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6485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包括端部连接驻车制动主动拉索的可移动的平衡器壳体;在所述平衡器壳体内,设置有随平衡器壳体移动且能转动的调节齿轮、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的设置在调节齿轮两侧的齿条Ⅰ和齿条Ⅱ,在所述齿条Ⅰ上固定连接有驻车拉索Ⅰ,所述齿条Ⅱ上固定连接有驻车拉索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移动并可转动的齿轮以及设置在齿轮两侧的齿条,齿条通过驻车拉索连接车轮制动器,能够实时动态调整左右车轮驻车制动力大小,结构简单,调节可靠,调整范围更宽且不受使用频次影响,确保了驻车制动以及紧急制动时的驻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驻 车制动力平衡器。
技术介绍
目前乘用车主要依靠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实现驻车制动,驻车制动的连接驻车制 动操纵杆的主动拉索与连接汽车两后车轮制动器的驻车拉索之间依靠平衡杠杆连接,能在 较小的范围内调节左右驻车力的平衡,当拉索的生产误差或者装配误差较大时,则无法平 衡左右驻车制动力的大小,造成左右驻车制动力不等,而且左右拉索又有互锁性,造成不能 充分利用驻车制动力,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例如在坡道驻车时出现无法驻车、溜坡、手制动 行程大或者手制动拉力大等现象,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利用手制动作为应急制动时,会出现 跑偏,车辆失控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以实现汽车驻 车制动能够实时调节左右车轮驻车制动力大小使之相等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包括 端部连接驻车制动主动拉索的可移动的平衡器壳体;在所述平衡器壳体内,设置有随平衡 器壳体移动且能转动的调节齿轮、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的设置在调节齿轮两侧的齿条I 和齿条II,在所述齿条I上固定连接有驻车拉索I,所述齿条II上固定连接有驻车拉索II。所述调节齿轮的中心位于所述主动拉索的延长线上。所述齿条I和齿条II为相同的两根齿条,相互平行设置,且贯穿所述平衡器壳体, 该平衡器壳体在相应位置设有开口 ;所述齿条I和齿条II的三个表平面分别与所述平衡器 壳体的内表面相贴合,这样可以确保齿条I和齿条II运动方向的唯一性。在所述平衡器壳体上设有调节齿轮销轴,所述调节齿轮套接在此调节齿轮销轴 上,所述调节齿轮销轴贯穿所述平衡器壳体且在调节齿轮销轴上安装有弹性挡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可移动并可转动的齿轮以及设置在齿轮两侧的 齿条,齿条通过驻车拉索连接车轮制动器,能够实时动态调整左右车轮驻车制动力大小,结 构简单,调节可靠,调整范围更宽且不受使用频次影响,确保了驻车制动以及紧急制动时的 驻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向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驻车拉索I ;2、齿条I ;3、驻车拉索II ;4、齿条II ;5、平衡器壳体6侧壁;6、平衡器壳体;7、调节齿轮;8、调节齿轮销轴;9、主动拉索限位壁;10、拉 索索头;11、主动拉索;12、弹性挡圈;13、索头安装孔;14、拉索索线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 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 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发 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包括端部连接汽车驻车制动主动 拉索11的可移动的平衡器壳体6,所述主动拉索11另一端连接汽车驻车制动操纵杆;所述 平衡器壳体6为矩形,在其内部设置有随平衡器壳体6移动且能转动的调节齿轮7、与所述 调节齿轮7相啮合的设置在调节齿轮7两侧的齿条I 2和齿条II 4,在所述齿条I 2端部固 定连接有驻车拉索I 1,所述齿条II 4端部固定连接有驻车拉索II 3,所述驻车拉索I 1和 驻车拉索II 3分别连接汽车左右车轮制动器实现驻车制动。