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35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转向装置,其可以减少零件个数。在连接螺栓(45)的头部(46)和螺纹部(49)之间具有能和车把立管插入孔(24)嵌合的台阶部(47)。由于通过开合夹紧机构来拧紧车把立管(14)并对其进行稳固的支承,通过径向压缩力使车把立管直径缩小,此时可将台阶部拧紧,对拧紧连接螺栓施加防止其产生松动所需的那样大小的拧紧力。即,由于对需要较大拧紧力的车把立管进行稳固支承,对连接螺栓施加防止其产生松动所需的那样大小的拧紧力,所以无需使连接螺栓的台阶部的刚性高于其所需要的刚性。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防止连接螺栓产生松动的螺母,所以能减少零件个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车把立管为主要部件的车用转向装置,该车把立管以可转动的 方式通过上、下轴承安装在头管中。
技术介绍
以车把立管为主要部件的车用转向装置安装在自动档二轮摩托车等车上(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1中的图1)。其中,上述车把立管以可转动的方式通过上、下轴承安装在头管 中。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车把立管(5)(括号中的符号沿用专利文献1中的符号, 下同)通过上、下轴承(6、7)而穿过头管(4),该车把立管(5)的下部与下梁(9)相连,该车 把立管(5)的上部与上梁(8)相连,而前叉(10)安装在上梁(8)和下梁(9)中。另外,由螺母(17A)从上方对上轴承(6)施加轴向力,使其受到预紧力作用。由于 该螺母(17A)有可能因振动等而产生松动,所以用防松螺母(17B)对螺母(17A)施加轴向 力,以达到防止其松动的目的。上述使用两个螺母的防松结构被称为双螺母结构。虽然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结构被人们广泛采用,但是由于该结构需要两个螺母 (17AU7B),因此会增加零件个数。另外,由于要安装两个螺母(17A、17B),所以从上轴承(6)到上梁⑶之间需要有 一定的长度。这样一来,从上轴承(6)中突出来的车把立管(5)的长度会变长,所以会有外 力通过上梁(8)沿着垂直于车把立管(5)的轴线的方向施加到车把立管(5)的上端。车把 立管(5)的弯矩既会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变大,也会随着从上轴承(6)中突出来的车把立管 (5)的长度的加长而变大。为了将其弯曲应力控制在规定值以下,需要提高车把立管(5)的 抗弯刚性,从而需要增加其壁厚。还有,由于要安装两个螺母(17A、17B),所以需要在车把立管(5)的外周设置外螺 纹部,从而会增加外螺纹部的螺纹加工成本。但在小型车辆中,尤其是对于自动档二轮摩托车而言,人们要求减少其零件个数 和减小其车把立管的壁厚。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16568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转向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零件个数,还 可使车把立管的壁厚变薄。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用转向装置中,包括车把立管,其上部具有沿 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螺纹,并以可转动的方式通过上、下轴承安装在头管中;密封部件,其 可以从上方覆盖在上轴承上;下梁,其设置在上述车把立管的下端;上梁,其具有可以插入 上述车把立管的车把立管插入孔,并且具有可以改变该车把立管插入孔直径的开合夹紧机 构;连接螺栓,通过其可将上述上梁连接在上述内螺纹上。在上述连接螺栓的头部和螺纹部之间具有能和上述车把立管插入孔嵌合的台阶 部,将上述车把立管通过上、下轴承穿过上述头管,使该车把立管的上端插入上述上梁中, 接着将上述连接螺栓拧入上述内螺纹中而使上述轴承产生预压。在该状态下,通过上述开 合夹紧机构来减小车把立管插入孔的直径,可将上述上梁固定在上述车把立管和上述台阶 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用转向装置中,包括车把立管,其上部具有沿着 轴线方向延伸的螺纹,并以可以转动的方式通过上、下轴承安装在头管中;下梁,其设置在 上述车把立管的下端;上梁,其具有可以插入上述车把立管的车把立管插入孔,并具有可以 改变该车把立管插入孔直径的开合夹紧机构;连接部件,将上述上梁安装到上述车把立管 的上部之后,通过该连接部件可将该组件连接在上述螺纹上。在上述下梁上形成有用来推压上述下轴承内圈的轴承推压部;在上述上梁上形成有用来推压上述上轴承内圈的轴承推压部;上述车把立管通过上、下轴承穿过上述头管,使该车把立管的上端插入上述上梁 中,接着将上述连接螺栓拧入上述螺纹中使上述轴承产生预压。