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2470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铝加工行业铸锭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其包括由熔铸车间和热轧车间组成的联合厂房,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与热轧车间的原料跨相邻布置,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内的铸锭机加工机列出料辊道延伸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内;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内的辊道为独立辊道,此辊道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放置在圆形轨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铸锭装卸次数和运输距离、铸锭表面损伤和车间天车的起吊次数,提高了产品成品率以及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效率,增加了运输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加工行业铸锭运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锭过跨转向 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在综合性铝加工厂,熔铸车间主要承担向热轧车间提供热轧用铸锭。通常熔铸 车间和热轧车间是两个独立的车间,两个车间的厂房之间也具有一定距离。熔铸生产线 生产出的铸锭需经过机加工、在制品堆放,再由汽车或其它专用运输 装置运送至热轧车 间原料库。从熔铸车间机加工工序到热轧车间原料库的铸锭运输过程需要经过机加工 机列加工一天车吊运卸料一在制品堆放一天车吊运装车一采用汽车或电动平板车中间运 输一天车吊运卸料至原料库。在此过程中,铸锭至少要经过3次吊装和运输,容易造成 铸锭表面损伤,增加铣面深度,从而增加废料量,降低产品成品率;并且经多次多种形 式的运输,降低生产连续性,增加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目前,新建的综合性铝加工厂越来越多的使用联合厂房将上下游各加工工序有 机的结合起来,而且为了更合理利用场地和保证厂区物流顺畅,熔铸车间和热轧车间组 成的联合厂房多呈L型布置。铸锭卧放时,在车间内部或各车间之间的运输过程中经常 需要进行水平90°转向。目前都是利用天车将铸锭吊起,在空中用人工推动铸锭或利用 天车吊钩上的转向装置对铸锭进行水平旋转。实际生产中的铸锭长度为4 9m,重量更 是达到15 34t。天车将其吊起后在空中进行旋转,转动惯量大,在旋转过程中停止需 要很大的制动力。无论是人工推动或是天车吊钩上的机械转动都非常危险,同时也因为 转动速度缓慢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其减 少了铸锭装卸次数和运输距离、铸锭表面损伤和车间天车的起吊次数,提高了产品成品 率以及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效率,增加了运输安全性。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其包括由熔铸车间和热轧车间组成的联合厂房, 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与热轧车间的原料跨相邻布置,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内的铸锭机加 工机列出料辊道延伸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内;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内的辊道为独立 辊道,所述辊道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放置在圆形轨道上。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该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其提高了铝加工车间布置紧凑性,减少熔铸车间在 制品存放区,减少熔铸车间和热轧车间之间的间隔和厂区道路,从而减少了建设用地, 并对熔铸车间和热轧车间的生产工艺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减少了铸锭 的运输距离和运输工具,降低了能源消耗、生产成本和设备投资;减少了铸锭天车起吊次数和中间运输环节,减少铸锭表面损伤程度、铣面深度,增加了产品成品率;降低熔 铸车间机加工跨天车使用频率,提高机加工工序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效率;将铸锭水平转 向由空中无支撑操作改为地面有支撑操作,并采用简单、坚固的轨道式转向结构,铸锭 转动迅速,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铸锭转向前本技术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2是铸锭转向前本技术的立面布局示意图;图3是铸锭转向后本技术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4是铸锭转向后本技术的立面布局示意图;图中1-铸锭机加工机列出料辊道;2-辊道;3-移动小车;4-圆形轨道; 5-铸锭;6-铸锭吊具;7-天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其包括由熔 铸车间和热轧车间组成的联合厂房,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A与热轧车间的原料跨B相邻 布置,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A内的铸锭机加工机列出料辊道1延伸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 B内;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内的辊道2为独立辊道,此辊道2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移动 小车3上,移动小车放置在圆形轨道4上;热轧车间的原料跨B内还设置有铸锭吊具6和 天车7。由于在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A内对铸锭5进行机加工时,铸锭是沿水平方向放置 的,如图1、2所示;铸锭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B后,铸锭需要沿垂直方向放置,如图 3、4所示;因此,在铸锭5从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A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B后,需要 进行水平90°转向。铸锭转向运输装置由辊道2、移动小车3和圆形轨道4组成,移动小车3由电机 驱动其轮子转动以实现其在圆形轨道4上的旋转,从而完成铸锭在热轧车间内水平90° 转向。转向结束后,由热轧车间内的铸锭吊具6和天车7将铸锭5吊离辊道2,放到热轧 车间,完成铸锭从熔铸车间到热轧车间的运输。待铸锭5吊离辊道2后,移动小车3反 向旋转90°,返回初始位,等待运输下一块铸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其包括由熔铸车间和热轧车间组成的联合厂房,其特征是:其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与热轧车间的原料跨相邻布置,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内的铸锭机加工机列出料辊道(1)延伸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内;进入热轧车间的原料跨内的辊道(2)为独立辊道,此辊道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移动小车(3)上,移动小车放置在圆形轨道(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铸锭过跨转向运输系统,其包括由熔铸车间和热轧车间组成的联合厂房,其 特征是其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与热轧车间的原料跨相邻布置,熔铸车间的机加工跨内 的铸锭机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宏凯刘仲昱李俊峰何磊李冲袁贺菊陈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