所述调节齿轮7的中心位于所述主动拉索11的延长线上。在所述平衡器壳体6 上设有调节齿轮销轴8,所述调节齿轮7套接在此调节齿轮销轴8上,所述调节齿轮销轴8 贯穿所述平衡器壳体6且在调节齿轮销轴8上安装有弹性挡圈12进行轴向定位。在所述主动拉索11连接平衡器壳体6的端部设有拉索索头10,相应的在平衡器 壳体6上靠近主动拉索11的位置设有索头安装孔13,并在平衡器靠近主动拉索11的端部 设有主动拉索限位壁9,在此限位壁上设有连通拉索索头10安装孔的拉索索线通道14。主 动拉索11与平衡器壳体6依靠拉索索头10安装入索头安装孔13中,此时主动拉索11穿 过拉索索线通道14,当主动拉索11的另一端与驻车制动操纵杆装配好后,拉动主动拉索11 使拉索索头10将被牵引至主动拉索限位壁9处,由于拉索索头10尺寸大于拉索索线通道 14的尺寸,因此,整个主动拉索11被固定在平衡器上,这样可以消除主动拉索11与平衡器 壳体6之间间隙,确保驻车制动的可靠性。所述齿条I 2和齿条II 4为相同的两根齿条,相互平行设置,且贯穿所述平衡器 壳体6,该平衡器壳体6上的主动拉索限位壁9的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在平衡器壳体6的另 一端部设有开口 ;所述齿条I 2和齿条II 4的三个表平面分别与所述平衡器壳体6的内表 面相贴合,这样可以确保齿条I 2和齿条II 4运动方向的唯一性,因此需确保调节齿轮7与 平衡器壳体6侧壁5之间的间隙。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工作原理当需要驻车制动时,扳动驻车制动操纵杆,操纵 杆拉动主动拉索11,拉动拉索拉动平衡器壳体6使得调节齿轮7移动,再通过齿条拉动两驻 车拉索,使车轮制动器产生制动力;若此时驻车拉索I 1和驻车拉索II 3受力相等,即驻车 拉索I 1和驻车拉索II 3的长度相等,使之能同时达到受力相等的状态,则调节齿轮7只随 平衡器壳体6移动而不转动,在主动拉索11向前的作用力的拉动下,整个平衡器带动驻车 拉索I 1和驻车拉索II 3向前移动,驻车拉索I 1和驻车拉索II 3受力不断增加,直至车轮 制动器锁死,从而实现驻车。若驻车拉索I 1和驻车拉索II 3由于长期使用而导致其长度 不等或者各自驻车制动间隙不同,此时驻车拉索I 1和驻车拉索II 3不能同时达到受力相 等的状态,如若驻车拉索II 3先对车轮制动器作用,此时,驻车拉索I 1受力相对较小,在主动拉索11拉动平衡器壳体6向前移动时,由于驻车拉索II 3已处于完全伸直状态导致齿条 II 4不在移动,使得与齿条II 4想啮合的调节齿轮7将受力转动,调节齿轮7转动则驱动其 另一侧齿条I 2移动,并拉动驻车拉索I 1向前移动,驻车拉索I 1受力将逐渐增加,直至 与驻车拉索II 3受力等大后,两齿条保持相对不动,调整完毕,此时,驻车拉索I 1和驻车拉 索II 3所受拉力大小相等,并且均等于主动拉索11所受力的一半;如若驻车拉索I 1先对 车轮制动器作用,驻车拉索II 3受力相对较小,平衡器的调整过程与前一过程相反。本技术通过采用可移动并可转动的齿轮以及设置在齿轮两侧的齿条,齿条通 过驻车拉索连接车轮制动器,能够实时动态调整左右车轮驻车制动力大小,结构简单,调 节可靠,调整范围更宽且不受使用频次影响,确保了驻车制动以及紧急制动时的驻车制动 系统的可靠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 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 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连接驻车制动主动拉索(11)的可移 动的平衡器壳体(6);在所述平衡器壳体(6)内,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驻车制动力平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连接驻车制动主动拉索(11)的可移动的平衡器壳体(6);在所述平衡器壳体(6)内,设置有随平衡器壳体(6)移动且能转动的调节齿轮(7)、与所述调节齿轮(7)相啮合的设置在调节齿轮(7)两侧的齿条Ⅰ(2)和齿条Ⅱ(4),在所述齿条Ⅰ(2)和齿条Ⅱ(4)上连接有驻车拉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占辉刘亚辉姚曦李恩光刘以瑞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