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碰撞中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80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向碰撞中车门外壳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车门打开防止装置包括具有可旋转安装在把手基座上形成的杆安装部上的复位弹簧的杆。杆外壳安装在杆安装部上,从而设置在杆的外侧。锁定孔形成在杆的轴中,以穿过轴。锁定臂形成在弹性旋转部件中,弹性旋转部件形成在杆外壳中,当弹性旋转部件旋转时,锁定臂插入到锁定孔中。因此,锁定臂可靠并牢固地锁定在锁定孔中。因为杆外壳非常牢固地安装在杆安装部上,可能防止在碰撞中出现的冲击引起的部件分离。此外,因为弹性旋转部件稳定地旋转,可能提高锁定臂和锁定孔之间的锁定可靠性。结果,可能可靠地防止在侧向碰撞中车门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车门外侧把手,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侧向碰撞中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其优秀的设计和使用性,几年来手柄型(grip type)把手已经在车门中使用。然而,由于惯性,与提起型的把手相比,在侧向碰撞中手柄型车门外侧把手更加容易被拉出。由于这个原因,与具有提起型把手相比,具有手柄型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更容易打开。如图1所示,与把手互锁的杆2安装在车门外侧把手中的把手基座1上,从而车门通过杆2的旋转而被互锁。车门外侧把手包括用于复位的弹簧3。在上述结构中,在把手基座1上安装了分离控制杆4,该分离控制杆4根据在碰撞中出现的加速方向而弹性地向前和向后旋转。此外,在杆2的轴上形成键槽2a,以与控制杆4的两端相对应。为此,控制杆4根据碰撞中出现的加速的方向而旋转,如图2A和2B所示,从而控制杆4的端部被插入并锁定在键槽2a中。结果,即使把手由于惯性被拉出,杆2也不会旋转,从而防止了车门打开。然而,因为杆2通过相关领域中的杆销5而旋转安装在把手基座上,在杆2的轴上形成的键槽2a的深度较浅。为此,控制杆4和键槽2a之间的锁定力较小。结果,由于控制杆会轻易地从键槽分离,从而杆2旋转,使得车门打开。另外,因为控制杆4关于把手基座1的安装部弹性旋转,所以依赖于碰撞(加速),控制杆的旋转路径无规律且不稳定。此外,因为控制杆不稳定地安装在把手基座上,当施加碰撞时,控制杆轻易地从把手基座分离。为此,不可能防止车门被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在侧向碰撞中的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根据车门打开防止装置,杆可更可靠地锁定在旋转防止结构中,其中旋转防止结构在碰撞中旋转,并且旋转防止结构可牢固地安装并且更加可靠地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侧向碰撞中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包括杆,该杆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把手基座上形成的杆安装部上的复位弹簧。杆外壳安装在杆安装部上,从而被设置在杆的外侧。锁定孔形成在杆的轴中,并穿过轴。锁定臂形成在弹性旋转部件中,并在弹性旋转部件旋转时,插入到锁定孔中,其中弹性旋转部件形成在杆外壳中。因此,由于锁定臂对杆的旋转进行抑制,即使在碰撞中出现的加速引起的力施加在把手(手柄)上时,车门也不会解锁。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目的,将结合附图参考下文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侧向碰撞中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装置的操作的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杆外壳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装配装置的横剖视图;图6A、6B和6C是从上面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装配装置的透视图,并示出了装置的操作;图7是从侧面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装置的透视图;及图8是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杆外壳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装置的分解透视图。该装置包括把手基座10,旋转安装在把手基座10上的杆20,用于复位杆20的复位弹簧30以及安装在把手基座10上并防止杆20的分离的杆外壳40。杆安装部11具有从把手基座10突出的矩形形状。此外,在杆安装部11的内表面上形成轴支撑槽11a,该轴支撑槽11a支撑杆20的轴21的两端。从而,杆20安装在把手基座10上,使得轴21的两端在轴支撑槽11a中旋转。将杆外壳40从杆的外侧安装到杆安装部11上。