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昆耀专利>正文

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66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导热装置包括至少两平板,其具上、下平板,在上、下平板设有相互对应的部分蒸发部、部分蒸汽输送管、部分冷凝部与部分冷凝输送管,该部分蒸汽输送管连接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一端,该部分冷凝输送管连接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另一端,且该上、下平板的各该部分蒸发部与冷凝输送管的内表面设有毛细结构,将上平板与下平板结合,即可形成完整的蒸发部、冷凝部、蒸汽输送管、冷凝输送管,构成一可供工作流体循环的回路结构,藉此可使回路热导装置更易于加工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回路热管(Loop heat pipe)是一种散热装置,常应用在各式电子元件、笔 记本型电脑、LED照明设备、电视、机械工业等方面。请参照图1,是现有一种回路热管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回路热管10包括一 内部具有毛细结构的蒸发部12、 一补偿室(compensation chamber ) 14、 一位在 金属板上的冷凝部16,通过蒸汽输送管17与冷凝输送管18的连接,以构成一 封闭式回路结构,供工作流体在回路热管中流动。蒸发部12接收来自热源传来 的热,藉此工作流体在蒸发部吸热而转成蒸汽,然后蒸汽经由蒸汽输送管17流 经冷凝部16,会被冷凝而转成液体,接着蒸发部12内部的毛细结构所产生的毛 细力会使液体再度回流到蒸发部12,形成一循环回路。但是,现有回路热管IO的结构不易制造,量产不便,且蒸发部12、蒸汽输 送管17、冷凝输送管18位在冷凝部16的金属板外部,即只有冷凝部16受到金 属板支撑,其他部分并无受到支撑,故整体结构不够坚固,因此在拿取回路热 管或安装回路热管于电子装置内时,需格外小心。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创新的,以 克服上述的限制与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主要是通 过至少两平板组成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因此结构简单且利于制造生产。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包括至少两平板,其包括一上 平板及一下平板。上、下平板各设有相互对应的部分蒸发部、部分蒸汽输送管、部分冷凝部与部分冷凝输送管,且部分蒸汽输送管连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 部的一端,部分冷凝输送管连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另一端,且上、下 平板的各部分蒸发部、冷凝输送管的内表面设有毛细结构。上平板与下平板结 合,即可形成完整的蒸发部、冷凝部、蒸汽输送管、冷凝输送管,以构成一可 供工作流体循环的回路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制造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的方法,是包括提供至少两 平板,其包括一上平板与一下平板,并在上、下平板中利用蚀刻法、电镀法或 激光加工形成相互对应的部分蒸发部、部分蒸汽输送管、部分冷凝部与部分冷 凝输送管,其中部分蒸汽输送管连接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一端,部分 冷凝输送管连接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另一端,以及在上、下平板的各 部分蒸发部、冷凝输送管内表面利用压模法、蚀刻法、电镀法或激光等加工法 形成毛细结构,最后接合上平板与下平板,就可形成完整的蒸发部、冷凝部、 蒸汽输送管、冷凝输送管,构成一可供工作流体循环的回路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整个管路均得到板体的支撑,故整体结构坚 固,且将回路热导结构分散在至少两平板中,更利于加工,亦降低制造毛细结 构时的困难度,利于制造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或其他目的对于此^l支艺的通常知识者而言,阅读以下实施例 的详细内容后是显而易知的。