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50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包括壳体,壳体外周套设传动齿,壳体外周设有外花键,传动齿中心孔壁设有内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形成花键联接结构,以用于限制传动齿相对壳体周向转动;壳体外周还设有凸缘,凸缘设置在外花键一侧并与传动齿侧面抵接;外花键靠近凸缘一侧低于外花键背离凸缘一侧,且外花键背离凸缘一侧的侧面与凸缘的距离L1大于传动齿的轮毂宽度L2,外花键与凸缘共同作用以用于限制传动齿相对壳体轴向窜动。本申请,通过设置花键联接,以及外花键与凸缘的配合使用,取代了现有的螺栓连接方式,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成本以及总成重量,通过花键连接后再磨齿,提高齿轮实际啮合精度。

Case & gear gp-different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差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
技术介绍
差速器能够使汽车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是机动车必不可少的部件。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具体是通过传动轴上设置主动齿轮,在差速器壳体上设置从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以传递扭矩。目前,差速器壳体与从动齿轮的装配方式,主要是用螺栓连接和/或铆钉铆接,存在以下问题:1、差速器壳体和齿轮需要钻孔、攻丝,工序较多,且需在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法兰盘,增大了壳体质量;2、螺栓传递扭矩能力有限;3、若装配过程控制不到位,在车辆复杂的运行工况下,螺栓易松动;4、差速器壳体和齿轮单独加工为成品再装配,由于零件误差以及装配误差,齿轮实际啮合作用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周套设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壳体同轴设置,所述壳体外周设有外花键,所述传动齿中心孔壁设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形成花键联接结构,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相对壳体周向转动;所述壳体外周还设有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外花键一侧并与所述传动齿侧面抵接;所述外花键靠近所述凸缘一侧低于所述外花键背离所述凸缘一侧,且所述外花键背离所述凸缘一侧的侧面与所述凸缘的距离L1大于所述传动齿的轮毂宽度L2,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凸缘共同作用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相对壳体轴向窜动。可选地,所述外花键背离所述壳体旋转中心线一侧设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壳体旋转中心线形成第一夹角。可选地,所述第一夹角小于等于1度。可选地,所述外花键包括倾斜段和平直段,所述倾斜段位于所述外花键背离所述凸缘一侧,所述平直段位于所述外花键靠近所述凸缘一侧,所述平直段平行于所述壳体旋转中心线,所述倾斜段与所述壳体旋转中心线形成第二夹角,所述倾斜段与所述传动齿中心孔背离所述凸缘一侧边缘抵接。可选地,所述传动齿中心孔背离所述凸缘一侧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倾斜段抵接。可选地,所述倒角与所述传动齿中心线夹角为10-30度。可选地,所述凸缘与所述外花键之间还设有退刀槽,所述退刀槽与所述外花键的长度之和为所述距离L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周套设传动齿,所述壳体外周设有外花键,所述传动齿中心孔壁设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形成花键联接结构,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相对壳体周向转动;所述壳体外周还设有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外花键一侧并与所述传动齿侧面抵接;所述外花键靠近所述凸缘一侧低于所述外花键背离所述凸缘一侧,且所述外花键背离所述凸缘一侧的侧面与所述凸缘的距离L1大于所述传动齿的轮毂宽度L2,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凸缘共同作用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相对壳体轴向窜动。本申请,通过设置花键联接,以及外花键与凸缘的配合使用,取代了现有的螺栓连接方式,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成本以及总成重量,花键连接后再进行磨齿,能够有效提高齿轮的最终啮合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压铆前差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传动齿;11-凸缘、12-外花键、13-退刀槽、21-内花键;121-倾斜段、122-平直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请参阅图1-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周套设传动齿2,所述传动齿2与壳体1同轴设置。