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1917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具有两组正时轮系,分别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所述第一轮系包括:曲轴正时轮、第一轮体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曲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一轮体外,所述曲轴正时轮与发动机曲轴固定;所述第二轮系包括:轮轴正时轮、第二轮体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轮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二轮体外,所述轮轴正时轮与发动机凸轮轴固定;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同轴设置。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正时系统,可以解决因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的高度过高,导致的布置困难,同时,利用两级皮带驱动,可以有效减小皮带的抖动而产生的噪声,同样还可以减小皮带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光学发动机的研究过程中,为将光学反光镜安装在活塞中间,致使光学发动机活塞加长,最终导致光学发动机整体加高。具体的为曲轴驱动轴与凸轮轴从动轴的距离加长,不利于正时系统的布置。目前光学发动机的正时布置,主要参考传统发动机的正时系统的布置,主要利用一根皮带或一条链条将光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连接起来。采用一条链条连接曲轴和凸轮轴时,需要在光学发动机缸体或缸盖上增加相应原润滑油路对链条进行润滑,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缸体或缸盖的设计复杂性,且链条传动本身易产生较大的噪。采用一根皮带连接曲轴和凸轮轴时,由于光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中间的距离较传统发动机的距离要长出很多,用一根皮带驱动会导致皮两轮之间的跨距较大,从而在传动过程中,皮带易产生较大的抖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该正时系统布局方便快捷,运行平稳噪音低,正时效果好。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具有两组正时轮系,分别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所述第一轮系包括:曲轴正时轮、第一轮体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曲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一轮体外,所述曲轴正时轮与发动机曲轴固定;所述第二轮系包括:轮轴正时轮、第二轮体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轮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二轮体外,所述轮轴正时轮与发动机凸轮轴固定;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同轴设置,这里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同轴可以理解为,二者同轴固定,一个转动会带动另一个转动,即两个轮体至少转动的角速度一致,或者说二者同步转动。。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轮系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抵顶所述第一皮带;所述第二轮系还包括第二张紧轮,抵顶所述第二皮带。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一轮体的半径比为1:2;所述轮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二轮体的半径比为1:1。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所述曲轴正时轮的半径为27.5mm;所述第一轮体的半径为55mm;所述轮轴正时轮的半径为45mm;所述第二轮体的半径为45mm。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以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一轮体的高度差为第一高度差;以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轮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二高度差的25%-35%。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以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高度差为第三高度差;以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一轮体的高度差为第四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二高度差的45%-55%。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以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张紧轮的高度差为第五高度差;以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轮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第六高度差;所述第五高度差为所述第六高度差的25%-35%。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所述曲轴正时轮和所述轮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600-700mm;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曲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150-200mm;所述第二轮体与所述轮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400-500mm。如上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曲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80-100mm;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第一轮体的高度差为110-150mm。