即,如图4所示,由于杆外壳40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盒形本体41,所以将杆安装部11插入到杆外壳40内。此外,因为在杆外壳的侧表面上形成钩孔41a,所以将杆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上形成的钩11b锁定在钩孔41a中。因此,可能防止杆外壳从杆安装部分离(参照图7)。同时,弹性旋转部件42形成在杆外壳40的本体41中。弹性旋转部件42的一端与本体41整体地形成,并且弹性旋转部件42可相对于本体41弹性地向后和向前旋转。锁定臂42a从弹性旋转部件42的面对杆20的部分突出,并且平板42b形成在弹性旋转部件42的面朝车厢的部分上,从而与旋转方向垂直。此外,锁定孔21a形成在杆20的轴21中,与弹性旋转部件42处于相同高度,且与锁定臂42a对应。从而,如图5所示,当弹性旋转部件42朝杆20旋转时,锁定臂42a被插入锁定在锁定孔21a中。下文中,将结合图5至7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当发生侧向碰撞时,从车门的外侧施加冲击,在车门外侧把手组件中出现朝向车厢加速和门板的变形。这种情况下,弹性旋转部件42由于惯性而停止,并且如上文中所述,把手组件朝弹性旋转部件42移动。为此,弹性旋转部件42的锁定臂42a插入到在杆20的轴21中形成的锁定孔21a内。其步骤在图6A、6B和6C中顺序地说明。因为锁定臂42a锁定在锁定孔中,即使由于碰撞中出现的冲击而对把手(手柄)施加向上旋转力,杆20也不会旋转。结果,保持了车门的锁定状态,这防止车门打开。-->此外,当由于冲击引起的车门的变形造成车门中的部件朝向车门外侧把手组件变形时,变形的部件直接按压弹性旋转部件42的平板42b,如图7所示。因此,锁定臂42a被压入到锁定孔21a中。从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把手施加向上的外力,杆20也不能旋转。结果,因为车门没有解锁,所以保持车门的锁定状态。即,根据本专利技术,杆20安装在把手基座10上,接着安装分离杆外壳40,从而防止杆20的分离。此外,当在碰撞中出现加速时,由于杆外壳40的形状,即弹性旋转部件42的形状,从而将锁定臂42a锁定在锁定孔21a中。结果,把手没有进行操作,这可防止车门被打开。另外,当由于门板的变形,把手基座10中的结构被推向把手时,与由加速度引起的变形类似,弹性旋转部件42的锁定臂42a阻止杆20旋转。结果,可防止车门打开。同时,可如图8所示形成杆外壳40。即,因为本体41和弹性旋转部件42分开形成,所以可将弹性旋转部件42可旋转地安装在本体41上。为此,突起41b在其一端从本体41的上表面突起,从而为弹性旋转部件42在两端提供了孔h(其形成载本体的上表面中心,并且弹性旋转部件42可旋转地插入)。此外,在每个突起41b的中央形成向上开口的销孔41c。另外,插入到突起41b的销孔41c中的销42c在弹性旋转部件42的一端的两个表面上整体地形成。当销42c插入到销孔41c中时,将销42c通过形成在销孔41c上部的开口而进行压配合。这种情况下,因为开口的口由于弹性而变宽,从而将销42c插入到销孔中。在销插入后,开口复位到初始状态。从而可防止销42c的分离。同时,如上述,当将销42c插入到销孔41c中时,弹性旋转部件42没有保持在图中所示的状态,并自由旋转。此外,弹簧43设置在杆外壳中,从而销42c被插入到弹簧43中,并且将弹簧的两端固定至突起41b和弹性旋转部件42。从而,当没有施加外力时,平板42b与本体41的上表面平行,如图中所示(其是初始状态)。同时,当发生侧向碰撞时,由于加速度和-->直接施加到板上冲击,弹簧43变形,并且内部部件和平板42b旋转。结果,杆20不会运转。如上述,因为弹性旋转部件42和本体41分开形成,并且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碰撞中车门外壳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杆,其具有可旋转安装在把手基座上形成的杆安装部上的复位弹簧;    杆外壳,其安装在所述杆安装部上,从而设置在所述杆的外侧;    锁定孔,其形成在所述杆的轴中,以穿过所述轴;和    锁定臂,其形成在弹性旋转部件中,所述弹性旋转部件形成在所述杆外壳中,当所述弹性旋转部件旋转时,所述锁定臂插入到所述锁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12-12 10-2006-01263421.一种侧向碰撞中车门外壳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杆,其具有可旋转安装在把手基座上形成的杆安装部上的复位弹簧;杆外壳,其安装在所述杆安装部上,从而设置在所述杆的外侧;锁定孔,其形成在所述杆的轴中,以穿过所述轴;和锁定臂,其形成在弹性旋转部件中,所述弹性旋转部件形成在所述杆外壳中,当所述弹性旋转部件旋转时,所述锁定臂插入到所述锁定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其中所述杆安装部具有矩形形状,且在所述杆安装部的内表面上形成轴支撑槽,从而所述轴的两端由所述杆安装部旋转支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其中所述杆外壳的本体具有矩形盒形,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民浩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