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衬片及离合器衬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093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合器衬片,其特征在于,具有:由粉末材料构成的粉末体;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通过使加强材料在至少不同的两个方向上交叉而形成,在上述加强部件的至少一侧设置上述粉末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离合器从动盘中使用的离合器衬片有公知的树脂模盘型离合器衬片,把由粉末树脂、粉末橡胶、摩擦调节剂等构成的粉末混合材料填充到成型模具内而形成。但是,离合器从动盘是在快速转动的环境下使用,所以要求具有能够承受离心力的爆发强度,而单纯地向成型模具内填充粉末混合材料而形成的树脂模盘型离合器衬片,具有爆发强度不足的问题。近年,为了解决该问题,如特公昭60-27705号公报所示,使用玻璃长纤维提高了爆发强度的离合器衬片成为主流。这种离合器衬片是通过在全周面上缠绕表面已浸渍树脂、橡胶等的玻璃长纤维,然后实施加压成型、热处理、研磨等工序而形成的。通过形成这种离合器衬片,可以提高把玻璃长纤维用作加强部件时的离合器从动盘的爆发强度。但是,用上述方法形成离合器衬片时,在爆发强度得到提高的反面,需要进行把玻璃长纤维缠绕在离合器衬片上的工序,具有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制造工序就能提高爆发强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形成的离合器衬片,具有由粉末材料构成的粉末体;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通过使加强材料在至少不同的两个方向上交叉而形成,在上述加强部件的至少一侧设置上述粉末体。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法制造了离合器衬片,具有把粉末材料投入模具的工序;和在上述粉末材料上面放置至少一个加强部件的工序,其中,该加强部件通过使加强材料在至少不同的两个方向上交叉而形成,在上述加强部件的一侧设置由上述粉末材料构成的粉末体。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把粉末材料投入模具的工序;和在上述粉末材料上面放置至少一个加强部件的工序,其中,该加强部件通过使加强材料在至少不同的两个方向上交叉而形成,并且被实施了树脂涂敷,上述加强部件以加热状态被放置在上述粉末体的上面,在上述加强部件的一侧设置由上述粉末材料构成的粉末体。附图说明图1是离合器衬片的斜视图。图2是薄板材料和加强部件的平面图。图3是离合器衬片的制造工序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1~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是离合器衬片的斜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A-A线剖面图。离合器衬片1由形成环状的平板而形成,其径向截面形成图1(b)所示的长方形。离合器衬片1由第1粉末体2、第2粉末体3和夹在两粉末体2、3之间的加强部件4形成,在其上形成有贯通轴线方向的多个铆钉孔1a。第1粉末体2及第2粉末体3是通过把配合了粉末树脂、粉末橡胶及摩擦调节剂的用作粉末材料的粉末混合材料13、14(参照图3)进行压缩而形成的。根据第1粉末体2及第2粉末体3的不同作用,形成第1粉末体2及第2粉末体3的粉末混合材料13、14的粉末树脂、粉末橡胶及摩擦调节剂等配合比例不同。具体而言,形成第1粉末体2的粉末混合材料13被配合成有利于伴随摩擦的使用状态。形成第2粉末体3的粉末混合材料14单纯地选择可以廉价制造的材料进行配合而成。加强部件4形成和上述离合器衬片大致相同的环状。加强部件4通过用未图示薄板材料6(参照图2)的冲压装置冲压而成。图2是薄板材料的平面图。薄板材料6是通过把用作加强材料的玻璃纤维束7相互垂直地编织成网纹状而形成的。玻璃纤维束7是通过把多根玻璃纤维捆束成截面约为圆形而形成的。