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高效除味卡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用天然矿物宝石晶体制作电冰箱除味卡的工艺。首先,采用价廉的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和远红外氧化锆粉料,按比例混合,再进行活化,最后定向沉积于无毒塑料卡片上制成。工艺简单易控制,晶体微粒易定向,制成的除味卡性能可靠,经久耐用,释放的电荷和远红外辐射及负离子,对有害异味气体和细菌微生物产生分解、电离和抑制作用,使用有效期长达三年以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一种用天然矿物宝石晶体制作电冰箱除味卡的工艺。电冰箱因存放鱼、肉和蔬菜类食物,且长期处于空气不流通状态,腐败变质食物释放的异味气体和衍生繁殖的细菌微生物,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市场上的电冰箱除味(臭)产品主要是以活性炭为基本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活性炭因高比表面积(每克达1000-3000平方米)的强吸附效应,可达到净化电冰箱中空气的功效,但没有从根本上分解去除如胺类、醛类和硫化氢等异味有害气体。由于活性炭除味机理是吸附效应,因此,活性炭就有吸附饱和或失活的缺点,必需定期更换已失效的活性炭,或必须对其进行特殊处理,若不按时更换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其对电冰箱将造成二次污染,危害将更加严重。为此人们又利用二氧化钛(TiO2)的光触媒原理采用传统工艺制成电冰箱除味剂,虽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低成本,使用周期长等优点,但是,TiO2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然而冰箱内光照条件是有限的,其光催化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去除冰箱异味的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又研究开发了以微米硅藻土、长石和纳米硅等混合材料高温挤出、压延制成的冰箱除味片(中国专利申请号97107125)和采用表面活性剂、醇类、果蔬香精等配制的溶液除味剂(中国专利申请号94102457)两个产品,前者也是靠吸附效应来除味,后者是靠香精中和异味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总之,上述采用具有吸附或光催化氧化等性能材料制成的电冰箱除味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没有清除或分解有害异味气体分子,前者只是暂时将原本散发于冰箱内空气中的异味气体,吸附于除味剂的微小孔隙中,减少冰箱空气中的异味含量,达到感观上临时性的除味效果;后者通过果蔬香精或其它感觉轻香的气味与有害异味混合后中和,让感观上难以区别出原有冰箱异味的存在,达到错觉认为已消除冰箱异味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有效分解有害异味气体分子,达到电冰箱除味效果的、使用方便、长效无毒的电冰箱除味卡的生产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研究天然宝石晶体,特别是电气石中天然黑色电气石时发现在温差变化很小的情况下,该电气石也能产生热释电和远红外辐射及释放负离子效应,该效应能分解消除由冰箱中鱼、肉或蔬菜等食物变质而产生的胺、醛类有害气体,如腐烂鱼的恶臭释放的甲胺,腐烂肉的恶臭释放的腐肉胺,禽蛋类产生的硫化物气体等如1.4-二氨基丁烷(H2N-CH2-CH2-CH2-CH2-NH2)、1.5-二氨基戊烷(H2N-CH2-CH2-CH2-CH2-CH2-NH2)、硫化氢(H2S)达到彻底消除冰箱异味,经反复试验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将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远红外氧化锆分别进行漂洗、烘干、粉碎;接着,将它们按如下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远红外氧化锆粉∶硅藻土=50-70%∶10-20%∶10-25%∶10-30%;再球磨到粉末粒径在160-180目左右;然后将上述混合料在400℃-450℃加热2-3小时,完成原材料活化处理工艺,接着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或环氧乙烷有机粘结剂混合均匀,制得除味剂粉料;最后在喷涂压力3-4个大气压下将上述除味剂粉料定向喷涂在无毒的聚乙烯卡片上,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电冰箱除味卡。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石原料在混合前先筛选,去除电气石中的杂质和围岩,并对其成分进行检测和处理控制铁元素重量百分比不宜超过12%,放射性指标必须小于国家规定安全指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材料采用了以廉价的天然黑色电气石为主的宝石晶体原料,并对其成分组元进行检测和控制,所以,经活化处理后定向沉积在卡片上制成的除味卡,能在冰箱内很小的温差变化引发下释放电荷和远红外辐射及负离子,对有害异味气体和细菌微生物产生分解、电离和抑制作用,因而没有吸附饱和的缺点,不需要进行去吸附清理工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使用有效期长达三年以上。2.