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23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把以规定的光度分布式样向前方照射光束的灯具组容纳在灯体内部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以适合于车辆行驶情况的光度分布式样及照射角度进行光束照射。其结构为,它备有根据车辆行驶情况使灯具组20向左右方向旋转后使其光度分布式样向左右移动的灯具组旋转控制机构70,以及根据车辆行驶情况使灯具组20的遮光罩32移动后改变其光度分布式样的光度分布可变控制机构42。由该灯具组控制机构70与光度分布可变控制机构42对光束照射控制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可用适合于车辆行驶情况的光度分布式样及照射角度进行光束照射,提高对车辆前方路面的辨认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涉及以规定的光度分布式样向前方照射光束且灯具组容纳在灯体内部的车辆用前照灯。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车辆用前照灯,将灯具组容纳在灯体内部的产品是公知的。以特公平6-36321号公报中的雾灯为例,公开了一种根据车轮转向角使灯具组的可动反射镜向左右方向旋转将光度分布式样向左右方向移动的结构。如果把这种灯具组用作上述车辆用前照灯的话,车辆曲折行驶时,可提高对车辆前方路面的辨认功能。但是,这种仅仅通过将作为灯具组结构主要部件的可动反射镜向左右方向的旋转,很难向车辆曲折行进方向以足够的光量照射光束。并且,当车辆在曲率半径小的弯曲道路上行驶以及在交叉点处转弯时,必须将上述可动反射镜向左右方向进行大角度的旋转,当将上述可动反射镜以大角度向左右方向旋转时,由于光度分布式样会发生很大的变形,光度分布式样照射光束很难适应车辆的行驶情况。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在以规定的光度分布式样向前方照射光束的灯具组容纳在车体内部的车辆用前照灯中,能够以适应车辆行驶情况的光度分布式样及照射角度进行光束照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是在结构上使灯具组的整体向左右方向旋转后使其光度分布式样向左右方向位移,同时,使该灯具组结构的主要部件移动后使其光度分布式样本身发生变化。即,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将按规定的光度分布式样向前方进行光束照射的灯具组容纳在灯体内部,其特征为,它配备有按照车辆行驶情况使上述灯具组的结构部件移动、使上述光度分布式样变化的光度分布可变控制机构,以及根据车辆行驶情况将上述灯具组向左右方向旋转的旋转控制结构。上述“灯具组”的具体结构没有特定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具有以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形成的反光镜的所谓抛物线型灯具组,或者采用备有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基本上同轴配置的光源,把从上述光源发出的光向前方靠近光轴进行反射的反光镜,设置在该反光镜前方的聚光透镜、以及设置在该聚光透镜及上述反光镜之间、把从该反光镜反射的光的一部分遮挡的遮光罩的所谓投射式灯具组等。另外,对于上述“灯具组”的光源,其结构也没有特定的限制,即可以是放电灯的放电发光部分,也可以是卤钨灯等白炽灯的灯丝等。上述所谓“车辆行驶情况”是指有关车辆行驶的各种状态的量和外部信息,例如,车速,车辆转向角,车辆的姿态,与前面行驶的车辆的车间距,天气,导向信息等。上述灯具组的“结构部件”,只要能够通过移动该结构部件就可以改变灯具组的光度分布式样,并不限于特定的结构部件,例如,可采用遮光板,光源灯,反光镜等。如上面所示的结构,本申请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根据车辆行驶情况,由于其结构为借助光度分布可变控制机构将容纳在灯体内的灯具组的结构部件移动后使光度分布式样变化同时,借助灯具组旋转控制机构将上述灯具组向左右方向旋转,使该光度分布式样向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利用这些光度分布可变控制机构及灯具组旋转控制机构使光束照射控制进行适当组合,就能以适合于车辆行驶情况的光度分布式样及照射角度进行光束照射。同时,借此提高对车辆前方路面的辨认能力。在上述结构中,作为灯具组,如果采用投射式灯具组的话,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其结构为在使该灯具组的结构部件移动的同时,使该灯具组本身向左右方向旋转,所以必须在灯体内部确保用于这一目的的空间。