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292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包括载车板和两根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立柱内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内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升降导轨上连接有升降座,所述载车板设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载车板包括壳体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壳体、支撑板、缓冲腔和缓冲结构,使得立体停车库在举升汽车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举升时产生的机械震动传递到汽车上,防止汽车一同发生抖动,也能够防止汽车在没有熄火时会将震动传递到立体停车库上,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属于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由于停车位有限,汽车储存库立体化是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采用双层停车位将是最佳选择,各式各样的立体停车设备也快速发展,其中,机械立体停车位因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开号为CN204418748U的一种立体车库,包括立柱和载车板,载车板由铰接的载车板前段和载车板后段连接而成,载车板上表面设置粗斜纹,载车板前段外端部设置弧形凹槽,载车板后段端部设置倾斜面;载车板两侧安装到升降座上;立柱相对设置2个,分别位于载车板两侧,立柱内侧设置升降导轨,升降导轨内设置传动装置,升降座安装到升降导轨上;升降座通过传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输出端,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上述提出了一种能够对汽车进行较好地抬升的立体车库,但是日常使用立体车库时,在车辆抬升的过程中,人们很明显地能够感受到载车板在带动汽车发生抖动,从而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地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包括载车板和两根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立柱内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内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升降导轨上连接有升降座,所述载车板设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载车板包括壳体和支撑板,所述壳体为顶面设有开口的框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与位于壳体开口处的支撑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配套一遥控器,所述立柱上端和底端各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线路耦接有控制开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载车板的一端设有用于汽车上下坡的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固定连接在外筒的内部,所述内筒内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阻尼油,所述外筒的两端开口处均密封连接有外盖,所述储油腔的两端均设置位于储油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贯穿外盖的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外筒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与凹槽滑移连接的推板,所述内筒靠近推板的侧壁均开设有出油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推板上设有用于与凹槽内壁接触的密封胶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筒、两个外盖和两个活塞杆之间形成密封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位于外筒内的轴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有用于辅助汽车轮胎定位的弧形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支撑板、缓冲腔和缓冲结构,使得立体停车库在举升汽车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举升时产生的机械震动传递到汽车上,防止汽车一同发生抖动,也能够防止汽车在没有熄火时会将震动传递到立体停车库上,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中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立柱;2、载车板;3、支撑板;4、弧形凹槽;5、升降座;6、斜面;7、驱动装置;8、缓冲腔;9、壳体;10、缓冲结构;11、传动装置;12、升降导轨;13、外筒;14、内筒;15、活塞杆;16、第二弹簧;17、推板;18、密封胶圈;19、外盖;20、轴承;21、出油孔;22、储油腔;23、活塞;24、第一弹簧;2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包括载车板2和两根立柱1,两个立柱1相互对称设置,立柱1内设有升降导轨12,升降导轨12内设有传动装置11,升降导轨12上连接有升降座5,载车板2设在升降座5上,升降座5通过传动装置11连接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为液压驱动,驱动装置7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配套一遥控器,立柱1上端和底端各设置传感器,传感器通过线路耦接有控制开关,载车板2包括壳体9和支撑板3,壳体9为顶面设有开口的框体,壳体9内开设有缓冲腔8,缓冲腔8内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10,缓冲结构10与位于壳体9开口处的支撑板3固定连接。当人们需要停车时,将车开上载车板2,并且将汽车开到载车板2的支撑板3上,而后人们下车走到安全位置,用遥控器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装置7,传动装置11带动升降座5和载车板2上升,立柱1上端传感器感应到载车板2后,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停止驱动装置7驱动,升降座5和载车板2停止,在升降过程中,由于汽车被停放在支撑板3上,而支撑板3通过缓冲结构10与外壳连接,在升降时,能够防止由升降产生的机械震动传递到汽车上,也能够防止未熄火的汽车会将震动传递到立体停车库上,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性。载车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汽车上下坡的斜面6。通过设置斜面6,使得汽车需要开上载车板2的时候,能够通过斜面6径直开上载车板2上,方便了人们对汽车进行停放。缓冲结构10包括外筒13和内筒14,内筒14固定连接在外筒13的内部,内筒14内设有储油腔22,储油腔22内设有阻尼油,外筒13的两端开口处均密封连接有外盖19,储油腔22的两端均设置位于储油腔22内的活塞23,活塞23连接有贯穿外盖19的活塞杆15,两个活塞2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4,外筒13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凹槽25,凹槽25内通过第二弹簧16连接有与凹槽25滑移连接的推板17,推板17上设有用于与凹槽25内壁接触的密封胶圈18,内筒14靠近推板17的侧壁均开设有出油孔21,外筒13、两个外盖19和两个活塞杆15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当缓冲结构10受到来自支撑板3或者壳体9的震动时,活塞杆15推动活塞23在储油腔22内发生滑移,并且活塞23对第一弹簧24进行压缩,使得第一弹簧24发生弹性形变并且积蓄弹性势能,由于活塞23对储油腔22进行挤压,使得储油腔22内的阻尼油从出油孔21中挤出,阻尼油离开储油腔22后挤压推板17,阻尼油推动推板17,推板17推动第二弹簧16发生弹性形变并且积蓄弹性势能,直到活塞23达到的位置能够完全抵消震动产生的外力时,第一弹簧24释放弹性势能并将活塞23推回到原位,使得储油腔22的内部容积大小恢复原状,第二弹簧16释放弹性势能并将推板17推回到原位,推板17推动阻尼油通过出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包括载车板(2)和两根立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立柱(1)内设有升降导轨(12),所述升降导轨(12)内设有传动装置(11),所述升降导轨(12)上连接有升降座(5),所述载车板(2)设在升降座(5)上,所述升降座(5)通过传动装置(11)连接有驱动装置(7),所述载车板(2)包括壳体(9)和支撑板(3),所述壳体(9)为顶面设有开口的框体,所述壳体(9)内开设有缓冲腔(8),所述缓冲腔(8)内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10),所述缓冲结构(10)与位于壳体(9)开口处的支撑板(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包括载车板(2)和两根立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立柱(1)内设有升降导轨(12),所述升降导轨(12)内设有传动装置(11),所述升降导轨(12)上连接有升降座(5),所述载车板(2)设在升降座(5)上,所述升降座(5)通过传动装置(11)连接有驱动装置(7),所述载车板(2)包括壳体(9)和支撑板(3),所述壳体(9)为顶面设有开口的框体,所述壳体(9)内开设有缓冲腔(8),所述缓冲腔(8)内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10),所述缓冲结构(10)与位于壳体(9)开口处的支撑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为液压驱动,所述驱动装置(7)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配套一遥控器,所述立柱(1)上端和底端各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线路耦接有控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汽车上下坡的斜面(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防抖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10)包括外筒(13)和内筒(14),所述内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治忠章泽芳章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泊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