先前的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叙述都是范例,以便能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权 利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回路热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的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蒸发部内表面的毛细结构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弯折通道内表面的毛细结构截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的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20 -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22-上平板;23-平板区域;24 下平板;25-平板区域;26-蒸发部;261、 262 -部分蒸发部;28-蒸汽输送管;281、 282 -部分蒸汽输送管;30-冷凝部;301、 302 -部分冷凝部;32-冷凝输送管; 321、 322 -部分冷凝输送管;34-弯折通道;341、 342-部分弯折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立体示意图。本平板式回路 热导装置20包括两平板,其具有一上平板22与一下平板24,上平板22与下平 板24的厚度为0.05mm (毫米)至20mm (毫米),且材质可为金属、合金或陶 瓷材质。参照图3,分别是上平板22与下平板2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上平板 22具有部分蒸发部261、部分蒸汽输送管281、部分冷凝部301与部分冷凝输送 管321,且部分蒸汽输送管281连接部分蒸发部261与部分冷凝部301的一端, 部分冷凝输送管321连接部分蒸发部261与部分冷凝部301的另一端,在部分 冷凝部321内形成有一部分弯折通道341,其两端分别连接部分蒸汽输送管281 与部分冷凝输送管321,其余则为平板区域23。下平板24具有与上平板22相 互对应的部分蒸发部262、部分蒸汽输送管282、部分冷凝部302与部分冷凝输 送管322,且部分蒸汽输送管282连接部分蒸发部262与部分冷凝部302的一端, 部分冷凝输送管322连接部分蒸发部262与部分冷凝部302的另一端,在部分 冷凝部322内形成有一部分弯折通道342,其两端分别连接部分蒸汽输送管282 与冷凝输送管322,其余则为平板区域25。因此,将上平板22与下平板24接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即可形成完整 的蒸发部26、蒸汽输送管28、冷凝部30、冷凝输送管32、弯折通道34,构成 一可供工作流体循环的回路结构,并可连同参照图4,是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 20的截面示意图;且,在上平板22与下平板24的各部分蒸发部261、 262,部分冷凝输送管 321、 322,及冷凝部内的部分弯折通道341、 342的内表面皆设有毛细结构38, 并可连同参照图5与图6,分别是沿着图4的直线A-A,与B-B,,显示蒸发部26 及冷凝部30内的弯折通道34的毛细结构截面图。毛细结构38是由多个沟槽所 组成,且毛细结构38可填入烧结的金属粉末或陶磁粉末,以具有多孔构造,增 加毛细效果。所以,当蒸发部26接收来自热源传来的热量时,工作流体会在蒸发部26吸热而转成蒸汽,然后蒸汽经由蒸汽输送管28流经冷凝部30,会被冷凝而转成 液体,接着冷凝部、冷凝输送管30与蒸发部26内部的毛细结构所产生的毛细 力,会使液体再度回流到蒸发部26,形成一循环回路,完成散热。再者,蒸发部与冷凝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使用者更可根据热源的需求增 加蒸发部的数量,让蒸发部与冷凝部的数量关系为多对一,且可在冷凝部30设 置多个散热片(图中未示)以增加冷凝效果。参照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的方法流程图。在步骤Sl 中,包括提供至少两平板,其包括一上平板与一下平板,并在上、下平板中利 用蚀刻法、电镀法或激光加工形成相互对应的部分蒸发部、部分蒸汽输送管、 部分冷凝部、部分冷凝输送管,以及在冷凝部内形成相互对应的部分弯折通道, 其中部分蒸汽输送管连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一端,部分冷凝输送管连 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另一端,且部分弯折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部分 蒸汽输送管与部分冷凝输送管。然后,在步骤S2中,对上、下平板的各部分蒸 发部、部分冷凝输送管和部分弯折通道的内表面,利用压模法、蚀刻法、电镀 法或激光加工法形成毛细结构,其中毛细结构是由多个沟槽所组成,且可对毛 细结构填入烧结的金属粉末或陶磁粉末,以使其具有多孔构造,增加毛细效果。 最后,在步骤S3中,利用加热/超声波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式回路热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平板,其包括:一上平板及一下平板,该上、下平板各设有相互对应的部分蒸发部、部分蒸汽输送管、部分冷凝部与部分冷凝输送管,该部分蒸汽输送管连接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一端,该部分冷凝输送管连接该部分蒸发部、部分冷凝部的另一端,且该上、下平板的各该部分蒸发部与冷凝输送管的内表面设有毛细结构,该上平板与该下平板结合形成完整的蒸发部、冷凝部、蒸汽输送管、冷凝输送管,以构成一供工作流体循环的回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昆耀
申请(专利权)人:何昆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