作 用下螺套具有向外伸出趋势,能实现链条自动涨紧。在螺杆和壳 体之间设置的防止螺杆在壳体内摆动的支撑结构,使螺杆在受到 复杂外力时,不昜形成反向旋转力导致反向转动,防止整个螺套 回縮,使链条出现松驰现象。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 套在螺杆上的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与螺杆固连且支撑件的外径 略小于空腔的孔径。该支撑件与螺杆固连,并能和螺杆一起在壳 体内周向转动。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支撑件与螺杆 连为一体。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 述的支撑结构包括套在螺杆上的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的外圈的 外径略小于空腔的孔径,所述的支撑件的内圈的直径略大于与螺 杆的外径。该支撑件在被安装到螺杆上后与螺杆轴向固定连接, 周向能在壳体内转动。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壳体与支撑件 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套接在螺杆上。设置该垫片可避免涨 紧器在震动时支撑件与壳体内端面直接接触,造成壳体磨损。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支撑件设在螺 杆的内端上,所述的支撑件的外径大于螺套的外径。支撑件设置 成此结构,使螺杆在受到复杂外力时,不昜形成反向旋转力导致 反向转动,其支撑效果更好,并使整个涨紧器比较紧凑,缩小涨 紧器的总成尺寸。在上述的摩托车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支撑件为环形的支撑圈。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摩托车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支 撑件为十字形的支撑架。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弹簧为扭力弹簧。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弹簧为巻簧。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中,所述的螺杆的内端部 开有凹槽。该凹槽方便安装工具用来旋转螺杆收紧弹簧,从而使 涨紧器对链条起到涨紧作用。本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通过在螺杆内端上加设大盘支 撑件,这样在摩托车行驶震动较大的情况下,螺套头部受复杂外 力时,由于支撑件的支撑作用,不会造成螺套回縮,从而使链条 始终保持稳定的涨紧状态,使发动机工作稳定、噪声小,涨紧器内的巻簧、扭力弹簧等元件也不易断裂损坏。2、在支撑件和壳体之间设置垫片,防止支撑圈与壳体内端面 直接接触,减少了壳体磨损,提高了涨紧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的另一种结构的半剖结构 示意图。图3是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的套接有支撑圈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的套接有支撑架的螺杆的 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通孔;2、螺杆;21、凹槽;3、螺套; 4、弹簧;5、垫片;6、支撑件;61、支撑圈;62、支撑架;7、导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包括壳体1、螺杆2、螺套3、弹簧4、垫片5等。壳体1具有圆柱形的空腔,在壳体1的尾部上开有一通孔11, 该通孔11与空腔相通。在壳体1的空腔内安装有一螺杆2,在螺 杆2内端的端面上开有一条形凹槽21,螺杆2的外端开有外螺纹, 在螺杆2被安装好后,凹槽21正对着壳体1尾部上的通孔11, 方便与一字形的旋拧工具配合。7螺套3呈圆筒状,在其内侧面上开有与螺杆2相对应的螺纹,螺套3 —端套在螺杆2的外端上并通过螺纹与螺杆2连接,另一 端伸出壳体1并与壳体1周向固定轴向能沿壳体1内腔滑动。如图1和图3所示,在壳体1和螺杆2之间设有防止螺杆2 在壳体1来摆动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套接在螺杆2内端 的支撑件6,该支撑件6为一环形的支撑圈61并与螺杆2做成为 一体结构,支撑圈61的外径略小于空腔的孔径,在调整螺杆2 时只能随螺杆2 —起在壳体1内转动,不能沿螺杆2轴向滑动。 将支撑圈61的外径设置成大于螺套3的外径,使细长螺杆2的尾 部具有大盘的支撑,防止螺杆2在壳体1内摆动,造成螺杆2反 向转动而使螺套3回缩。如图1和图2所示,在支撑圈61和壳体1尾部的内侧壁之间 还设有一垫片5,该垫片5套在螺杆2的内端上,该垫片5可避 免涨紧器在震动时支撑圈61与壳体1内端面直接接触,造成壳体 1磨损。在壳体1内的螺杆2上套有使螺杆2保持周向转动趋势的弹 簧4,该弹簧4可为如图1所示的巻簧,设置在螺杆2的内端外 侧,巻簧的一端卡固在壳体1的侧壁上,另一端插接在螺杆2的 凹槽21内;也可为如图2所示的扭力弹簧4,其套接在可阻挡螺 杆2轴向移动且与壳体1固连的导套7外,该扭力弹簧4的一端 与导套7固连,另一端与螺杆2内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链条涨紧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螺杆(2)和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2)外的螺套(3),上述的螺杆(2)与壳体(1)周向转动连接,所述的螺套(3)的一端伸出壳体(1)且与壳体(1)周向固定轴向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螺杆(2)上套有两端分别作用在螺杆(2)和壳体(1)上并能使螺杆(2)保持周向转动趋势的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2)与壳体(1)轴向固定连接,且在螺杆(2)和壳体(1)之间设有防止螺杆(2)在壳体(1)内摆动的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喜,
申请(专利权)人:高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