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涨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174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为一种涨紧器,所述涨紧器包括驱动件、活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单元件、第二单元件及驱动轴,所述第一单元件的底面上设有凸起,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的连接呈圆弧状,该圆弧为第一圆弧角,所述第一圆弧角的弧度为0.7°-1.3°,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驱动轴之间设有限位段,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限位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角,所述第二圆弧角的弧度为:0.5°-1°,所述驱动件的直径大小由第一单元件向驱动轴呈递减的模式,所述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连接的外壁呈台阶状,该台阶为第一台阶;第二单元件与限位段连接的外壁为第二台阶,限位段与第一单元件之间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能加减少弹簧与驱动轴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为一种涨紧器
技术介绍
涨紧器用于调节汽车发电机上的传送带的的松紧度的,涨紧器内设置有扭簧(弹簧),为了限制扭簧,会在驱动轴上设置有限位台阶,在涨紧器自动调节传送带松紧度的过程中,扭簧与驱动轴及限位台阶之间摩擦很严重,扭簧很容易磨损。传统的涨紧器的驱动轴的扭矩小,在驱动轴旋转的过程中,扭簧也会与旋转、挤压,当驱动轴的旋转的扭力越大时,扭簧的弹性恢复的力也就越大,即扭簧对驱动轴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故驱动轴需要花更大的力来旋转扭簧而起到对传送带松紧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能加减少弹簧与驱动轴摩擦力的涨紧器。为满足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一种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器包括驱动件、活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单元件、第二单元件及驱动轴,所述第一单元件的底面上设有凸起,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的连接呈圆弧状,该圆弧为第一圆弧角,所述第一圆弧角的弧度为15°-20°,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驱动轴之间设有限位段,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限位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角,所述第二圆弧角的弧度为:10°-15°,所述驱动件的直径大小由第一单元件向驱动轴呈递减的模式,所述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连接的外壁呈台阶状,该台阶为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限位段连接的外壁为第二台阶,所述限位段与第一单元件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的直径比值为1.2-1.6,所述第二单元与限位段的直径比值为1.3-1.7。进一步,所述驱动轴伸入活动件内,且驱动轴外壁套设有保护轴套。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涨紧器上设置的第二台阶的直径大于驱动轴的直径,故驱动轴在旋转驱动的时候能增大扭矩,提高效率;第二台阶的直径要小于第一台阶的直径,限位段与第一单元件之间套设有弹簧,故弹簧在第二台阶上的长度要小于套在第一台阶上的长度;弹簧整体的长度减少会使得弹簧的圈数减少,弹簧圈会减少与限位段及两个台阶的的接触面积,故弹簧与限位段以及两个台阶的摩擦力减少。弹簧圈数的减少使得弹簧自身的弹性恢复的能力也降低,驱动轴在增大了扭矩后很容易旋转来调传送带松紧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涨紧器包括驱动件1、活动件2,所述驱动件1包括第一单元件11、第二单元12件及驱动轴13,所述第一单元件11的底面上设有凸起111,第一单元件11与第二单元件12的连接处110呈圆弧状,该圆弧为第一圆弧角110,所述第一圆弧角110的弧度为15°-20°,所述第二单元件12与驱动轴13之间设有限位段3,所述第二单元件12与限位段3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角112,所述第二圆弧角的弧度为:10°-15°。第一圆弧角与第二圆弧角是弹簧在被挤压过程中一定会接触的两个圆弧角,为了减少弹簧与这两个圆弧角在接触过程产生的摩擦力。将两个圆弧角的弧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当第一圆弧角的弧度小于15°-20°范围内,弧度小,会导致弹簧与圆弧角的接触面积降低,能减少两者的摩擦力,但是弹簧与第一圆弧角的内壁之间产生了间隙,该间隙产生了力的夹角,弹簧在受到旋转扭力时向第一圆弧角上挤压,但是弹簧与第一圆弧角之间有一个力的夹角,该夹角会导致弹簧的受理不均匀,影响弹簧的使用寿命;当第一圆弧角的弧度大于15°-20°范围内,弧度大,弹簧能被完全包括在第一圆弧角内,但是增大了接触面,即增大了弹簧与第一圆弧角的之间的摩擦力。故当第一圆弧角的弧度在15°-20°范围内,弹簧的使用效果最佳。同理的当第二圆弧角的弧度为10°-15°的范围内效果最佳。所述驱动件1的直径大小由第一单元件11向驱动轴13呈递减的模式,所述第一单元件11与第二单元件12连接处的外壁呈台阶状,该台阶为第一台阶4;所述第二单元件12与限位段3连接处的外壁为第二台阶5,所述限位段3与第一台阶4之间套设有弹簧6;所述第一单元件11与第二单元件12的直径比值为1.2-1.6,所述第二单元与限位段的直径比值为1.3-1.7。当第一单元件11与第二单元件12的直径比值小于1.2-1.6时:第一单元件的直径减少,第二单元件的直径增大,会导致在驱动轴旋转时,第一台阶上的弹簧受到的扭矩减少,使得驱动轴又要花费更大的旋转扭力来旋转弹簧,故影响涨紧器在调整皮带的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当第一单元件11与第二单元件12的直径比值大于1.2-1.6时:第二单元件的直径减少,第一单元件的直径增大,虽然第一台阶上的弹簧受到的扭矩增大,但是增大了第一单元件的直径的增大,使得在生产制造第一单元件的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故当第一单元件11与第二单元件12的直径比值在1.2-1.6的范围内的有益效果最佳。同理第二单元与限位段的直径比值为1.3-1.7范围内的有益效果最佳。驱动轴13伸入活动件2内,且驱动轴13外壁套设有保护轴套14,保护轴套是用于隔绝驱动轴在运行过程受到的外在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涨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及活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单元件、第二单元件及驱动轴,所述第一单元件的底面上设有凸起,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的连接呈圆弧状,该圆弧为第一圆弧角,所述第一圆弧角的弧度为15°‑20°,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驱动轴之间设有限位段,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限位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角,第二圆弧角的弧度为10°‑15°,所述驱动件的直径大小由第一单元件向驱动轴呈递减的模式,所述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连接的外壁呈台阶状,该台阶为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限位段连接的外壁为第二台阶,所述限位段与第一单元件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的直径比值为1.2‑1.6,所述第二单元与限位段的直径比值为1.3‑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涨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及活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单元件、第二单元件及驱动轴,所述第一单元件的底面上设有凸起,第一单元件与第二单元件的连接呈圆弧状,该圆弧为第一圆弧角,所述第一圆弧角的弧度为15°-20°,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驱动轴之间设有限位段,所述第二单元件与限位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角,第二圆弧角的弧度为10°-15°,所述驱动件的直径大小由第一单元件向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恒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