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预换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84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预换档机构,包括电机、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换档拨叉和换档槽,换档拨叉上设置换档驱动杆,所述换档驱动杆插入换档槽,还包括滑板和与电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滑板上设置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滑板与箱体之间以轴向可往复移动横向固定的方式配合,换档槽设置在滑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机构复杂,占据空间尺寸大等缺点,采用电机带动滑板驱动换档拨叉实现DCT的预先换档控制,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尺寸小、节省安装空间,节约制造成本、控制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档执行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预换档机构
技术介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通过两个离合器的切换实现自动换档控制, 与传统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具有传动效率高、换档速度快、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 济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汽车自动变速器新的发展方向。DCT采用变速器预先换 档方式,它是由双离合器和常啮合定轴式变速器组成,变速器各档位齿轮副按 奇、偶数档位划分,变速器有两根输入轴, 一根空心轴和空心轴内的一根实心 轴,分别与两个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的从动片相连接,两个离合器交替传递 动力以实现档位切换。当一个档位工作时,可预选下一个档位,换档时只是离 合器的切换,使换档在动力传递不中断的情况下完成。DCT以结构简单的平行 轴式结构达到了结构复杂的旋转轴式自动变速器的效果,结构更加紧凑,成本 更低。变速器的预先换档通过换档执行机构完成,公知的电动换档执行机构通 常有选档和换档两部分组成,并由两个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分别驱动拨叉完成选 换档动作,使得换档执行机构的结构较大,其控制变得复杂,且增加了成本。 现有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换档机构如(公开号CN101061336A)《用于双离合 器变速箱的具有控制鼓的促动器装置》,公开了一种采用两个圆柱凸轮轨道驱动 换档接合套进行换档的促动器装置,该装置虽然取消了选档机构,但由于圆柱 凸轮需要有足够大的直径设置换档槽,因此直径较大,会给执行机构在变速器 有限的空间中的布置带来困难,同时该装置将换档机构分成了两组,需要两个电机分别驱动,增加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尺寸小,安装简单方便,节约制造成本,能够灵活实现换档的dct预先换档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预换档机构,改变 预换档由转鼓完成的结构,减小预换档执行机构的结构尺寸,克服现有技术的 机构复杂,占据空间尺寸大等缺点,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尺寸小、成本低、控 制可靠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预换档机构,包括电机、箱体、设置在箱体内 的换档拨叉和换档槽,所述换档拨叉上设置换档驱动杆,所述换档驱动杆插入 换档槽,还包括滑板和与电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丝杆相 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滑板与箱体之间以轴向可往复移动横向固定的方式配合; 所述换档槽设置在滑板上。进一步,所述电机和滑板分别为一个,换档槽包括iin档换档槽、niv档换档槽和vr档换档槽,所述换档拨叉包括i iii档拨叉、iiiv档拨叉和vr档拨叉,换档驱动杆包括设置在nn档拨叉上的i m档驱动杆、设置在niv档拨叉上的ii iv档驱动杆和设置在vr档拨叉上的vr档驱动杆;所述i iii档驱动杆插入iin档换档槽,iiiv档驱动杆插入niv档换档槽,vr档驱动杆插入vr档换所述im档换档槽、niv档换档槽和vr档换档槽的设置保证i档、n档、 ni档、iv档和v档在前一档脱开前后一档进行啮合。