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折叠床铺,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
技术介绍
1、上下铺结构的双层床,一般是为了节省空间而使用,在同等占地面积下,双层床的实用率更高。双层床主要用于船舶、车辆、方舱、列车乃至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场所。以船舶为例,包括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民用船舶如运输船、滚装船、载驳船等。由于舱内空间十分有限,水平放置床铺后会使舱室的利用率变小,造成狭小舱室内的拥挤情况,给人员的活动带来不便。因此,双层床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其能够减少对人员的活动空间的占用,并且能改善歇息场所环境的整洁度。
2、目前市售双层床铺都采用固定式,上下铺无法自动收放,对于一些紧凑空间而言,在非使用情况下保持展开,仍然是空间的浪费。折叠双层床,通过对双层床的折叠来节约双层床占用的空间,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57894y介绍的“折叠双层床”,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众号cn205285699u提及的“一种可折叠双层床”,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众号推荐的“墙体固定式快速展开和折叠的双层床”等等,上述折叠式双层床在折叠过程中,都有翻转动作,且翻转要用力,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床体(1),所述的下床体(1)包括一固定下铺(11)和一伸缩下铺(12),所述的固定下铺(11)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的伸缩下铺(12)的左端与固定下铺(11)的右端伸缩连接;一上床体(2),所述的上床体(2)位于下床体(1)的上方,所述的上床体(2)包括一固定上铺(21)和一伸缩上铺(22),所述的固定上铺(21)对应固定下铺(11)的上方并且该固定上铺(21)的左端与床头壁体固定,所述的伸缩上铺(22)的左端与固定上铺(21)的右端伸缩连接;一床体连接支架(3),所述的床体连接支架(3)的上端与伸缩上铺(22)的右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床体(1),所述的下床体(1)包括一固定下铺(11)和一伸缩下铺(12),所述的固定下铺(11)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的伸缩下铺(12)的左端与固定下铺(11)的右端伸缩连接;一上床体(2),所述的上床体(2)位于下床体(1)的上方,所述的上床体(2)包括一固定上铺(21)和一伸缩上铺(22),所述的固定上铺(21)对应固定下铺(11)的上方并且该固定上铺(21)的左端与床头壁体固定,所述的伸缩上铺(22)的左端与固定上铺(21)的右端伸缩连接;一床体连接支架(3),所述的床体连接支架(3)的上端与伸缩上铺(22)的右端固定连接,而下端与所述的伸缩下铺(12)的右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下铺(11)包括固定下铺床架(111)和固定下铺床垫(112),所述的固定下铺床垫(112)设置在固定下铺床架(11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所述的伸缩下铺(12)包括伸缩下铺床架(121)和伸缩下铺床垫(122),所述的伸缩下铺床垫(122)设置在伸缩下铺床架(12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所述的固定上铺(21)包括固定上铺床架(211)和固定上铺床垫(212),所述的固定上铺床垫(212)设置在固定上铺床架(21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所述的伸缩上铺(22)包括伸缩上铺床架(221)和伸缩上铺床垫(222),所述的伸缩上铺床垫(222)设置在伸缩上铺床架(22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在固定上铺床架(211)的左侧端面固定有一用于与床头壁体固定的固定上铺安装架(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体立柱(4),所述的床体立柱(4)的顶端与床顶壁体固定,床体立柱(4)的中上部与所述的固定上铺床架(211)的后侧右端固定,中下部与所述的固定下铺床架(111)的后侧右端固定,床体立柱(4)的底端与地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铺吊杆(5),所述的上铺吊杆(5)的底端与所述的固定上铺床架(211)的前侧右端固定,顶端与床顶壁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上铺(21)上具有一上铺扶手(214),所述的上铺扶手(214)与所述的固定上铺床架(211) 的前侧及所述的上铺吊杆(5)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连接支架(3)在高度方向上构成有爬梯(3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伸缩式双层床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下铺床架(111)包括固定下铺侧边框套管(1111)、固定下铺纵向支撑套管(1112)、固定下铺左边框(1113)以及固定下铺中置杆(1114),一对固定下铺侧边框套管(1111)及数根固定下铺纵向支撑套管(1112)的左端分别与固定下铺左边框(1113)固定连接,一对固定下铺侧边框套管(1111)及数根固定下铺纵向支撑套管(1112)的右端分别与固定下铺中置杆(1114)固定连接并向右穿过固定下铺中置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佳白,吴佳,罗晓峰,杨亦,仲渔,徐胜,顾敏康,吴昊,黄柯,姚佳綮,季俊玮,陈溪,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