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总泵无液压油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主要包括滑块、控制机构和带有抽芯功能的软体伸拉杆以及杠杆机构、壳体、缸筒、大活塞皮碗润滑减磨环、大活塞、顶杆等。该助力器取消了传统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的油腔,还取消了传统汽车离合器系统中的总泵及液压油,同时也取消了与之相配套的油箱、高压油管。不仅消除了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的许多故障点,给安装和调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还降低了整车成本。该助力器内与各个与皮碗相邻的部位都有能含润滑脂的减磨环,从而增加了离合器助力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无总泵无液压油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汽车上所用的离合器助力器都是由总泵提供压力,并依靠液压油箱 以及高压油管中的液压油作为介质,将脚踏板提供的压力传输给离合器助力器上的气阀开 关,使压縮空气进入气缸筒而做功的。由于在使用当中,各油腔及油路中的压力较高,相关 密封件容易受损,因而经常导致总泵或离合器助力器失效。另外,原有离合器助力器的内部 各个与皮碗的相邻部位润滑脂的含量较少,使之经常在干磨状态下工作,也大大降低了离 合器助力器的使用寿命。 现将原有产品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作简要介绍 参阅图1所示。 (1)总泵部分 3为总泵顶杆,1为液压油箱,在汽车出厂前以及以后的使用中,该油箱始终要保 持有足够的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油管2和总泵进油嘴6进入总泵壳体14的内腔。壳 体上还有与脚踏板支架相连接的安装孔4,限位螺钉7,壳体内腔装有总泵活塞8,该活塞上 装有总泵上皮碗5、总泵下皮碗9,该活塞的下端还装有补偿阀10、补偿阀弹簧11、补偿阀座 12。壳体内腔的下面还装有总泵活塞回位弹簧13,壳体的下端有高压油管15与离合器助力 器的进油嘴17相连接。 (2)助力器部分 助力器的主体由铝壳体38和气缸筒35相连接而组成。铝壳体顶部的进油嘴17 是由空心螺栓16来固定的,铝壳体上还设有放油阀18、排气阀25、压縮空气入口 29和气缸 筒进排气孔32。壳体与进油嘴相连的下方是大油腔19,大活塞杆40可以在腔内上下移动。 大活塞杆上装有活塞杆上皮碗37和活塞杆下皮碗39.大活塞杆的下端与大活塞34和顶杆 36相连接。铝壳体的另一个腔内是小油腔22,大小油腔之间靠油腔通孔20相通。小油腔 的顶部有堵盖21,下面装有小活塞23,小活塞上设有小活塞通气孔27,还装有小活塞上皮 碗24和小活塞下皮碗26。小活塞的下面装有小活塞回位弹簧28、阀座29、阀片30、阀片回 位弹簧31。 其工作原理是 汽车换挡前踩下离合器脚踏板,总泵顶杆3就会推动总泵活塞8向下移动,使补偿 阀10的顶部与限位螺钉7相分离,这时补偿阀皮碗与总泵活塞的底平面就会严密接触并与 总泵活塞下皮碗9形成一个整体的密封面。当总泵活塞继续下行时,该密封面下面的液压 油就会以一定的压力通过高压油管15和进油嘴17进入离合器助力器的大油腔19当中。进 入大油腔的液压油再经油腔通孔20进入小油腔22。在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小活塞23就 会下移,与阀片30接触后,先将小活塞通气孔27关闭,然后继续向下移动,打开阀片与阀座 29之间的接触面,使压縮空气通过阀片与阀座之间的间隙再经气缸筒进排气口 32进入气缸筒35内,并推动大活塞34作功,由于大活塞的面积较大,在压縮空气的作用下能产生很 大的推力,经顶杆36传递给离合器分离叉,使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当换挡完毕松开脚踏板时,总泵顶杆回位,总泵活塞在总泵活塞回位弹簧13的作 用下回位。离合器助力器上大、小油腔中的液压油又经高压油管回到总泵内腔中;离合器助 力器小油腔中的小活塞在小活塞回位弹簧28的作用下回位,阀片在压縮空气和阀片回位 弹簧31的作用下迅速回位并与阀座闭合,小活塞与阀片之间的间隙重新形成,气缸筒内的 压縮空气又从气缸进排气口和小活塞通气孔排出铝壳体外,大活塞和顶杆回位,离合器又 处于贴合状态。 由于以上结构,造成了该产品在使用当中存在着以下弊端 1.液压油的压力较大,相关的密封件稍有磨损或铝壳体材质稍有疏松就会使油腔 内进入少量的气体而使总泵或离合器助力器失效。 2.总泵和离合器助力器各个油腔内壁精度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3.小活塞大都是靠皮碗的外圆唇部密封的,该唇部与其所在的腔内壁接触面积较大,在做功的同时,上皮碗受到油压、下皮碗受到气压的挤压产生一定的阻力而影响小活塞的移动。与此同时,当少量的压縮空气进入气缸筒的时候,大活塞就会带动大活塞杆向下移动,使得大油腔的容积变大、小油腔的压力减弱,同样也会影响小活塞下行做功。这样经常会造成阀片与阀座分离间隙较小,压縮空气不能充分进入气缸筒内,表现为助力器无力。 4.大活塞杆的上、下皮碗在大活塞做功的同时要承受气压、油压的双重挤压而产生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同样会影响大活塞的行程而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5.