在该状态下,通过上述开合 夹紧机构来减小车把立管插入孔的直径,就可以将上述上梁固定在上述车把立管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用转向装置中,包括车把立管,其上部具有沿着 轴线方向延伸的螺纹,并以可以转动的方式通过上、下轴承安装在头管中;下梁,其设置在 上述车把立管的下端;上梁,其具有可以插入上述车把立管的车把立管插入孔,并具有可以 改变该车把立管插入孔直径的开合夹紧机构;连接部件,将上述上梁安装到上述车把立管 的上部之后,通过该连接部件可将该组件连接在上述螺纹上;前叉插入孔,其设置在上述各 下梁的左右外侧;开合夹紧机构,通过其可以改变该前叉插入孔的直径;前叉插入孔,其设 置在上述各上梁的左右外侧;开合夹紧机构,通过其可以改变该前叉插入孔直径;左右一 对前叉叉股,其可插入并固定在上述下梁前叉插入孔和上述上梁前叉插入孔中,在上述下梁上形成有用来推压上述下轴承内圈的轴承推压部;在上述上梁上形成有用来推压上述上轴承内圈的轴承推压部;上述车把立管通过上、下轴承穿过上述头管,使该车把立管的上端插入上述上梁 中,接着将上述连接螺栓拧入上述螺纹中使上述轴承产生预压。在该状态下,通过上述开合 夹紧机构来减小车把立管插入孔的直径,就可以将上述上梁固定在上述车把立管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用转向装置中,由于通过拧紧开合夹紧机构而对 车把立管施加径向压缩力,进而使其外径变小,所以,为了使台阶部的直径与该变小的外径 一致,将台阶部的直径设定得小于车把立管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用转向装置中,在对其进行组装时,将内螺纹的 位置设置在比车把立管插入孔的下端靠上的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车用转向装置中,将用来缩小车把立管插入孔直径 的开合夹紧机构的夹紧螺栓,设置在已经拧紧的连接螺栓的螺纹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中央附 近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7所述的车用转向装置中,使轴承推压部以朝下鼓出的方式 形成,该轴承推压部用来将上轴承内圈推压到上梁上。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时,使连接螺栓拧紧到设置在车把立管上部的内螺纹中而 固定上梁。此外,通过开合夹紧机构来减小车把立管插入孔的直径,从而将上梁与连接螺栓 的台阶部保持固定,由此能够实现连接螺栓的防松目的。即,由于不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双 螺母,所以能够实现减少零件个数的目的。还有,由于无需在车把立管外周形成外螺纹部, 所以能够降低螺纹加工成本。另外,由于不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母,所以可使上梁接近上轴承,从而可缩短 车把立管从上轴承中突出来部分的长度。因此,弯矩变小,从而可使车把立管的壁厚变薄。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时,由于无需在上轴承和上梁之间设置用来施加预紧力的 螺母,所以能够将上轴承和上梁设置的较为接近,从而可以缩短车把立管的连接上梁和上 轴承的部分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小施加给车把立管的弯矩。因此,不仅可使车把立管的壁厚 变薄,还可使其变短,从而可以减轻车把立管的重量。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时,与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情况一样,由于无需在上轴 承和上梁之间设置用来施加预紧力的螺母,所以能够将上轴承和上梁设置的较为接近,从 而可以缩短用来连接上梁和上轴承部分的车把立管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小施加给车把立管 的弯矩。因此,不仅可使车把立管的壁厚变薄,还可使其变短,从而可以减轻车把立管的重量。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时,由于通过开合夹紧机构来拧紧车把立管并对其进行稳 固的支承,通过径向压缩力,使车把立管直径缩小,此时,可以将台阶部拧紧,因此,可对连 接螺栓施加防止其产生松动所需的那样大小的拧紧力。S卩,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转向装置,包括:车把立管,其上部具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螺纹,并以可转动的方式通过上、下轴承安装在头管中;密封部件,其从上方覆盖在上轴承;下梁,其设置在所述车把立管的下端;上梁,其具有可以插入所述车把立管的车把立管插入孔,并具有可改变所述车把立管插入孔直径的开合夹紧机构;连接螺栓,在将所述上梁安装到所述头管的上部之后,使该连接螺栓与所述内螺纹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和螺纹部之间具有能和所述车把立管插入孔嵌合的台阶部,使所述车把立管通过上、下轴承穿过所述头管,并使所述车把立管的上端插入所述上梁中,将所述连接螺栓拧入所述内螺纹中,从而对所述轴承施加预紧力,在该状态下,通过所述开合夹紧机构来减小车把立管插入孔的直径,由此将所述上梁固定在所述车把立管和所述台阶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庸太朗内山干雄后乡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