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复合体及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471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毒性且高安全性的、可以将siRNA等核酸持续地保持在细胞内的核酸复合体;以及能够有效地将核酸复合体转运至细胞内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通过使用导入细胞内的核酸与高支化环糊精形成复合体,可以得到低毒性且高安全性的、可以将核酸持续地保持在细胞内的核酸复合体。进而,通过使用含有下述物质的载体作为用于将该核酸复合体导入细胞内的核酸转运用载体,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细胞内转运的有效性、及细胞内核酸的持续性,所述物质包括:(A)二酰基磷脂酰胆碱、(B)胆固醇及/或其衍生物、及(C)脂肪族伯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持续地滞留在细胞内、低毒性且高安全性的核酸复合体,及核 酸转运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了多种在细胞内发挥生理活性功能的核酸。 例如已知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小干涉RNA)可引起存在于细胞内的靶基因的 mRNA分解,阻碍靶基因表达(RNAinterference :RNA干涉)。由此RNA干涉产生的阻碍靶基 因表达的功能,在缓解或治疗由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组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疾病症状方面是 有用的,故人们期待将siRNA开发用作治疗药。但是,在包括siRNA治疗的基因治疗中,由 于核酸是具有负电荷的水溶性高分子,所以其具有非常低的向细胞内的基因转运效率,导 致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目前,为了有效地将基因转运至细胞内,已知有利用载体(运载体)的技术。运载 体分为病毒性运载体及非病毒性运载体。病毒性运载体显示出高核酸导入效率,但是在病 原性、免疫原性及细胞毒性等安全性方面存在许多不明之处。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期待使用 非病毒性运载体。非病毒性运载体的例子包括已经市售的Lipofectamine 2000。进而,报道了一 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阳离子性脂质(参见专利文献1);一种含有两亲性化合物及聚阳离子的 组合物(参见专利文献2)。利用非病毒性运载体将核酸转运至细胞内如下进行首先将应 转运的核酸与非病毒性运载体混合形成复合体,然后使该复合体与靶细胞接触。非病毒性 运载体可以形成脂质体时,核酸在被封入脂质体内的状态下参入到细胞内,从而使核酸转 运至细胞内。但是,siRNA等核酸具有稳定性低、电荷强的特有的性质。因此,核酸与非病毒性 运载体混合时,导致稳定性降低、持续的核酸向细胞内的导入被抑制。虽然已知通过形成 siRNA与阳离子性聚合物的复合体将核酸封入脂质体内的例子(参见非专利文献1),但从 阳离子性聚合物的细胞毒性的观点考虑,一般认为在实用性上并不可用。进而,即使利用核 酸与现有的非病毒性运载体形成稳定的复合体时,该复合体也可能具有低的向细胞内的转 运能力或者可能迅速地被转运到细胞内。因此,上述现有的非病毒性运载体无法将核酸持 续地保持在细胞内,无法发挥基于核酸的所期望的效果。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迫切期望开发出一种低毒性且高安全性、能有效地将核酸 (例如siRNA)转运至细胞内、并且持续地保持核酸的技术。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02-52943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表2005-50839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 1 :Kentaro Kogure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non-viral-multi functional-envelope-type nano device by a novel lipid filmhydration method, J. Control. Release,98(2004) 317—3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课题。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低毒性且高安全性的、可以将siRNA等核酸持续地保持在细胞内的核酸复合体,以及能 够有效地将核酸复合体转运至细胞内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含有核酸转运用组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通过使核酸转运用组合物与细胞接触,将 核酸转运至细胞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反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导入细胞内的 核酸与高支化环糊精形成复合体,可以得到低毒性且高安全性的、能够将核酸持续地保持 在细胞内的核酸复合体。本专利技术人等还发现通过使用含有下述物质的载体作为用于将该核 酸复合体导入细胞内的核酸转运用载体,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细胞内转运的有效性及 细胞内核酸的持续性,所述物质包括(A) 二酰基磷脂酰胆碱、(B)胆固醇及/或其衍生物、 以及(C)脂肪族伯胺。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发现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项项1、一种核酸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核酸及高支化环糊精。项2、如项1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其中,相对于1重量份核酸,高支化环糊精的量为 1 4000重量份。项3、如项1或2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其中,核酸为siRNA。