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挠性外齿齿轮、波动减速器及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挠性外齿齿轮、波动减速器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具备挠性外齿齿轮和内齿齿轮的波动齿轮装置。这种波动齿轮装置主要用作减速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2
‑
283941号公报)。
[000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2
‑
283941号公报的应变波动齿轮装置具有:应变齿轮10,其具有外齿20;齿圈14,其具有内齿22;以及波形产生器12,其使应变齿轮10与齿圈14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应变齿轮10由具有0.015D~0.03D(D:应变齿轮的内径)的均一厚度的应变齿轮坯形成。此外,应变齿轮10具有:在开口端的周围形成有外齿20的圆筒部;以及由具有圆筒部的厚度的一半厚度的隔膜35构成的端部。
[0004]此外,应变齿轮10的开口端与波形产生器12接触而变形成椭圆形。由此,应变齿轮10的外齿20沿着椭圆形的长轴的各侧与齿圈14的内齿22卡合。这里,应变齿轮10的外齿20的数量与齿圈14的内齿22的数量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外齿齿轮,具有:筒状的躯干部,所述躯干部沿包括中心轴线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延伸;以及隔膜部,所述隔膜部从所述躯干部的轴向一端部沿包括径向的分量的方向延伸,所述躯干部具有:第一躯干部,所述第一躯干部配置于轴向一侧,且具有挠性;以及第二躯干部,所述第二躯干部比所述第一躯干部靠轴向另一侧地配置,所述第二躯干部具有多个外齿,多个所述外齿朝径向外侧突出且沿周向排列,其特征是,所述隔膜部的厚度的最大值为所述外齿的从径向外端至所述第二躯干部的径向内侧面的长度的两倍以下,所述第一躯干部的厚度的最小值为所述隔膜部的厚度的最大值的一半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特征是,所述隔膜部的厚度在所述隔膜部的径向内端至径向外端的范围内大致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特征是,所述隔膜部的厚度与所述外齿的从径向外端至所述第二躯干部的径向内侧面的长度大致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躯干部的厚度的最小值为所述隔膜部的厚度的最小值的一半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特征是,所述外齿的从径向外端至所述第二躯干部的径向内侧面的长度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一躯干部的厚度的最小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躯干部的厚度的最小值的两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特征是,所述外齿的从径向外端至径向内端的长度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一躯干部的厚度的最小值。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外齿齿轮,其特征是,在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根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