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正时护罩、发动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73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19
一种发动机正时护罩,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的内侧,所述正时护罩设有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轮毂的轴孔,且围绕所述轴孔形成朝外的环形阶梯结构,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具有匹配所述减震皮带轮外形以使所述正时护罩与减震皮带轮具有安全间隙的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发动机及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正时护罩、发动机及车辆,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增强该结构附近区域的模态,达到提升NVH性能的同时增加的材料重量少于加强筋,且由于壁薄且厚度均匀,产生浇筑缺陷的风险较低,也不需要额外的隔音材料。

An engine timing guard, engin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正时护罩、发动机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正时护罩、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科技与汽车消费水平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汽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及轻量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时护罩安装在发动机的前端面,通过与发动机缸体、缸盖的连接将机油密封在发动机内部,并阻挡发动机内部传递出来的噪声。同时它本身薄壁、大平面的结构也会受发动机震动激励形成辐射噪声源。同时汽车轻量化和密封的要求导致正时护罩一般选择薄壁金属件,薄壁金属件本身结构导致它的震动相应和声辐射较难控制,与NVH性能要求相悖,故研究正时护罩结构同时满足轻量化与NVH性能要求是最近几年来研究热点。目前现有的正时护罩大部分以增加加强筋结构的方案满足上述要求,即在模态较差的区域用竖筋来抑制震动。通常会依据拓扑优化或者设计经验得到的密度云图,布置正时护罩的加强筋。或者通过增加橡胶等隔音材料减弱噪声传递。上述两种方案,由于正时护罩外侧有皮带轮、水管油管等零部件(机舱空间受限),内侧有正时皮带和带轮(正时皮带系统空间限制),导致很难增加高度较高的加强筋,只能加厚加强筋来达到提高模态的目的。这会造成正时护罩重量以及成本的上升。同时较厚的加强筋容易产生浇筑缺陷,产生正时护罩漏油和力学性能降低的风险。增加隔音材料的方式增加了材料成本,并且有增重和隔音材料老化脱离的风险。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模态、降低噪声的发动机正时护罩、发动机及车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正时护罩,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的内侧,所述正时护罩设有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轮毂的轴孔,且围绕所述轴孔形成朝外的环形阶梯结构,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具有匹配所述减震皮带轮外形以使所述正时护罩与减震皮带轮具有安全间隙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皮带轮包括轮辐与轮缘,所述轮缘宽度大于所述轮辐,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包括与所述轮辐相对的第一阶梯部以及与所述轮缘相对的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位于所述第二阶梯部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阶梯结构与所述轴孔之间设有用以收容油封以与所述油封、减震皮带轮共同形成密封结构的密封腔。进一步地,所述轴孔周缘朝外设有环形壁,所述环形壁形成所述密封腔,所述环形壁内缘朝四周延伸且进一步朝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末端再朝内延伸形成第二阶梯部。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形成替代加强筋的模态提升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厚度为基本壁厚且厚度均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曲轴、正时护罩以及减震皮带轮,所述减震皮带轮安装于所述曲轴上,所述正时护罩为如上所述的正时护罩,通过所述轴孔与所述减震皮带轮轮毂配合,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曲轴在所述正时护罩的内侧还安装有正时带轮,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内侧形成所述正时带轮的让位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正时护罩、发动机及车辆,通过围绕所述轴孔形成朝外的环形阶梯结构,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具有匹配所述减震皮带轮外形以使所述正时护罩与减震皮带轮具有安全间隙的形状,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增强该结构附近区域的模态,达到提升NVH性能的同时增加的材料重量少于加强筋。且由于壁薄且厚度均匀,产生浇筑缺陷的风险较低,也不需要额外的隔音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动机正时护罩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发动机正时护罩的后视图。图4为图1所示发动机正时护罩与相关元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实施例正时护罩从外往内看的视图,图3为正时护罩从内往外看的视图(以发动机本体为基准,靠近发动机本体者为内,远离发动机本体者为外)。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正时护罩3用以安装于减震皮带轮4的内侧。减震皮带轮4包括轮辐41、轮缘42与轮毂43,轮缘42宽度大于轮辐41。正时护罩3设有轴孔31,用以安装于减震皮带轮轮毂43。轴孔31周缘朝外设有环形壁32,环形壁32内缘朝四周延伸且进一步朝外延伸形成环形阶梯结构33。本实施例中,环形壁32形成密封腔,用以收容油封5以与油封5、减震皮带轮4共同形成密封结构,密封发动机使其内部机油不外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来形成密封腔安装油封,或者甚至不设置密封腔,还采用其它结构来密封发动机。环形阶梯结构33具有匹配减震皮带轮4外形以使正时护罩3与减震皮带轮4具有安全间隙的形状,且其厚度为基本壁厚(3mm)且厚度均匀。环形阶梯结构33包括由环形壁32内缘进一步朝外延伸形成的第一阶梯部331,第一阶梯部331末端再朝内延伸形成第二阶梯部332,第一阶梯部331位于第二阶梯部332外侧。第一阶梯部331用以与轮辐41相对,第二阶梯部332用以与轮缘42相对。环形阶梯结构33通过这种仿形结构,模仿正时护罩外侧边界零部件(减震皮带轮)的外形,距离减震皮带轮一定安全间隙,且以基本壁厚形成环形阶梯结构,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增强该结构附近区域的模态,达到提升NVH性能的同时增加的材料重量少于加强筋。本实施例中,环形阶梯结构形成替代加强筋的模态提升结构,通过环形阶梯结构替代加强筋,能提高模态,有利于减少油封跟随正时护罩振动产生的油封漏油风险。通过仿真模拟发现,在没有增加加强筋时模态为1750Hz,加强筋方案1(设一根加强筋)模态为1760Hz,加强筋方案2(设三根加强筋)模态为1759Hz,可知加强筋在增加重量的同时,却都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仿真模态结果。而利用本实施例结构计算出的正时护罩模态为1899Hz,相对于应用该结构之前大幅提升了149Hz,并且没有增加重量。因此,本实施例结构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受限空间,比加强筋结构覆盖更多的模态较差区域,且壁厚最薄,耗费的材料较少,重量较轻,成本相应降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实施例,发动机包括曲轴2、正时护罩3以及减震皮带轮4。减震皮带轮4安装于曲轴2上,正时护罩3为如上所述的正时护罩3,通过轴孔31与减震皮带轮轮毂43配合,安装于减震皮带轮4的内侧。并且,曲轴2在正时护罩3的内侧还安装有正时带轮1,环形阶梯结构33内侧形成正时带轮1的让位空间,从而给正时带轮1留有较大的安装与运转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的实施例,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正时护罩,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时护罩设有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轮毂的轴孔,且围绕所述轴孔形成朝外的环形阶梯结构,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具有匹配所述减震皮带轮外形以使所述正时护罩与减震皮带轮具有安全间隙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正时护罩,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时护罩设有用以安装于所述减震皮带轮轮毂的轴孔,且围绕所述轴孔形成朝外的环形阶梯结构,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具有匹配所述减震皮带轮外形以使所述正时护罩与减震皮带轮具有安全间隙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时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皮带轮包括轮辐与轮缘,所述轮缘宽度大于所述轮辐,所述环形阶梯结构包括与所述轮辐相对的第一阶梯部以及与所述轮缘相对的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位于所述第二阶梯部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时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阶梯结构与所述轴孔之间设有用以收容油封以与所述油封、减震皮带轮共同形成密封结构的密封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时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周缘朝外设有环形壁,所述环形壁形成所述密封腔,所述环形壁内缘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运杰彭家庆吴树理白国栋白奎王天臻侯丽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