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级变速器以及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器以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具有变速机构的自行车。自行车的通常的变速机构是在直径不同的多个链轮之间挂换滚子链的构造。当自行车的用户操作把手部的变速杆时,在变速杆所指定的链轮上挂换滚子链。由此,后轮按照与链轮的直径对应的变速比进行旋转。但是,在这样的通常的变速机构中,只能按照与链轮的数量对应的级数来切换变速比。与此相对,在日本特开2016-70393号公报中记载了能够使变速比连续地变化的自行车用的变速器。该公报的变速器通过使配置在主轴线周围的行星滚轮的支承销倾斜而使第1滚动体和第2滚动体的转速之比发生变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03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日本特开2016-70393号公报的变速器中,行星滚轮的输入侧的滚动面为圆锥面。因此,输入侧的滚动面的角度也根据行星滚轮的倾斜角度而发生变化。由此,施加在输入侧的滚动面上的压力的方向及大小会大幅地变化。当施加在输入侧的滚动面上的压力过大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变速器,其具有:/n输入旋转体,其以主轴线为中心按照变速前的转速进行旋转;/n输出旋转体,其以所述主轴线为中心按照变速后的转速进行旋转;/n多个行星滚轮,它们配置在所述主轴线的周围,能够以自转轴为中心进行自转;/n引导部件,其限制所述自转轴的两端部的位置;以及/n圆环状的可动环,其能够以所述主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向移动,/n所述行星滚轮具有:/n球面状的第1倾斜面,其与所述输入旋转体接触;/n圆锥状的第2倾斜面,其与所述输出旋转体接触;以及/n环状凹部或环状凸部,其与所述可动环卡合,/n所述自转轴的两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轴线沿径向移位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引导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03681.一种无级变速器,其具有:
输入旋转体,其以主轴线为中心按照变速前的转速进行旋转;
输出旋转体,其以所述主轴线为中心按照变速后的转速进行旋转;
多个行星滚轮,它们配置在所述主轴线的周围,能够以自转轴为中心进行自转;
引导部件,其限制所述自转轴的两端部的位置;以及
圆环状的可动环,其能够以所述主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向移动,
所述行星滚轮具有:
球面状的第1倾斜面,其与所述输入旋转体接触;
圆锥状的第2倾斜面,其与所述输出旋转体接触;以及
环状凹部或环状凸部,其与所述可动环卡合,
所述自转轴的两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轴线沿径向移位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引导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中,
该无级变速器还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切换所述可动环的轴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中,
该无级变速器还具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对所述可动环施加轴向的作用力,
所述引导部件将所述自转轴的两端部保持在周向不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中,
所述可动环位于所述行星滚轮的径向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中,
所述可动环位于所述行星滚轮的径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中,
该无级变速器还具有沿着所述主轴线延伸的轴,
所述输入旋转体、所述输出旋转体以及所述可动环分别经由轴承而支承于所述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中,
所述引导部件具有:
第1引导板,其固定于所述轴,具有供所述行星滚轮的所述自转轴的一端嵌合的第1切口;以及
第2引导板,其固定于所述轴,具有供所述行星滚轮的所述自转轴的另一端嵌合的第2切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中,
所述环状凹部或所述环状凸部位于所述第1倾斜面与所述第2倾斜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村晖久夫,井上仁,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