项4、如项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其中,高支化环糊精是具有内支环结 构部分和外支化结构部分的、聚合度为50 5000的葡聚糖,所述内支环结构部分由a -1, 4-糖苷键及至少一个a-1,6_糖苷键形成,所述外支化结构部分与所述内支环结构部分连接。项5、如项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复合体,上述核酸复合体是通过将核酸与高 支化环糊精在水溶液中混合而得到的聚集体。项6、一种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含有项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及核酸转 运用载体。项7、如项6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其中,核酸转运用载体为含有下述物质的 组合物(A) 二酰基磷脂酰胆碱;(B)选自胆固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及(C)脂肪族伯胺。项8、如项7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其中,核酸转运用载体中的成分(A)为酰基 部分的碳原子数为4 23的二酰基磷脂酰胆碱。项9、如项7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其中,核酸转运用载体中的成分(B)为胆固醇。项10、如项7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其中,核酸转运用载体中的成分(C)为碳 原子数为10 20的烷基胺。项11、如项7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其中,成分(A)成分(B)成分(C)的 摩尔比为5 9 1 5 1。4项12、如项7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其中,所述核酸转运用载体是由成分 (A) (C)形成脂质体膜的脂质体制剂。项13、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项6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项14、如项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核酸为siRNA。项15、项6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将核酸转运至细胞 内的药物中的应用。项16、如项15所述的应用,其中,核酸为siRNA。项17、一种将核酸转运至细胞内的方法,包括使项6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转 运用组合物与细胞接触的步骤。项18、如项17所述的方法,其中,核酸为siRNA。通过使用高支化环糊精将核酸形成复合体可以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核酸复合体,由此可 以高安全性、且长时间地将核酸复合体稳定地保持在细胞内,持续地发挥基于该核酸的有 用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核酸复合体易于与核酸转运用载体形成复合体,即使为脂质体形态 的核酸转运用载体,也易于被封入其中。因此从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制备的容易性方面考虑,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体也优异。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可以将上述核酸复合体导入细 胞内。为了将本专利技术的核酸复合体转运至细胞内,通过使用含有下述物质的载体作为细 胞转运用载体,可以提高核酸复合体向细胞内的转运效率,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向细胞内 转运的持续性及安全性,所述物质包括(A) 二酰基磷脂酰胆碱、(B)胆固醇及/或其衍生 物、以及(C)脂肪族伯胺。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核酸复合体及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可以有效且持续地发挥基于 该核酸的有用效果,并且具有高安全性,因此该复合体及组合物作为基因治疗中使用的药 物特别有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组合物或将核酸转运至细胞内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将 核酸转运至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酸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核酸及高支化环糊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11-8 2007-291317一种核酸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核酸及高支化环糊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其中,相对于1重量份核酸,高支化环糊精的量为 1 4000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其中,核酸为siRNA。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其中,高支化环糊精是具有内支环结 构部分和外支化结构部分的、聚合度为50 5000的葡聚糖,所述内支环结构部分由α -1, 4-糖苷键及至少一个α-1,6-糖苷键形成,所述外支化结构部分与所述内支环结构部分连 接。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复合体,所述核酸复合体是通过将核酸与高 支化环糊精在水溶液中混合而得到的聚集体。6.一种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复合体及核酸转 运用载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酸转运用组合物,其中,核酸转运用载体为含有下述物质的 组合物(A)二酰基磷脂酰胆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洋文户塚裕一平安幸丰福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大塚制药株式会社竹内洋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