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型诱导表达载体pDXW-8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5125 阅读:4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型诱导表达载体pDXW-8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达载体pDXW-8,能在大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中复制并稳定存在,含有一个在大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中皆具有转录启动功能的tac启动子,及转录终止功能的终止子rrnBT1T2;含有一个用于棒状杆菌转化子选择的抗性标记卡那霉素标记抗性基因;含有一个用于严谨控制tac启动子表达的负调控基因lacIPF104;含有一个包含11个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切点的多克隆位点MCS。在棒状杆菌中,该载体表达外源蛋白的水平适中,尤其适用于棒状杆菌代谢工程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型诱导表达载体pDXW-8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微生物 基因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棒状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属于具有中度到高GC含量的放线菌。自人们首次 分离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谷氨酸以来(Kinoshita等,1957年),棒状杆菌的三个主要代 表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和乳糖发酵短杆菌,已经被广泛用于生产氨基酸。这里 特别指出,通过DNA-DNA杂交实验发现,这三个不同物种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Liebl等, 1991)。 由于已累计了大量的关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知识 (Eggeling and Bott,2005 ;Burkovski, 2008),代谢工程已经取代经典的随机突变,成为棒 状杆菌菌种改良的主要策略。 可应用于棒状杆菌的载体系统的构建,是生产菌株的代谢工程改良以及棒状杆 菌基础研究的基础。目前,已经有一些可以应用于棒状杆菌的表达载体(Eggeling and Bott,2005)。根据不同的棒状杆菌复制子,我们把这些表达载体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 pEKExl和pXMJ19,其复制子来自质粒pBLl ;第二组包括p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型诱导表达载体pDXW-8,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穿梭型诱导表达载体pDXW-8,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达载体pDXW-8,其特征在于含有用于严谨控制tac启动子表达的负调控基因laCIPF1°4JA 6985到5903位,其携带 的外源启动子PF104及SD序列,PF104及SD序列核苷酸序列为cagcgtattt gaccgatccggacacct匿ataatgtetg gattttgtcg g逛aaaggajtg gtgaat,其中划线部分为启动子PF104序列,加框部分为SD序列;含有用于克隆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的74bp多克隆位点MCS,从9546位到9472位, 包含如下11个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切点EcoRI, Nhel, Sacl, Ncol, Notl, Xhol, Kpnl, BglII, Sacl I , AflII,禾口 HindIII,其核苷酸序列为gaattcgctagcgagctccc atgggcggcc gcctcgaggg taccagatct ccgcggctta agctgcagaa gctt。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达载体pDXW-8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以质粒pET-28a为模板,kan-F和kan-R为引物,通过PCR扩增1023bp的卡那霉素抗 性基因,在扩增产物的5'和3'末端引入限制酶SgrAI酶切位点,PCR产物用SgrAI酶切; pKK223-3同样用SgrAI酶切,用碱性磷酸酶CIAP去磷酸化;两者连接,由此产生的质粒大 小为5617bp,命名为pDXW-5 ;以质粒pC2为模板,r印-F和r印-R为引物,通过PCR扩增2686bp的r印片段,在扩增 产物的5'和3'末端引入限制酶PshAI酶切位点,PCR产物用PshAI酶切,并连接到同样 用PshAI酶切,且用CIAP去磷酸化后的pDXW-5,由此产生的质粒大小为8313bp,命名为为 pDXW-6 ;为了证明r印片段和卡那基因片段在棒状杆菌中的功能,我们用质粒pDXW-6转化 黄色短杆菌B. f lavum,并选择卡那霉素抗性克隆;以质粒pET-28a为模板,携带PF104序列的正向引物Iacl-F,和反向引物Iacl-R为引 物,通过PCR扩增1191bp的lacf基因,在扩增产物的5'和3'末端引入限制酶EcoRI 和Hindi 11酶切位点,PCR产物用EcoRI和Hindi 11双切,并连接到同样用EcoRI和Hindi 11 双切后的pDXW-6,由此产生的质粒大小为9510bp,命名为为pDXW-7 ;人工合成的74bp多克隆位点MCS的DNA片段5' gaattcgcta gcgagctcccatgggcggcc gcctcgaggg taccagatct ccgcggctta agctgcagaa gctt 3,,它包含有11个单一的限制性 内切酶切点EcoRI,Nhe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元徐大庆李烨谭延振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