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3210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作为轮辋的锁圈槽和密封槽的第一深槽和第二深槽;所述尾部的后端面与尾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都设置有坡口;其中,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尾部的下表面通过一倾斜面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中型锁槽圈可降低钢材消耗,与现有工艺相比去除了车加工工序,同时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轧型钢,特别涉及一种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 槽圈型钢。
技术介绍
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辋一般由包括锁槽圈在内的多个部件组成。在现有技术 中,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采用图1所示的钢板G制作,具体为通过气割或 剪裁钢板G下成条料,然后依次经过卷圆、焊接、打磨、精整形和车削加工等工序加工而成。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上述生产工艺存在诸多缺点,例如车削加工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生 产效率低和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以 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车削加工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 钢的技术方案为其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作为车 轮轮辋的锁圈槽和密封槽的第一深槽和第二深槽;所述尾部的后端面与尾部的上表面和下 表面之间都设置有坡口 ;其中,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尾部的下表面通过一倾斜面连接。根据上述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 中,所述坡口呈45°。根据上述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 中,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头部的下表面的夹角介于27. 5° -28.5°。根据上述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 中,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头部的下表面的夹角为28°。根据上述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深槽和所述头部的前端面之间的所述头部的上表面部分与所述头部的 下表面之间的厚度介于25. 8mm-26. 5mm ;所述尾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厚度介于 12. 4mm-13. 0mm,所述尾部的上表面比所述第一深槽和所述头部的前端面之间的所述头 部的上表面部分高0. 8mm;该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宽度介于 74. Omm-75. 5mm。根据上述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 中,所述第一深槽和第二深槽之间的所述头部的上表面部分与所述尾部的上表面在同一水 平面上。根据上述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 中,所述第一深槽和所述头部的前端面之间的所述头部的上表面部分与所述头部的下表面 之间的厚度为26. 2mm ;所述尾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厚度为12. 7mm ;该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宽度为74. 0mm。利用本技术生产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中型锁槽圈,可降低钢材消耗,与 现有工艺相比去除了车加工工序,同时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的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头部T和尾部W,头部T呈近似的方 形,其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作为车轮轮辋的锁圈槽和密封槽的第一深槽1和第二深槽2。尾 部W的后端呈焊接搭接结构,且其后端面7与上表面5和下表面6之间都设置有呈45°的 焊接坡口,也即9 1和9 2都为45°。头部T的下表面9和尾部W的下表面6通过倾斜面 4过渡,并且倾斜面4和头部T的下表面6的夹角0 3为28°。为既能节约材料,又可以保证轮辋强度,第一深槽1和头部T的前端面3之间的上 表面部分81与头部T的下表面9之间的厚度为26. 2mm,也即上表面部分81与头部T的下 表面9之间的距离为26. 2mm。尾部W的上表面5比第一深槽1和头部T的前端面3之间的 头部T的上表面部分81高0. 8mm。尾部W的上表面5和下表面6之间的厚度为12. 7mm,也 即上表面5与下表面6之间的距离为12. 7mm。本优选实施例的宽度为74mm,也即头部T的 前端面3与尾部W的后端面7之间的距离为74mm。第一深槽1和第二深槽2之间的头部T 的上表面部分82与尾部W的上表面5在同一水平面上,结合前述可知,上表面部分82与下 表面9之间的距离比上表面部分81与下表面9之间的距离多0. 8mm。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各项数据可以在一个相应的区间内进行适当变化,例如倾 斜面和头部的下表面的夹角可以介于27. 5° -28. 5 ;第一深槽和头部的前端面之间的头部 的上表面部分与头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厚度介于25. 8mm-26. 5mm ;尾部W的上表面5和下表 面6之间的厚度介于12. 4mm-13. 0mm ;宽度介于74. Omm-75. 5mm。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型钢的剖面与车轮轮辋中型锁槽圈的剖面基本相 同,采用轧制成形的本技术生产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中型锁槽圈时,可以仅包括 卷圆、切断、整圆、焊接、打磨、精整形等工序,减少了车削加工工序,这样便可以简化制造工 艺、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易于形成大批量生产, 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 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 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 含。权利要求一种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作为轮辋的锁圈槽和密封槽的第一深槽和第二深槽;所述尾部的后端面与尾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都设置有坡口;其中,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尾部的下表面通过一倾斜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口呈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头部的下表面的夹角介于27. 5° -28.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头部的下表面的夹角为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深槽和所述头部的前端面之间的所述头部的上表面部分与所述头部的下表面之 间的厚度介于25. 8mm-26. 5mm ;所述尾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厚度介于12. 4mm-13. 0mm,所述尾部的上表面比所 述第一深槽和所述头部的前端面之间的所述头部的上表面部分高0. 8mm ;该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宽度介于74. Omm-75. 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深槽和第二深槽之间的所述头部的上表面部分与所述尾部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 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深槽和所述头部的前端面之间的所述头部的上表面部分与所述头部的下表面 之间的厚度为26. 2mm;所述尾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厚度为12. 7mm ;该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的宽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式无内胎工程机械车轮用中型锁槽圈型钢,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作为轮辋的锁圈槽和密封槽的第一深槽和第二深槽;所述尾部的后端面与尾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都设置有坡口;其中,所述头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尾部的下表面通过一倾斜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杰黄洪亮马会民王学舜郑忠良孙爱军郭好强吴玉霞吴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宏源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