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后纵梁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低成本、低油耗、低排放、高动力输出等优点。
2、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一般基于传统燃油车平台进行升级,并没有为cdu(conversion distribution unit,高压电控模块)预留安装位置,一般将cdu布置在行李箱的后底板上。
3、然而,此种布置方式中,cdu位于两根后纵梁之间,在汽车尾部受到冲击时,后纵梁会发生形变,对cdu产生挤压,电安全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后纵梁及车辆,避免了后纵梁形变时,对cdu产生挤压,提升了车辆的安全系数。
2、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纵梁,应用于车辆,所述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和引导组件;
4、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诱弯结构,所述引导组件与所述后纵梁本体连接,并被配置为在所述后纵梁本体受到外力时,引导所述后纵梁本体在所述诱弯结构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纵梁,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1)和引导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弯结构(21)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诱弯结构(211)和第二诱弯结构(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本体(1)在所述第一诱弯结构(211)处的弯折方向与所述后纵梁本体(1)在所述第二诱弯结构(212)处的弯折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诱弯结构(21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122),所述至少一个开口(2122)开设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纵梁,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1)和引导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弯结构(21)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诱弯结构(211)和第二诱弯结构(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本体(1)在所述第一诱弯结构(211)处的弯折方向与所述后纵梁本体(1)在所述第二诱弯结构(212)处的弯折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诱弯结构(21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122),所述至少一个开口(2122)开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3)沿所述长度方向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本体(1)包括凸起段(11)和与其相连的直线段(12),所述凸起段(11)从所述后纵梁本体(1)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板(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李平,曾婷,刘素红,徐文凭,张许俊,孙宇,寇世宏,赵志霞,王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