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翼开厢式车辆的车厢前挡水机构。
技术介绍
图1给出已有技术中的运钞车的车厢厢体1,该车厢厢体1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 各为侧翼门ll,一对侧翼门1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各用铰链2(也称合页)与车厢厢体1的 顶板12连结。为了对侧翼门11与顶板12的铰接部位实施密封,以避免雨水侵入车厢厢体 1内,因此在顶板12的上方敷设有防水布3,具体是将防水布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用压条32 与一对侧翼门11的顶部压固,从而由防水布3起到对前述的铰链2的封闭作用,保障车厢 厢体1内的干燥。进而,以免雨水从侧翼门11与顶板12相铰接的铰接部位的端部即铰链 2的铰链槽(缝)的端部侵入车厢厢体l内,因此必须将防水布3的端部留出余地,使防水 布3的端部的冗余部分31耷拉在前挡板13上。 上述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暴露以下问题一是由于防水布3的前端的冗余部 分31犹如窗帘般的效应覆盖在车厢厢体1的前挡板13上,因而有损观瞻;二是在车辆行 驶状态下,冗余部分31会产生扇子般的效应而不停地拍打前挡板13,不仅产生剌耳的拍打 声,而且导致冗余部分31撕裂,尤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开厢式车辆的车厢前挡水机构,所述的运钞车包括由一对侧翼门(11)、顶板(12)和前、后挡板(13、14)构成的车厢厢体(1),一对侧翼门(11)由铰链(2)与所述顶板(12)铰链连接,在顶板(12)上覆盖有防水布(3),防水布(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压条(32)与一对侧翼门(11)中的其中一扇侧翼门(11)的顶部固定,而防水布(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同样通过压条(32)与一对侧翼门(11)中的另一扇侧翼门(11)的顶部固定,防水布(3)的前端的冗余部分(31)延伸到所述的前挡板(13)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前挡水机构包括顶压板(4)、一对边压板(5)和一前挡水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懋功,马知才,何兴华,钱利亚,黄健,邵春华,唐燕,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