在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各个与皮碗相邻的部位缺少润滑装置,使之经常在干磨状态下工作,也大大减少了离合器助力器的使用寿命。 6.结构复杂,安装和调整都很麻烦。 因此,原有产品有改进的必要,增加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的新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总泵无液压油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即在离合器脚 踏板的下方安装一个能代替原有总泵功能的控制机构,该机构的一端连接一根带有抽芯功 能的金属软体伸拉杆,金属软体伸拉杆的另一端与离合器助力器的气阀开关(既小活塞顶 部)相抵接,使用当中,脚踏板踩下的力就会通过控制系统和伸拉杆传给离合器助力器的 小活塞顶部,使之下行打开气阀开关,使压縮空气进入气缸内而作功。该产品同时也取消了 原有离合器助力器中的油腔。另外还在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各个与皮碗的相邻部位增设了能 含润滑脂的减磨环。使之能经常在润滑状态下工作,也大大增加了离合器助力器的使用寿 命。该产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种无总泵无液压油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包括杠杆机构;小活塞,在杠杆机构 的作用下,封闭小活塞通气孔,使气体进入气缸筒内;大活塞,在所述气体的作用下运动,从 而带动顶杆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的一端与小活塞相抵接,另一端与金属软体 伸拉杆连接,所述杠杆机构具有回位弹簧装置,所述杠杆机构能够将金属软体伸拉杆的运 动传递到小活塞。 所述杠杆机构具有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能够相对旋转,所述第4二杆的一端固定在离合器助力器的铝壳体上,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和小活塞相抵接,所述金属软体伸拉杆的内芯穿过第二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杆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回位弹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杆的另一端之间。 所述离合器助力器还具有多个皮碗润滑减磨环,所述多个皮碗润滑减磨环设置在皮碗的相邻位置。 所述小活塞具有排气阀调整机构。 气缸筒进排气口和远离小活塞的气缸筒的一端连接。 —种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控制系统,包括能够控制金属软体伸拉杆运动的控制机构和无总泵无液压油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同轴变径转轮,软体金属拉绳的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连接到同轴变径转轮的大半径的圆周上,金属软体伸拉杆的内芯连接同轴变径转轮的小半径的圆周上。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1.该产品在原有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系统中取消了总泵和液压油,是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系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 2.该产品在原有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系统中取消了与液压油相关连的专用油箱和高压油管。 3.该产品取消了原有汽车离合器助力器中的油腔。大大简化了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的结构。 4.该产品还在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各个与皮碗相邻的部位安装有能含润滑脂的减磨环,使之经常在润滑状态下工作,也大大增加了离合器助力器的使用寿命。。 5.由于以上改进,不仅减少了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系统中的故障点,提高了使用寿命,也给离合器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总泵无液压油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包括:杠杆机构(12);小活塞(13),在杠杆机构(12)的作用下,封闭小活塞通气孔(18),使气体进入汽缸筒(25)内;大活塞,在所述气体的作用下运动,从而带动顶杆(26)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12)的一端与小活塞(13)相抵接,另一端与软体金属伸拉杆(10)连接,所述杠杆机构(12)具有回位弹簧装置,所述杠杆机构(12)能够将软体金属伸拉杆(10)的运动传递到小活塞(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立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