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28981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如下通式I所示的8-(3-氨基丙基)-3-外向-8-氮杂双环[3.2.1]辛烷-3-氨基酰胺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作为CCR5的拮抗剂,用于制备治疗由CCR5介导的疾病的药物,特别是用于制备治疗HIV感染、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梗阻性肺病(COPD)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8-(3-氨基丙基)-3-外向-8-氮杂双环[3.2.1]辛烷-3-氨基酰胺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可作为CCR5拮抗剂。
技术介绍
趋化因子是一类引导淋巴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白细胞外渗、组织浸润、肿瘤发生、胚胎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趋化因子属于分泌型信号分子大家族,分子量大约8至14kDa。目前这一家族大约有45个成员,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含有四个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Cys)。根据其靠近N端的两个Cys间是否含有其它氨基酸,这一家族被分为四类CC、CXC、C-X3-C和C。其中,CC类(又称β-趋化因子)和CXC类(又称α-趋化因子)是最重要的两类。 体内趋化因子的功能是通过趋化因子受体介导的。趋化因子受体的目前标准的命名是根据其特异结合的趋化因子的特征(例如,若其配基是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则它就被命名为CCR)。趋化因子的受体属于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PCR),这类受体N端在细胞外,C端在细胞内,含有七个非常保守的由α螺旋构成的跨膜区域。它们在与激动剂结合时能偶联到G蛋白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如下通式Ⅰ所示的8-(3-氨基丙基)-3-外向-8-氮杂双环[3.2.1]辛烷-3-氨基酰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 (Ⅰ)  通式Ⅰ中,R↓[1]为氢或者未取代的或被1-3个取代基取代的下列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8]环烷基、C↓[3]-C↓[8]环烷基氧基、胺基、苯基、苄基、萘基、C↓[5]-C↓[10]芳香性杂环基或C↓[4]-C↓[7]取代的下列基团:C↓[1]-C↓[6]烷基、C↓[3]-C↓[8]环烷基、金刚烷基、苯基、苯酚基、苄基、萘基、C↓[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下通式I所示的8-(3-氨基丙基)-3-外向-8-氮杂双环[3.2.1]辛烷-3-氨基酰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通式I中,R1为氢或者未取代的或被1-3个取代基取代的下列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8环烷基、C3-C8环烷基氧基、胺基、苯基、苄基、萘基、C5-C10芳香性杂环基或C4-C7饱和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包括1-3个选自N、O和S中的杂原子,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列原子或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3-C8环烷基、卤素、巯基、羟基、CF3、CN、NO2、NR6R7、NR6COR7、NR6COOR7、NR6SO2R7、COOR7、COR7、CONR6R7、SO2R7、SO2NR6R7、OR7和OCOR7;X为OCO、CO、NR6CO或SO2;R2为未取代的或被1-3个取代基取代的下列基团苯基、苄基、萘基或C5-C10芳香性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包括1-3个选自N、O和S中的杂原子,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列原子或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7环烷基、C1-C6烷巯基、卤素、巯基、羟基、CF3、CN、NO2、NR6R7、NR6COR7、NR6COOR7、NR6SO2R7、COOR7、COR7、CONR6R7、SO2R7、OR7和OCOR7;R3为氢、C1-C6烷基、C3-C8环烷基、苯基、苄基、萘基、C5-C10芳香性杂环基或C4-C7饱和杂环基,或者R3与所连接的N、Y、R4和R5一起形成3-异丙基-5-甲基-4-氢-1,2,4-三唑-4-基;Y为C(O)O、CO、C(O)NR6或SO2;R4为直接键或者未取代的或被1-3个取代基取代的下列基团C1-C6亚烷基、C1-C6亚烷氧基、C2-C6亚烯基或C2-C6亚炔基,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列原子或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氨基、硝基、腈基、巯基和羟基;R5为未取代的或被1-3个取代基取代的下列基团C1-C6烷基、C3-C8环烷基、金刚烷基、苯基、苯酚基、苄基、萘基、C5-C10芳香性杂环基或C4-C7饱和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包括1-3个选自N、O和S中的杂原子,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列原子或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巯基、羟基、CF3、CN、NO2、NR6R7、NR6COR7、NR6COOR7、NR6SO2R7、COOR7、COR7、CONR6R7、SO2R7、SO2NR6R7、OR7和OCOR7,且NR6R7可共同组成环胺;R6为氢、羟基或者C1-C6烷基;R7为氢或者未取代的或被1-3个取代基取代的下列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8环烷基、苯基、苄基、萘基、C5-C10芳香性杂环基或C4-C7饱和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包括1-3个选自N、O和S中的杂原子,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列原子或基团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氨基、硝基、巯基、羟基、CN和CF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是,所述化合物为如下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为1-乙酰基哌啶-4-基、环己基、1-甲烷磺酰基哌啶-4-基、C1-C4烷基、苄基、苯基或C1-C4烷基苯基;X为OCO、CO、NR6CO或SO2;R3为氢、C1-C4烷基或C3-C7环烷基,或者R3与所连接的N、Y、R4和R5一起形成3-异丙基-5-甲基-4-氢-1,2,4-三唑-4-基;Y为C(O)O、CO、C(O)NH或SO2;R4为直接键、C1-C4亚烷基、C1-C4亚烷氧基或羟基取代的C1-C4亚烷基;R5为未取代的或被1-3个取代基取代的下列基团C1-C4烷基、C3-C8环烷基、金刚烷基、苯基、苯酚基、苄基、萘基或C5-C10芳香性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包括1-2个选自N、O和S中的杂原子,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列原子或基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羟基、CF3、CN、NO2、NR6R7、NR6COR7、NR6COOR7、NR6SO2R7、COOR7、COR7、CONR6R7、SO2R7、SO2NR6R7、OR7和OCOR7,且NR6R7可共同组成环胺,其中R6为氢或C1-C6烷基,R7为氢、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R8和R9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羟基、氰基、巯基、硝基、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7环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烷巯基,其中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7环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烷巯基可选择性地被卤素、羟基、氨基、C3-C7环烷基、氰基或巯基取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是,R1为1-乙酰基哌啶-4-基、环己基、1-甲烷磺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亚秋樊兴冯冬志陈力陈仁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靶点药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