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41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涉及活塞技术领域,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活塞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活塞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裙杆,所述裙杆的另一侧连接有转轴。设置了双气缸,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避免动力损失,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能提高发动机的马力,能降低生产成本,设置了油滤网,可以防止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和出气管跑出,进而提高了燃油使用率,能节约燃油使用成本,设置了单向阀,能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进而降低了燃油消耗。

A New Type of Piston for Railwa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
本技术涉及活塞
,具体是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
技术介绍
活塞是车辆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活塞顶部是组成燃烧室的主要部分,其形状与所选用的燃烧室形式有关,汽油机多采用平顶活塞,其优点是吸热面积小,柴油机活塞顶部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凹坑,其具体形状、位置和大小都必须与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要求相适应。但是,现有的活塞没有设置双气缸,不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造成动力损失,不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的马力,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设置油滤网,不可以防止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和出气管跑出,进而降低了燃油使用率,不能节约燃油使用成本,没有设置单向阀,不能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进而提高了燃油消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没有设置双气缸,不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造成动力损失,不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不能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包括活塞(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的左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气缸(2),所述活塞(1)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气缸(3),所述活塞(1)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活塞(1)和连接杆(8)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销(801),所述连接杆(8)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一侧连接有裙杆(9),所述固定杆(4)和裙杆(9)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销(901),所述裙杆(9)的另一侧连接有转轴(9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包括活塞(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的左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气缸(2),所述活塞(1)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气缸(3),所述活塞(1)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活塞(1)和连接杆(8)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销(801),所述连接杆(8)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一侧连接有裙杆(9),所述固定杆(4)和裙杆(9)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销(901),所述裙杆(9)的另一侧连接有转轴(9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2)的左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进气管(201),所述第一进气管(2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喷油管(202),所述第一喷油管(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气管(203),所述第一喷油管(202)和第一出气管(203)均贯穿第一气缸(2)的左侧端面,所述固定杆(4)的表面下方开设有连接槽(4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3)的右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进气管(301),所述第二进气管(30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喷油管(302),所述第二喷油管(3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气管(303),所述第二喷油管(302)和第二出气管(303)均贯穿第二气缸(3)的右侧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包括中间杆(101)、左塞杆(102)和右塞杆(103),所述中间杆(101)安装在固定杆(4)的上方,所述中间杆(101)的左侧设置有左塞杆(102),所述中间杆(101)的右侧设置有右塞杆(103),所述左塞杆(102)的外侧靠近左塞杆(102)的左侧端面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油封槽(104),所述第一油封槽(10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封槽(105),所述第二油封槽(10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气封槽(106),所述右塞杆(103)与左塞杆(102)的结构相同,所述左塞杆(102)与第一气缸(2)相嵌,所述右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燕刘强徐继坛石少龙范永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精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