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4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及包括其的汽车,汽车方向盘结构包括:中心毂、设于中心毂外周的轮圈、连接中心毂和轮圈的左轮辐和右轮辐,左轮辐和右轮辐分别设置于中心毂相对的左、右两侧,左轮辐与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凸块、右轮辐与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一凸块设置于左轮辐的上侧,且第二凸块设置于右轮辐的上侧,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内均开设有可供手指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单手操作时,通过各手指之间的配合转动即可完成方向盘的转向,无需转动手腕、进行换手操作,提高了单手操作方向盘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且同样能够满足日常的双手握持操作。

A Steering Wheel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steering wheel structure and an automobile including the steering wheel structure. The steering wheel structure comprises a central hub, a wheel ring arranged around the central hub, a left spoke and a right spoke connecting the central hub and the wheel ring. The left spoke and the right spok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pposite to the central hub, and a first cam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lace between the left spoke and the wheel ring. A second bump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block, the right spoke and the ring. The first bump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left spoke, and the second bump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right spoke. The first bump and the second bump are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for fingers to pass through.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when the steering wheel is operated with one hand, the steering wheel can be turne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and rotation between fingers, and the stability and comfort of the steering wheel can be improved without turning the wrist and changing hands, and the steering wheel can also meet the daily double-hand grip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驾驶汽车时,当周围环境复杂汽车低速转弯时,驾驶员需要转头或侧转身体观察车身周围情况,此时驾驶员身体重心可能发生偏移,在双手握紧方向盘情况下可能因为驾驶员身体重心的移动而引起方向盘的移动,并同时转动方向盘驾驶车辆,从而导致操作的不安全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单手操作的方向盘结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在单手操作时无需反转手腕、无需换手,可降低由身体重心偏移引起的方向盘旋转,提高驾驶安全性及舒适性,且同时能够适用于双手握紧方向盘的操纵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其包括:中心毂、设于所述中心毂外周的轮圈、连接所述中心毂和所述轮圈的左轮辐和右轮辐,所述左轮辐和所述右轮辐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毂相对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轮辐与所述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右轮辐与所述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左轮辐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右轮辐的上侧,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内均开设有可供手指穿过的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设置为弧形曲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从靠近所述轮圈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内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轮圈一端的内表面设置为与拇指轮廓相匹配的弧形曲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外侧壁均设置为弧形曲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块的外侧壁与所述轮圈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轮圈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凸块的外侧壁与所述左轮辐之间、所述第二凸块的外侧壁与所述右轮辐之间、所述左轮辐与所述轮圈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右轮辐与所述轮圈的内侧壁之间均为平滑过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轮圈的前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前端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汽车方向盘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中心毂和所述轮圈的下轮辐,所述下轮辐垂直于所述左轮辐及所述右轮辐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轮辐设置于所述左轮辐和所述右轮辐的下侧。同样的目的,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方向盘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及包括其的汽车,汽车方向盘结构通过在轮圈与左、右轮辐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中开设有用于穿设手指的通孔,当单手操作时可将食指或者食指协同中指从上往下穿过第一凸块或者第二凸块中的通孔,拇指贴合左轮辐或右轮辐的外壁,其余手指贴合在轮圈上,通过各手指配合转动即可进行单手操纵方向盘轴向旋转,无需反转手腕、无需换手,操纵汽车方向盘时可降低由于身体重心偏移引起的方向盘旋转,提高驾驶安全性;同时,此种结构同样适用于双手握紧方向盘的操纵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中,10、中心毂;20、轮圈;30、左轮辐;40、右轮辐;50、第一凸块;60、第二凸块;70、通孔;80、下轮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其包括:中心毂10、设于所述中心毂10外周的轮圈20、连接所述中心毂10和所述轮圈20的左轮辐30和右轮辐40,所述左轮辐30和所述右轮辐40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毂10相对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轮辐30与所述轮圈2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凸块50、所述右轮辐30与所述轮圈2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块60,所述第一凸块50设置于所述左轮辐30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凸块60也设置于所述右轮辐的上侧,以使所述第一凸块50和第二凸块60相对同向设置,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内均开设有可供手指穿过的通孔70。当将汽车方向盘结构装配与汽车上时,所述左轮辐30和所述右轮辐40分别位于所述中心毂10的左侧和右侧,第一凸块50和第二凸块60均位于所述左轮辐30和所述右轮辐40的上侧,左侧的第一凸块50适合左手单手驾驶中使用,右侧的第二凸块60则方便右手单手驾驶中使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在左轮辐30与轮圈20的连接处、右轮辐40与轮圈2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供手指穿过的通孔70,单手操作过程中通过各手指的转动配合,而无需反转手腕、换手操纵方向盘圆周旋转的功能,可降低由身体重心偏移引起的方向盘旋转;在侧身观察汽车周围情况时,单手操纵相对于双手操纵驾驶员身体舒适性更佳;同样地,也能适用于双手握紧方向盘的操纵方式。具体在单手操作时,以左手操作为例,左手的拇指贴合在左轮辐30的下侧的外壁,食指或者食指协同中指从第一凸块50的通孔70中从上往下穿过,并贴合在左侧的第一凸块50的内侧壁,其它手指则自由放在轮圈20的表面;在右手进行单手操作时,与左手操作类似,将右手的拇指贴合在右轮辐40的下侧的外壁上,食指或者食指协同中指从右侧第二凸块60的通孔70中从上往下穿过,以贴合在右侧第二凸块60的内侧壁,其它手指则自由放在轮圈20的表面;主要用于驾驶车辆低速通过复杂路段、出库、入库、小空间内掉头时需要侧身或者转身时,单手操作方向盘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而运用此汽车方向盘结构进行双手操作时,左、右手的两个拇指分别穿设于第一凸块50和第二凸块60的通孔70内并分别贴合于其内侧壁,其余手指则可参考目前常见的方向盘的放置位置。具体地,为了保证操作过程中握持的舒适性,所述通孔70的内表面设置为可供手指舒适握持的弧形曲面。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同时满足单手操作及双手操作,单手操作时食指单独穿过、或者食指同中指共同穿过通孔70并舒适贴合在通孔70的内侧壁上,而在双手操作时拇指穿过通孔70并贴合在通孔70的内侧壁上,以保证单手操作及双手操作的舒适性,所述通70孔从靠近所述轮圈20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内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通孔70靠近所述轮圈20一端的内表面设置为与拇指轮廓相匹配的弧形曲面。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凸块50和第二凸块60的外侧壁均设置为弧形曲面,方便操作。具体地,为了能够提高操作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20的外侧壁与所述轮圈20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凸块60与所述轮圈20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凸块50的外侧壁与所述左轮辐30之间、所述第二凸块60的外侧壁与所述右轮辐40之间、所述左轮辐30与所述轮圈20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右轮辐40与所述轮圈20的内侧壁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毂、设于所述中心毂外周的轮圈、连接所述中心毂和所述轮圈的左轮辐和右轮辐,所述左轮辐和所述右轮辐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毂相对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轮辐与所述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右轮辐与所述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左轮辐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右轮辐的上侧,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内均开设有可供手指穿过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毂、设于所述中心毂外周的轮圈、连接所述中心毂和所述轮圈的左轮辐和右轮辐,所述左轮辐和所述右轮辐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毂相对的左、右两侧,所述左轮辐与所述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右轮辐与所述轮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左轮辐的上侧,且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右轮辐的上侧,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内均开设有可供手指穿过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设置为弧形曲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从靠近所述轮圈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内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轮圈一端的内表面设置为与拇指轮廓相匹配的弧形曲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