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减速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
技术介绍
减速器是用于把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高转速低扭矩的动力变成低转速大扭矩输出的传动设备。减速器一般由减速器外壳和设置在减速器外壳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组成,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其齿面容易摩擦磨损,摩擦磨损会导致齿轮间的配合间隙增大,进而会导致齿轮啮合时噪声增大和齿轮所受冲击力增加,加速齿轮损坏。目前现有的行星减速器为一组齿轮减速机构,齿轮组不具有自身的消隙机构,需额外附加消隙机构。目前现有的行星减速器为一组齿轮减速机构,且消隙基本通过设计、组装、以及零部件加工来做到尽可能的减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额外附加的消隙机构的行星减速器,则增加了减速器自身的成本,且效果有限。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外壳(2)、主齿轮(5)、传动齿轮(6)、第一副齿轮(7)、第一光轴(8)、第二副齿轮(9)、第二光轴(10)、第三副齿轮(11)和第三光轴(12),所述电机(1)固定在外壳(2)内,传动齿轮(6)固定在电机(1)输出轴上,第一副齿轮(7)与第一光轴(8)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二副齿轮(9)啮合,第二副齿轮(9)与第二光轴(10)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三副齿轮(11)啮合,第三副齿轮(11)与第三光轴(12)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主齿轮(5)啮合,主齿轮(5)与轴承(4)配合安装,轴承(4)固定在外壳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齿轮组消隙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外壳(2)、主齿轮(5)、传动齿轮(6)、第一副齿轮(7)、第一光轴(8)、第二副齿轮(9)、第二光轴(10)、第三副齿轮(11)和第三光轴(12),所述电机(1)固定在外壳(2)内,传动齿轮(6)固定在电机(1)输出轴上,第一副齿轮(7)与第一光轴(8)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二副齿轮(9)啮合,第二副齿轮(9)与第二光轴(10)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第三副齿轮(11)啮合,第三副齿轮(11)与第三光轴(12)配合固定在外壳(2)内并与主齿轮(5)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清,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创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