进一步,所述iin档换档槽为由互相连通的空档行程a、换档行程a、 in 档位行程和i档位行程构成的折线槽;所述滑板带动im档换档槽沿丝杆轴向 移动,使im档驱动杆沿iin档换档槽相对移动,i in档驱动杆位于i档位行 程时i档啮合,位于m档位行程时ni档啮合,位于空档行程a时i档和ni档脱开;所述IIIV档换档槽为由互相连通的IV档位行程、换档行程B、 II档位行程和 空档行程B构成的折线槽;所述滑板带动II IV档换档槽沿丝杆轴向移动,使IIIV 档驱动杆沿II IV档换档槽相对移动,II IV档驱动杆位于II档位行程时II档啮合,位于iv档位行程时iv档啮合,位于空档行程b时n档和iv档脱开;所述VR档换档槽为由互相连通的V档位行程、换档行程C、空档行程C 和R档位行程构成的折线槽;所述滑板带动VR档换档槽沿丝杆轴向移动,使 VR档驱动杆沿VR档换档槽相对移动,VR档驱动杆位于V档位行程时V档啮 合,位于R档位行程时R档啮合,位于空档行程C时V档和R档脱开;进一步,所述空档行程A包括空档行程A,和空档行程A2,换档行程A包 括换档行程A。换档行程A2和换档行程A3,所述IIII档换档槽由左到右依次 为空档行程Ai、换档行程A,、 III档位行程、换档行程A2、 I档位行程、换档行 程A3和空档行程A2;所述I档位行程、in档位行程和空档行程A2与丝杆平行; 所述换档行程Ap换档行程A2、换档行程A3分别与所连通的III档位行程、I 档位行程和空档行程A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换档行程B包括换档行程B,和换档行程B2,所述II IV档换档槽由左到 右依次为IV档位行程、换档行程Bp II档位行程、换档行程B2和空档行程B; 所述IV档位行程、II档位行程和空档行程B与丝杆平行;所述换档行程B,和换 档行程B2与所连通的IV档位行程、II档位行程和空档行程B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换档行程C包括换档行程d和换档行程C2,所述VR档换档槽由左到 右依次为V档位行程、换档行程Q、空档行程C、换档行程C2和R档位行程; 所述空档行程C与丝杆平行;所述换档行程d和换档行程C2与所连通的空档 行程C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所述I档位行程的轴向中心线和III档位行程的轴向中心线相对于空档行程八2的轴向中心线对称;所述iv档位行程的轴向中心线和n档位行程的轴向中心线相对于空档行程B,的轴向中心线对称;所述V档位行程的轴向中心线和R档位行程的轴向中心线相对于空档行程C的轴向中心线对称;所述I档位行程的轴向长度、换档行程A,沿轴向投影的长度、换档行程 A3沿轴向投影的长度和换档行程B2沿轴向投影的长度相等;II档位行程的轴向长度、换档行程A2沿轴向投影的长度、m档位行程的轴向长度、换档行程B,沿轴向投影的长度相等;初始状态时,ini档驱动杆位于空档行程A2的左端;niv档驱动杆位于空档行程B上;VR档驱动杆位于空档行程C的右端;进一步,所述空档行程Ai、 V档位行程和R档位行程的轴向长度为零;所 述IV档行程的轴向长度、空档行程A2的轴向长度、换档行程d沿轴向投影的长 度和换档行程CV沿轴向投影的长度与I档位行程的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空档行 程B的轴向长度与II档位行程的轴向长度相等,空档行程A2的轴向长度与I档 位行程的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空档行程B的轴向长度是空档行程A2的轴向长度 的两倍;初始状态时,IIIV档驱动杆位于空档行程B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设置与滑板相配合的沿丝杆轴向的滑槽,所述滑板通 过滑槽与箱体以轴向可往复移动横向固定的方式配合;进一步,还包括im档拨叉轴、niv档拨叉轴和VR档拨叉轴,所述im档 拨叉轴向固定设置在im档拨叉轴上,niv档拨叉轴向固定设置在niv档拨叉轴上,VR档拨叉轴向固定设置在VR档拨叉轴上;进一步,所述滑板上的i m档换档槽、niv档换档槽和VR档换档槽在与丝杆垂直的方向上并列分布;IIII档拨叉轴、IIIV档拨叉轴和VR档拨叉轴与丝杆垂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预换档机构,采用滑板上设置换档槽的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机构复杂,占据空间尺寸大等缺点,采用一个电机带动滑板驱动换档拨叉实现DCT的预先换档控制,能够实现预换档 控制的同时,具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预换档机构,包括电机(1)、箱体(2)、设置在箱体(2)内的换档拨叉和换档槽,所述换档拨叉上设置换档驱动杆,所述换档驱动杆插入换档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板(4)和与电机(1)轴固定连接的丝杆(3),所述滑板(4)上设置有与丝杆(3)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滑板(4)与箱体(2)之间以轴向可往复移动横向固定的方式配合;所述换档槽设置在滑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军张毅秦大同叶明孙冬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