因此,如果采用可将灯具组本身能够紧凑地构成的投射式灯具组的话,可以缩小上述空间。而且,在投射式灯具组中,作为使其光度分布式样变化用的移动对象可选择结构部件的种类较多(例如也可选择集光透镜),所以可比较容易地作为适合于车辆用前照灯的灯具结构的光度分布可变控制机构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遮光罩作为构成移动对象的结构部件的话,可很容易通过它的移动使光度分布式样发生微妙的变化,借此,可根据车辆的行驶情况获得适当的光度分布式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申请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主体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表示上述前照灯灯具组与支承臂在一起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表示上述灯具组与支承臂在一起的平视剖面图;图5是表示上述灯具组与支承臂在一起的正视图;图6是图3主要部分的详细示图;图7是表示在车辆直线行驶时从上述前照灯主体向前方照射的光度分布式样示图;图8是表示在车辆向左弯曲行驶时从上述前照灯主体向前方照射的光度分布式样示图;图9是表示在车辆向右弯曲行驶时从上述前照灯主体向前方照射的光度分布式样示图;图10是表示在近处不存在前面行驶车辆时从上述前照灯主体向前方照射的光度分布式样示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申请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一种形式的总体结构图。如图所示,该车辆用前照灯100配备有前照灯主体10,遮光罩驱动电路102,灯具组驱动回流104,以及控制装置106。从光束切换开关、车轮转向角传感器110、车速传感器112及车间距离传感器114输出的检测信号输入到上述控制装置106上。上述光束切换开关108是用于选择性地对弱光束光度分布式样与强光束光度分布式样进行切换用的开关。上述车间距离传感器114用毫波激光雷达等构成。同时,在这种车轮用前照灯中,根据从上述控制装置106发出的控制信号适应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光束照射控制。在对这种光束照射控制的内容进行说明之前,首先说明前照灯主体10的结构。图2是表示上述前照灯主体10的侧视图。如图所示,该前照灯主体10,将灯具组20容纳在由没有遮挡的透明的灯罩12与灯体14形成的灯室内。该灯具组20由围绕该灯具组20的支承臂54支承着,并通过前照灯校光机构50可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中倾斜支承在灯体14上。该前照灯校光机构50在校光螺钉52上通过校光螺母56连接到支承臂54上,校光螺钉52可旋转地安装在灯体14的多个部位处。同时,借助该校光机构50可以对灯具组20的光轴Ax进行初始调整(为了使光轴Ax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所进行的调整)。图3、4及5分别是表示上述灯具组20与支承臂54在一起的侧视剖面图、平视剖面图及正视图,图6是图3主要部分的详细示图。如这些附图所示,上述灯具组20为投射式灯具组,它配备有放电灯22、反射镜24、保持架26、集光透镜28、灯圈30、遮光罩32以及遮光罩驱动机构34。上述放电灯22是金属卤化物灯,其放电发光部22a(光源)与光轴Ax同轴配置安装在反射镜24上。上述反射镜24具有以光轴Ax为中心轴的大致为椭圆球面状的反射面24a。该反射面24a,以椭圆形形成带有光轴Ax的截面形状,且其离心率以从铅直截面向水平面逐渐变大的方式设置。但是,形成这些各截面的椭圆的后方侧的顶点设定在同一位置上。上述光源22a配置在形成该反射面24a的铅直截面的椭圆的第一焦点F1上。借此,反射面24a将从光源22a发出的光向前方靠近光轴Ax反射,这时,将光线基本上聚集在包含光轴Ax的铅直截面内上述椭圆的第二焦点F2上。上述保持架26,形成从反射镜24的前端开口部向前方延伸的筒状,在其后端部固定支承在反射镜24上的同时,在其前端部中通过灯圈30固定支承着聚光透镜28。在该保持架26的下端部上,形成向下部隆起的下部隆起部26a。上述聚光透镜28由前表面为凸面、后侧表面为平面的平凸透镜构成,其后侧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用前照灯,把用规定光度分布式样向前方照射光束的灯具组容纳在灯体内部,其特征为,它备有 根据车辆行驶情况移动上述灯具组的结构部件后使上述光度分布式样变化的光度分布可变控制机构,以及 根据车辆行驶情况使上述灯具组向左右方向旋转的灯具组旋转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草谷雅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