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离合器的形成用冲头和离合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719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防止了离合器的制动降低的离合器、离合器的形成用冲头和离合器的制造方法的技术。离合器具有:圆环形状的金属制支承部,其具有底部、与底部正交的内周壁、以及以与底部正交并且与内周壁同轴的方式配置于内周壁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外周壁;圆环形状的摩擦板,其在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卡合并且被支承于底部;以及敛缝构造,其通过第一敛缝部和第二敛缝部将摩擦板固定于金属制支承部,该第一敛缝部在沿着内周壁的周向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并将摩擦板保持于底部,该第二敛缝部在沿着外周壁的周向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并将摩擦板保持于底部,其中,多个第二敛缝部分别形成于在金属制支承部的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多个第一敛缝部重叠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减少了固定于具有圆环形状的金属制支承部的摩擦板的歪斜的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圆环形状的金属制支承部固定圆环形状的摩擦板而形成的离合器,有下述专利文献I所示的离合器。上述专利文献I的摩擦板是用于接触吸附的旋转鼓来使其减速的构件,摩擦板被插入金属制支承部的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并被支承于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部。摩擦板通过内周壁的敛缝部和外周壁的敛缝部而固定于金属制支承部,该内周壁的敛缝部以从金属制支承部的内周壁与摩擦板接触的方式形成多个,该外周壁的敛缝部以从外周壁与摩擦板接触的方式形成多个。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792051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金属制支承部的外周壁上设置了 3个部位的多个敛缝部形成为分别与设置于内周壁的3个部位敛缝部成对。外周壁的敛缝部分别形成于与内周壁的敛缝部的半径方向外侧重叠的位置。圆环形状的摩擦板在形成了一对敛缝部的部位,与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紧贴。但是,摩擦板由于越离开一对敛缝部的形成位置越从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浮起,所以容易以在周向上波状起伏的形状固定在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部。变形大的摩擦板在由于与旋转鼓接触的接触面积变小而使离合器的制动性能降低的方面存在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将摩擦板保持为平坦面而防止了离合器的制动降低的离合器、使用于离合器的形成的冲头和离合器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技术方案I的离合器具有:圆环形状的金属制支承部,其具有圆环形状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正交的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壁、以及以与所述底部正交并且与所述内周壁同轴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内周壁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壁;圆环形状的摩擦板,其卡合在所述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并且被支承于所述底部;以及敛缝构造,其通过第一敛缝部和第二敛缝部将所述摩擦板固定于金属制支承部,所述第一敛缝部在沿着所述内周壁的周向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并将所述摩擦板保持于所述底部,所述第二敛缝部在沿着所述外周壁的周向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并将所述摩擦板保持于所述底部,其中,多个所述第二敛缝部分别形成于在金属制支承部的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多个第一敛缝部重叠的位置。(作用)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敛缝部偏移地形成为,在金属制支承部的半径方向上分别不与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敛缝部的形成位置重叠,因此,若由于第一敛缝部将摩擦板上面的内周缘部按压到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而导致摩擦板的外周缘部要从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浮起,则从第一敛缝部的形成位置在周向上偏移地设置的第二敛缝部消除摩擦板的外周的浮起。另外,若由于第二敛缝部将摩擦板上面的外周缘部按压到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而导致摩擦板的内周缘部要从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浮起,则从第二敛缝部的形成位置在周向上偏移地设置的第一敛缝部消除摩擦板的内周的浮起。在周向上偏移地配置的第一敛缝部和第二敛缝部交替地消除摩擦板的内周或外周的任何一方的浮起,由此减小摩擦板的周向的变形,因此,摩擦板进一步保持平坦并固定于金属板。技术方案2是技术方案I记载的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一敛缝部具备:第一倾斜面,其从所述内周壁的半径方向内侧朝向所述摩擦板的上方上升;第一上端面保持部,其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保持所述摩擦板的上端面;以及第一侧面保持部,其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保持所述摩擦板的内周壁,所述第二敛缝部具备:第二倾斜面,其从所述内周壁的半径方向外侧朝向所述摩擦板的上方上升;第二上端面保持部,其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保持所述摩擦板的上端面;以及第二侧面保持部,其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保持所述摩擦板的外周壁。