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24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张紧轮,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张紧轮寿命欠佳的问题。本张紧轮包括上臂和设于上臂右侧且具备凹腔的下臂,凹腔内同轴固定有芯轴,上臂右侧成型有连接管,连接管伸入凹腔并套在芯轴外,凹腔内还设有套在连接管外的扭簧,扭簧两端分别连接上臂和下臂,芯轴和连接管之间设有芯套,芯套由SF‑1型复合材料制成,该芯套包括金属基层和摩擦表面层,金属基层与芯轴过盈配合,摩擦表面层与连接管内侧壁匹配并贴在一起;芯套左端向外弯折形成与芯套同轴的压环,压环紧压在连接管左端面上。本张紧轮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张紧轮


技术介绍

1、张紧轮是汽车发动机正时皮带正常运转的关键,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对逐渐拉长的正时皮带松紧程度进行自动张紧,确保正时皮带与皮带轮的啮合始终工作在正常状态下,进而使传动系统保持稳定可靠。

2、现有的张紧轮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能自润滑的发动机正时皮带自动涨紧装置(申请号:201510247951.3),包括涨紧轮座、弹簧、轴套、芯杆、涨紧轮及涨紧臂;涨紧轮座上设有开口腔a和芯杆孔,涨紧臂上设有开口腔b和轴套孔;芯杆下端固装在涨紧轮座上的芯杆孔中;轴套过盈配合安装在涨紧臂的轴套孔中,涨紧轮座的开口腔a与涨紧臂的开口腔b相对应,形成弹簧的安装腔;弹簧安装在涨紧轮座的开口腔a与涨紧臂的开口腔b中,其上端、下端分别位于开口腔b 和开口腔a中;涨紧轮安装在涨紧臂上;芯杆的上端间隙配合安装在轴套内孔中;轴套为含油轴套;还包括铆接在芯杆上,以限制涨紧臂和轴套沿芯杆轴向移动的铆合垫圈。

3、在上述涨紧装置中,涨紧臂利用轴套转动设置在芯杆上,在涨紧臂转动时,铆合垫圈与涨紧臂之间存在相对摩擦加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紧轮,包括上臂(1)和设于上臂(1)右侧且具备凹腔(2a)的下臂(2),凹腔(2a)内同轴固定有芯轴(3),上臂(1)右侧成型有连接管(1a),连接管(1a)伸入凹腔(2a)并套在芯轴(3)外,凹腔(2a)内还设有套在连接管(1a)外的扭簧(6),扭簧(6)两端分别连接上臂(1)和下臂(2),芯轴(3)和连接管(1a)之间设有芯套(7),其特征在于,芯套(7)由SF-1型复合材料制成,该芯套(7)包括金属基层(7b)和摩擦表面层(7c),金属基层(7b)与芯轴(3)过盈配合,摩擦表面层(7c)与连接管(1a)内侧壁匹配并贴在一起;芯套(7)左端向外弯折形成与芯套(7)同轴的压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紧轮,包括上臂(1)和设于上臂(1)右侧且具备凹腔(2a)的下臂(2),凹腔(2a)内同轴固定有芯轴(3),上臂(1)右侧成型有连接管(1a),连接管(1a)伸入凹腔(2a)并套在芯轴(3)外,凹腔(2a)内还设有套在连接管(1a)外的扭簧(6),扭簧(6)两端分别连接上臂(1)和下臂(2),芯轴(3)和连接管(1a)之间设有芯套(7),其特征在于,芯套(7)由sf-1型复合材料制成,该芯套(7)包括金属基层(7b)和摩擦表面层(7c),金属基层(7b)与芯轴(3)过盈配合,摩擦表面层(7c)与连接管(1a)内侧壁匹配并贴在一起;芯套(7)左端向外弯折形成与芯套(7)同轴的压环(7a),压环(7a)紧压在连接管(1a)左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芯轴(3)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恒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