所述壳体1外周设有外花键12,所述传动齿2中心孔壁设有内花键21,所述外花键12与所述内花键21形成花键联接结构,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2相对壳体1周向转动,具体地,所述外花键12与内花键2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壳体1外周还设有凸缘11,所述凸缘11设置在所述外花键12一侧并与所述传动齿2侧面抵接,具体地,所述凸缘11既可以是绕壳体1一周设置的圆环,也可以是间断的凸台,既满足了轴向限位功能,还减轻了壳体1的质量。所述外花键12靠近所述凸缘11一侧低于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且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的侧面与所述凸缘11的距离L1大于所述传动齿2的轮毂宽度L2,所述外花键12与所述凸缘11共同作用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2相对壳体1轴向窜动。优选地,传动齿2在与壳体1装配前,只需加工传动齿2中心孔部分,在壳体1和齿轮连接一起后再磨齿,并采用热后磨齿的方式,最终齿轮设计使用精度大大提高,提高了NVH性能。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1-2,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壳体1旋转中心线一侧设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壳体1旋转中心线形成第一夹角a(具体参阅附图2),即在外花键12上形成倒锥。具体地,所述第一夹角a小于等于1度。装配时,将传动齿2从外花键12背离凸缘11一侧慢慢敲入即可。为防止齿轮因受轴向力的情况有脱落风险,在花键过盈设计的基础上,在轴向上把花键设计成一定的锥度,并且采用花键过盈设计,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轴向限位,提高安全性。另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3-5,所述外花键12包括倾斜段121和平直段122,所述倾斜段121位于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所述平直段122位于所述外花键12靠近所述凸缘11一侧,所述平直段122平行于所述壳体1旋转中心线,所述倾斜段121与所述壳体1旋转中心线形成第二夹角,所述倾斜段121与所述传动齿2中心孔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边缘抵接。优选地,所述传动齿2中心孔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倾斜段121抵接。优选地,所述倒角与所述传动齿2中心线夹角b(具体参阅附图4)为10-30度。装配前,请参阅图5,所述倾斜段121与平直段122平行;装配完成后,请参阅图4,即采用压铆的方式将倾斜段121与所述倒角抵接。由于传动齿2因受轴向力的情况有脱落风险,差速器壳体和齿轮采用花键过盈和差速器壳体压铆两种方式在轴向进行限位,以防止脱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缘11与所述外花键12之间还设有退刀槽13,所述退刀槽13与所述外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包括壳体(1),所述器壳体(1)外周套设传动齿(2),所述传动齿(2)与壳体(1)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周设有外花键(12),所述传动齿(2)中心孔壁设有内花键(21),所述外花键(12)与所述内花键(21)形成花键联接结构,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2)相对壳体(1)周向转动;所述壳体(1)外周还设有凸缘(11),所述凸缘(11)设置在所述外花键(12)一侧并与所述传动齿(2)侧面抵接;所述外花键(12)靠近所述凸缘(11)一侧低于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且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的侧面与所述凸缘(11)的距离L1大于所述传动齿(2)的轮毂宽度L2,所述外花键(12)与所述凸缘(11)共同作用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2)相对壳体(1)轴向窜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包括壳体(1),所述器壳体(1)外周套设传动齿(2),所述传动齿(2)与壳体(1)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周设有外花键(12),所述传动齿(2)中心孔壁设有内花键(21),所述外花键(12)与所述内花键(21)形成花键联接结构,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2)相对壳体(1)周向转动;所述壳体(1)外周还设有凸缘(11),所述凸缘(11)设置在所述外花键(12)一侧并与所述传动齿(2)侧面抵接;所述外花键(12)靠近所述凸缘(11)一侧低于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且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凸缘(11)一侧的侧面与所述凸缘(11)的距离L1大于所述传动齿(2)的轮毂宽度L2,所述外花键(12)与所述凸缘(11)共同作用以用于限制所述传动齿(2)相对壳体(1)轴向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花键(12)背离所述壳体(1)旋转中心线一侧设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壳体(1)旋转中心线形成第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和齿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箭范钰琢孟永财彭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神箭汽车传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