玻璃纤维束7的直径(粗细)通过捆束几根玻璃纤维来形成玻璃纤维束7而决定,该玻璃纤维束7的直径根据离合器衬片1所要求的爆发强度而决定。即,如果离合器衬片1所要求的爆发强度大,相应地就使用编织了直径大的玻璃纤维束7的薄板材料6。在通过编织玻璃纤维束7而形成的薄板材料6的两面进行树脂涂敷。因此,通过冲压这样形成的薄板材料6而形成的加强部件4的里面也被进行了树脂涂敷。这样形成的离合器衬片1,通过向铆钉孔1a直插铆钉被连接在未图示的离合器从动盘上。此时,离合器衬片1的连接状态是,使第1粉末体2形成飞轮盘或压力盘侧,使第2粉末体3形成离合器从动盘侧。第1粉末体2连接离合器从动盘并形成飞轮盘或压力盘侧,所以在连接离合器时,与飞轮盘或压力盘之间形成摩擦状态。另一方面,第2粉末体3连接离合器从动盘侧并和离合器从动盘一体转动,所以与飞轮盘或压力盘等其他部件之间不会形成摩擦状态。下面,参照图3(a)~图3(c)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衬片的制造方法。图3(a)~图3(c)是离合器衬片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在制造离合器衬片1时,使用模具11及冲压部件12。模具11具有环状凹槽11a。冲压部件12由与凹槽11a的形状对应的环状凸部12a形成。凸部12a的径向宽度是在凸部12a的两侧壁大约接触凹槽11a的两侧壁的状态下可以向轴线方向滑动的尺寸。如图3(a)所示,在制造离合器衬片1时,首先,向凹槽11a投入规定量的用于形成第1粉末体12的粉末混合材料13。此时,粉末混合材料13的投入状态是在凹槽11a内跨越全周并形成均一高度。然后,在粉末混合材料13上放置已冲压成环状的加强部件4。此时,加强部件4被预先加热到40度以上。通过加热加强板4,形成使涂敷在表面上的树脂容易反应的状态,所以涂敷在加强部件4表面上的树脂和粉末混合材料13形成容易结合的状态。之后,如图3(b)所示,冲压部件12在粉末混合材料13上放置着加强部件4的状态下,向轴线方向冲压粉末混合材料13和加强部件4,进行第1粉末体2和加强部件4的预备成型。进行该预备成型时,施加压力和热,通过该预备成型使第1粉末体2和加强部件4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体。另外,由于加强部件4形成网纹状,所以形成粉末混合材料13进入玻璃纤维束7的间隙的状态。接着,如图3(c)所示,向凹槽11a内的加强部件4上投入用于形成第2粉末体3的粉末混合材料14。在投入形成第2粉末体3的粉末混合材料14后,和形成第1粉末体2时相同,也可以先进行第2粉末体3的预备成型。即,在投入粉末混合材料14后,通过冲压部件12向第2粉末体3施加压力及热,以便在凹槽11a内形成均一高度。另外,和粉末混合材料13相同,粉末混合材料14也进入形成加强部件4的玻璃纤维束7的间隙,所以形成在玻璃纤维束7的间隙中混有粉末混合材料13和粉末混合材料14的状态。进行第1粉末体2、加强部件4及第2粉末体3的预备成型,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各自的形状后,最后通过冲压部件12进行离合器衬片1的正式成型。进行离合器衬片1的正式成型时,和预备成型时比,施加被设定成较大的规定压力和热。离合器衬片1的成型工序结束后,进行热处理工序。在热处理工序,给该离合器衬片1加热使在约180度~210度的范围内阶段性地发生温度变化,通过该处理使构成离合器衬片1的粉末混合材料13、14及加强部件4相互结合,使离合器衬片1固化。经过了热处理工序的离合器衬片1,第1粉末体在研磨工序进行第1粉末体2及第2粉末体3的研磨。通过研磨第1粉末体2及第2粉末体3使离合器衬片1形成规定厚度。最后,在经过了研磨工序的离合器衬片1上形成用于安装未图示的离合器从动盘的铆钉孔1a,即获得了完成品。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1)向模具11的凹槽11a内投入粉末混合材料13、加强部件4及粉末混合材料14,仅利用冲压部件12进行冲压就形成离合器衬片1。利用简单的制造方法,即,把通过编织形成的薄板材料6冲压成环状,使玻璃纤维束7相互垂直并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卓松川照夫中村龙生黑田芳宏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