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挂机构、带有该机构的机器人手臂及玩具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玩具机器人
,具体是涉及悬挂机构、带有该机构的机器人手臂及玩具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0259246.9,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变形机器人及其变形方法和组合舵机自动复位方法公开了一种变形机器人及其变形方法和组合舵机自动复位方法,其中,所述变形机器人包括机身主体(1)、站立组件(3)和支撑组件(4),站立组件(3)设置在机身主体(1)下部,支撑组件(4)设置在机身主体(1)上部两侧,站立组件(3)和支撑组件(4)分别与机身主体(1)之间转动连接,还包括工作执行组件,所述工作执行组件设置在机身主体(1)背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工作执行组件实现工程车的变形,通过支撑组件使得变形时所述支撑组件能够对所述机身主体进行支撑,大幅减小所述站立组件在进行站立时的驱动力,保证变形时的受力平衡,实现快速变形,同时本专利技术还能够实现变形机器人的组合舵机自动复位。该变形机器人具有人形态和车形态两种状态自 ...
【技术保护点】
1.悬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可活动地铰接有至少一个第一转动连杆,所述第一转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固定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悬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可活动地铰接有至少一个第一转动连杆,所述第一转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固定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铰接处的铰接转轴上可活动地套装有第一扭转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一端扭臂与第二连接支架的壁面活动接触,另一端扭臂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杆活动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铰接处的铰接转轴上可活动地套装有第二扭转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一端扭臂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壁面活动接触,另一端扭臂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杆活动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转动连杆,所述第二转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固定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森,王陈林,刘培华,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乐森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