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3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相互插接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该两侧壁之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容置通道,该容置通道内容置有一第一卡扣件,该第一卡扣件具有一卡挡部。插头连接器之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置有一第二卡扣件,该第二卡扣件具有两突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在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相插接时,第二卡扣件的两突起部分别卡置于第一卡扣件的卡挡部下方,以提供稳定的插拔保持力,有效防止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发生脱离而影响信号的传递。(*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内部的连接器,用以实现两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如公元2006年5月2日公告授权的美国专利第7,037,117号揭露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该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分别连接一印刷电路板,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可达成两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及轻薄化的发展,上述板对板连接器在遇到冲击等意外情况时,容易导致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脱离,从而导致信号的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不易脱离的板对板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包括一插座本体及收容于该插座本体内的若干母端子,插座本体具有一基板,基板之侧边上分别垂直凸设有一侧壁,该等侧壁围成一配合槽,两相对侧壁之四个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容置槽;至少一第一卡扣件,其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之至少一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有一卡挡部;一插头连接器,其包括一插头本体及收容于该插头本体内的若干个公端子,该插头本体之两端分别开设有一插接槽及两上、下贯穿的插接孔,插接槽与同侧的插-->接孔相互连通并组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第二卡扣件,其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长条部,长条部两端分别向一侧延伸形成一延伸部,长条部之两端并分别向该延伸部之同侧倾斜延伸而形成有一突起部;其中,第一卡扣件之主体部设置于该插座本体之容置槽内,且所述卡挡部伸入该插座连接器之配合槽内;第二卡扣件之长条部及延伸部分别设置于该插头本体之插接槽及插接孔内,且其两突起部露出于该插头本体之两侧,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第二卡扣件的突起部卡置于第一卡扣件的卡挡部下方。如上所述,当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在遇到机械冲击或落下等意外情况时,由于其第二卡扣件的突起部卡置于第一卡扣件的卡挡部下方提供稳定的保持力,从而可有效防止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发生脱离而影响信号的传递。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的组合图。图5为图4所示板对板连接器沿图中A-A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中第一卡扣件的立体图。图8为图6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中插座本体的立体图。图9为图6所示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0为图9所示板对板连接器沿图中B-B线的剖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第一实施例]板对板连接器    1        插座连接器    100插座本体        110      基板          111第一侧壁        112      第二侧壁      113基座            114      配合槽        115-->容置槽        116         竖直槽        1161水平槽        1162        容置孔        117母端子槽      118         母端子        120第一卡扣件    130         主体部        131基部          1311        弯折部        1312卡挡部        1313        竖直部        132第一凸块      1321        焊接部        133插头连接器    200         插头本体      210公端子槽      211         插接槽        212插接孔        213         公端子        220第二卡扣件    230         长条部        231延伸部        232         第二凸块      2321突起部        233[第二实施例]板对板连接器  1’         插座连接器    100’插座本体      110’       第一侧壁      112’配合槽        115’       容置槽        116’容置孔        117’       第一卡扣件    130’主体部        131’       卡挡部        1311’焊尾部        132’       卡块          133’插头连接器    200’       插头本体      210’第二卡扣件    230’       长条部        231’延伸部        232’       突起部        233’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以下例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1包括一插座连接器100及一插头连接器200,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分别焊接于一电路板(图未示)上,且当插头连接器200插入插座连接器100时,可达成两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插座连接器100包括插座本体110、若干个母端子120及设置于插座本体110之两端的第一卡扣件130。插座本体110具有一呈扁平矩形板状的基板111。基板1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较长边及两较短边,且靠近两较长边及两较短边处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出一第一侧壁112及一第二侧壁113,该等侧壁112、113围设成一方框形的配合槽115。基板111中央竖直向上凸伸出一呈长方体状的基座114,基座114与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插座本体110于第一侧壁112之邻近两端的内侧处自顶面向下分别开设有一竖直槽1161。插座本体110于第一侧壁112之邻近两端的底面处分别开设有一水平槽1162;水平槽1162与竖直槽1161相连通,二者组成一容置槽116。插座本体110于竖直槽1161之外侧分别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第一侧壁112且与水平槽1162连通的容置孔117。容置孔117与容置槽116组合形成一容置通道,以收容一所述的第一卡扣件130。请参阅图3,插头连接器200包括一插头本体210、若干个公端子220及插置于插头本体210之两端的第二卡扣件230。插头本体210具有与插座本体110之配合槽113相对应之形状。插头本体210于底面两端处分别开设有一前后延伸的插接槽212。插头本体210之两端处自顶面向下开设有与插接槽212相连通的两插接孔213,等插接孔213与插接槽212组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置对应之第二卡扣件230。请参阅图5,第一卡扣件130及第二卡扣件230均由金属板材冲制而成。第一卡扣件130具有一主体部131,主体部131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基部1311及一由基部1311之一端弯折延伸的弯折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插座连接器及一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包括一插座本体、收容于该插座本体内的若干母端子及第一卡扣件,插座本体具有一基板,基板的侧边上分别垂直凸设有一侧壁,该等侧壁围成一配合槽,两相对侧壁的四个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容置槽;插头连接器包括一插头本体、收容于该插头本体内的若干个公端子及第二卡扣件,插头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插接槽及两上、下贯穿的插接孔,插接槽与同侧之插接孔相互连通并组合形成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扣件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的至少一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有一卡挡部,第二卡扣件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长条部,该长条部两端分别向一侧延伸形成一延伸部,长条部之两端并分别向该延伸部之同侧倾斜延伸而形成有一突起部;第一卡扣件的主体部设置于插座本体的容置槽内,且所述卡挡部伸入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槽内;第二卡扣件的长条部及延伸部分别设置于插头本体的插接槽及插接孔内,且其两突起部露出于插头本体的两侧,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第二卡扣件的突起部卡置于第一卡扣件的卡挡部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插座连接器及一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包括一插座本体、收容于该插座本体内的若干母端子及第一卡扣件,插座本体具有一基板,基板的侧边上分别垂直凸设有一侧壁,该等侧壁围成一配合槽,两相对侧壁的四个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容置槽;插头连接器包括一插头本体、收容于该插头本体内的若干个公端子及第二卡扣件,插头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插接槽及两上、下贯穿的插接孔,插接槽与同侧之插接孔相互连通并组合形成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扣件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的至少一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有一卡挡部,第二卡扣件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长条部,该长条部两端分别向一侧延伸形成一延伸部,长条部之两端并分别向该延伸部之同侧倾斜延伸而形成有一突起部;第一卡扣件的主体部设置于插座本体的容置槽内,且所述卡挡部伸入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槽内;第二卡扣件的长条部及延伸部分别设置于插头本体的插接槽及插接孔内,且其两突起部露出于插头本体的两侧,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第二卡扣件的突起部卡置于第一卡扣件的卡挡部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之主体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基部及由该基部之一端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卡挡部是由该弯折部的末端向外凸出形成,所述容置槽包括一设置于插座本体之侧壁底面处的水平槽及垂直于该水平槽的竖直槽,主体部之基部收容于该水平槽内,弯折部收容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佑黄仲信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