(作用)设置于倾斜面的下方的第一及第二上端面保持部和第一及第二侧面保持部在摩擦板的内周面附近和外周面附近,分别保持摩擦板的上面和侧面(内周壁和外周壁)的双方,因此,向金属制支承部保持摩擦板的保持力被强化。另外,技术方案3是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离合器的形成用冲头,其中,具有主体部和多个爪部,所述爪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正交方向突出,并在与多个所述第一敛缝部或多个所述第二敛缝部中的任何一方对应的位置大致等间隔地排列成圆形,以所述爪部的周向长度从爪部的基端部到前端部逐渐变细的方式形成了所述爪部。以往的形成于冲头的爪部具有从冲头的主体部向正交方向突出的长方体形状,因此,在敛缝加工时通过爪部而形成于金属制支承部的内周壁或外周壁的前端的敛缝孔形成为具备相对于内周壁和外周壁的前端面正交的内面的长方形形状。通过使安装了摩擦板的圆环形状的离合器在与切削车刀接触的同时旋转,对金属制支承部的外周壁和内周壁的前端面进行切削加工。被切削的金属在所述长方形形状的敛缝孔的开口部的内侧产生沿着所述内周壁和外周壁的面方向的毛刺。(作用)另一方面,技术方案3的冲头形成为爪部的周向长度尖细,因此,通过爪部而形成于金属制支承部的内周壁或外周壁的敛缝孔形成为近似于具备以尖细的方式倾斜的内面的梯形的形状。在由切削车刀对金属制支承部的外周壁和内周壁的前端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外周壁和内周壁的形成了敛缝孔的部位为,对尖细的梯形的倾斜面进行切肖IJ。若切削所述倾斜面,则与以往的对形成了长方形形状的敛缝孔的部位进行切削的情况相比,被切削的金属的加工余量减少,因此,形成于敛缝孔的内侧的毛刺小到不明显,或者在所述切削加工时被完全去掉而没有产生。技术方案4是技术方案3记载的离合器的形成用冲头,其中,所述爪部具有垂直面和倾斜面,所述垂直面从所述主体部向正交方向延伸,所述倾斜面与摩擦板的周向端部相向,且相对于所述垂直面倾斜并与所述垂直面的前端部连续。(作用)敛缝加工时的金属制支承部的内周壁或外周壁的前端由于被冲头的爪部按压而变形。变形了的内周壁或外周壁的金属的一部分由倾斜面引导以便沿着倾斜面向摩擦板的顶面方向变形,并全部推出到摩擦板的顶面。技术方案5是离合器的制造方法,使具有圆环形状的摩擦板支承于如下的圆环状的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部,所述金属制支承部具有:圆环形状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正交的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壁;以及在所述内周壁的半径方向外侧与所述底部正交并且与所述内周壁成为同心圆的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壁,通过在沿着所述内周壁的外周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并与所述摩擦板的上面接触的第一敛缝部,在沿着所述外周壁的内周向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并与摩擦板的上面接触的第二敛缝部,从而将所述摩擦板固定于金属制支承部,其中,使多个所述第二敛缝部分别形成于在金属制支承部的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多个第一敛缝部重叠的位置。(作用)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敛缝部偏移地形成为,在金属制支承部的半径方向上分别不与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敛缝部的形成位置重叠,因此,若由于第一敛缝部将摩擦板上面的内周缘部按压到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而导致摩擦板的外周缘部要从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浮起,则从第一敛缝部的形成位置在周向上偏移地设置的第二敛缝部消除摩擦板的外周的浮起。另外,若由于第二敛缝部将摩擦板上面的外周缘部按压到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而导致摩擦板的内周缘部要从金属制支承部的底面浮起,则从第二敛缝部的形成位置在周向上偏移地设置的第一敛缝部消除摩擦板的内周的浮起。在周向上偏移地配置的第一敛缝部和第二敛缝部交替地消除摩擦板的内周或外周的任何一方的浮起,由此减小摩擦板的周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具有:圆环形状的金属制支承部,其具有圆环形状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正交的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壁、以及以与所述底部正交并且与所述内周壁同轴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内周壁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壁;圆环形状的摩擦板,其卡合在所述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并且被支承于所述底部;以及敛缝构造,其通过第一敛缝部和第二敛缝部将所述摩擦板固定于金属制支承部,所述第一敛缝部在沿着所述内周壁的周向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并将所述摩擦板保持于所述底部,所述第二敛缝部在沿着所述外周壁的周向大致等分的位置设置多个,并将所述摩擦板保持于所述底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敛缝部分别形成于在金属制支承部的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多个第一敛缝部重叠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百武真鸭下键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锻汽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