另一方名,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具有两组正时齿轮系,分别第一齿轮系和第二齿轮系;所述第一齿轮系包括:曲轴正时齿轮、第一齿轮体和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套设于所述曲轴正时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体外,所述曲轴正时齿轮与发动机曲轴固定;所述第二齿轮系包括:轮轴正时齿轮、第二齿轮体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套设于所述轮轴正时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体外,所述轮轴正时齿轮与发动机凸轮轴固定;所述第一齿轮体和所述第二齿轮体同轴设置。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正时系统,可以解决因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的高度过高,导致的布置困难,同时,利用两级皮带(链条)驱动,可以有效减小皮带(链条)的抖动而产生的噪声,同样还可以减小皮带(链条)脱落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中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部分的侧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2-可视窗;4-缸体;5-轮轴正时轮;6-第二皮带;7-第二张紧轮;8-第一轮体;9-第二轮体;10-第一皮带;11-第一张紧轮;12-曲轴正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本申请公开一种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1,以下简称系统1,参见图1,该系统1具有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下面分别说明每个轮系。第一轮系,包括曲轴正时轮12、第一轮体8和第一皮带10,第一皮带10套设于曲轴正时轮12和第一轮体8外,曲轴正时轮12与发动机曲轴固定。可以理解,曲轮正时轮与发动机曲轴固定,即在发动机曲轴的带动下转动,因此,曲轮正时轮为第一轮系的动力提供轮(或者说和曲轴同轴)。继续参见图1,因为与发动机的曲轴固定,因此曲轴正时轮12设置的高度,发动机的缸体4所处的高度内,或者说曲轴正时轮12向发动机的缸体4做正投影,其投影处于缸体4上。第二轮系包括:轮轴正时轮5、第二轮体9和第二皮带6,第二皮带6套设于轮轴正时轮5和第二轮体9外,轮轴正时轮5与发动机凸轮轴固定,或者也可以说与凸轮同轴设置,。上述系统中,如图2所示,第一轮体8和第二轮体9同轴设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轮系还包括第一张紧轮11,抵顶所述第一皮带10;第二轮系还包括第二张紧轮7,抵顶所述第二皮带6。每个轮系中的张紧轮分别用于张紧所在轮系内的皮带,防止皮带打滑脱轮,并且可以控制皮带的走向,避免皮带间互相影响,同时还可以避免皮带挡住光学发动机的可视窗2。下面说明各轮的尺寸比例关系。曲轴正时轮12与第一轮体8的半径比为1:2;轮轴正时轮与第二轮体9的半径比为1: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曲轴正时轮12的半径为27.5mm;第一轮体8的半径为55mm;轮轴正时轮5的半径为45mm;第二轮体9的半径为45mm。下面说明部分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曲轴正时轮12与第一轮体8的高度差为第一高度差;以曲轴正时轮12与轮轴正时的轮高度差为第二高度差;第一高度差为第二高度差的25%-35%。以曲轴正时轮12与第一张紧轮的高度差为第三高度差;以曲轴正时轮12与第一轮体8的高度差为第四高度差;第一高度差为第二高度差的45%-55%。以第一轮体8与第二张紧轮的高度差为第五高度差;以第一轮体8与轮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第六高度差;第五高度差为第六高度差的25%-35%。具体地,曲轴正时轮12和轮轴正时轮5的高度差为600-700mm;第一轮体8与曲轴正时轮12的高度差为150-200mm;第二轮体9与轮轴正时轮5的高度差为400-500mm。第一张紧轮与曲轴正时轮12的高度差为80-100mm;第二张紧轮与第一轮体8的高度差为110-150m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曲轴正时轮12和轮轴正时轮5的高度差为646mm;第一轮体8与曲轴正时轮12的高度差为190mm;第二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两组正时轮系,分别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所述第一轮系包括:曲轴正时轮、第一轮体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曲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一轮体外,所述曲轴正时轮与发动机曲轴固定;所述第二轮系包括:轮轴正时轮、第二轮体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轮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二轮体外,所述轮轴正时轮与发动机凸轮轴固定;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两组正时轮系,分别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所述第一轮系包括:曲轴正时轮、第一轮体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曲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一轮体外,所述曲轴正时轮与发动机曲轴固定;所述第二轮系包括:轮轴正时轮、第二轮体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轮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二轮体外,所述轮轴正时轮与发动机凸轮轴固定;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系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抵顶所述第一皮带;所述第二轮系还包括第二张紧轮,抵顶所述第二皮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一轮体的半径比为1:2;所述轮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二轮体的半径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正时轮的半径为27.5mm;所述第一轮体的半径为55mm;所述轮轴正时轮的半径为45mm;所述第二轮体的半径为4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一轮体的高度差为第一高度差;以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轮轴正时轮的高度差为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二高度差的25%-3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曲轴正时轮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高度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张应兵章家续欧阳彩云陈尚尚陈玮田国庆李欢马亚坛陈思颖李瑞欣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