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采用了传统的混合、球磨,加热活化,定向沉积,所以用本专利技术制成的除味卡性能可靠,经久耐用。3.由于本专利技术活化处理是在空气中进行,处理温度低,所以工艺简单易控制,能耗小,产品成本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选的价廉的天然黑色电气石产于新疆伊宁,主要化学成分为B2O3为8-12%,Al2O3为18-44%、FeO+Fe2O3为6-24%、MgO为1-6%、Na2O为0-6%、CaO为0-4%、H2O为1-4%、还有少量的F等,所用的沸石和远红外氧化锆微粒可从市场购得,主要成分分别为Na·3H2O和ZrO2粉料。首先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充分混合,接着将原材料加热活化处理、最后在平均电场强度为0.5-1.0kv/cm作用下定向沉积于无毒塑料卡片上制得。具体步骤如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是原材料加工和混合工艺将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远红外氧化锆买回后,先筛选,去除天然黑色电气石内的杂质和其它围岩,并对电气石的化学成份进行分析测试,其铁元素含量控制在12%重量比以内。然后,对上述材料分别进行漂洗、烘干、粉碎,接着按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合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远红外氧化锆粉∶硅藻土=60%∶15%∶10%∶15%,混合后经球磨8小时,粉末粒径控制在160-180目左右。然后是原材料活化处理工艺将上述混合料在箱式电阻炉中,缓慢升温到400℃-450℃,并保温2-3小时,随炉冷却到室温,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粉剂。最后是除味粉剂定向沉积工艺在上述除味粉剂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环氧乙烷胶粘剂,混合均匀,然后在平均电场强度为0.5-1.0kV/cm下进行喷涂操作,以便原材料晶体颗粒有序的分布和沉积于聚乙烯卡片表面,喷涂压力为3-4个大气压,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制作高效电冰箱除味卡的工艺。由于所用的聚乙烯材料是无毒无害、并具一定刚性和韧性,经久不变形,不发霉,不易腐烂,而且表面与有机粘结剂亲合性较好,所以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除味卡的机械性能优良。同时,经国家防疫部门检测,对甲醛的除臭性能为在环境温度9℃,湿度75%,气压104.4Kpa条件下,8小时后,电冰箱内的甲醛含量下降了39.8%;对三甲胺除臭性能为在介质温度4-5℃,湿度72%,气压103.8Kpa条件下,经8小时后,三甲胺含量下降了81.5%。由此可见,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制得的电冰箱除味卡在温差变化很小时,能显著去除冰箱异味。实施例2首先原材料加工采用上述价廉的天然黑色电气石,筛选,去除杂质和其它围岩,并对其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检测,留下合格部分;接着对电气石和硅藻土分别进行漂洗、烘干、粉碎,按其重量百分比为电气石∶硅藻土=70%∶30%,混合后经球磨8小时,粉末粒径控制在160-180目左右。然后进行原材料活化处理将上述混合料在箱式电阻炉中缓慢加热到385-400℃,保温1.5小时,随炉降温到室温,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粉剂;最后除味粉剂定向沉积在上述除味粉剂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胶粘剂,混合均匀,在3-4个大气压的喷涂压力下,将上述除味粉剂在平均电场强度0.5-1.0kV/cm下,定向喷涂沉积在聚乙烯薄板上,即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制作电冰箱高效除味卡工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远红外氧化锆分别进行漂洗、洪干、粉碎;接着,将它们按如下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天然黑色电气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冰箱高效除味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远红外氧化锆分别进行漂洗、洪干、粉碎;接着,将它们按如下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天然黑色电气石∶沸石∶远红外氧化锆粉∶硅藻土=50-70%∶10-20%∶10-25%∶10-30%;再球磨到粉末粒径在160-180目左右;然后将上述混合料加热400℃-450℃,恒温2-3小时,完成原材料活化处理工艺;接着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或环氧乙烷有机粘结剂,混合均匀,制得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粉剂;最后,在喷涂压力3-4个大气压下,将上述除味粉剂在平均电场强度0.5-1.0kV/cm下,定向喷涂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卡片上,即可制得电冰箱高效除味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如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