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后副车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同时也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具有支撑前后悬架、发动机和转向器等作用,同时通过四点或六点与车身连接,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小振动和噪声直接进入车厢。另外副车架作为前后桥的所有零部件的安装支撑,对整车装配的模块化分装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后副车架为钣金冲压件,材料通常为SAPH440,重量较重,且其与设置于其上的各个支架之间为焊接,由于焊接组件过多,势必会存在装配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副车架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目前后副车架重量较重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副车架总成,该后副车架总成包括:第一侧纵梁;第二侧纵梁,与第一侧纵梁对称设置;前横梁,其顶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纵梁和第二侧纵梁相连接;后横梁,其与前横梁相对设置且其侧面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纵梁和第二侧纵梁相连接,并且,第一侧纵梁、第二侧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均为铝合金件。进一步地,上述后副车架总成中,第一侧纵梁和第二侧纵梁均包括:第一支撑梁,其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纵梁(1);第二侧纵梁(2),与所述第一侧纵梁(1)对称设置;前横梁(3),其顶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纵梁(1)和所述第二侧纵梁(2)相连接;后横梁(4),其与所述前横梁(3)相对设置且其侧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纵梁(1)和所述第二侧纵梁(2)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纵梁(1)、所述第二侧纵梁(2)、所述前横梁(3)和所述后横梁(4)均为铝合金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纵梁(1);第二侧纵梁(2),与所述第一侧纵梁(1)对称设置;前横梁(3),其顶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纵梁(1)和所述第二侧纵梁(2)相连接;后横梁(4),其与所述前横梁(3)相对设置且其侧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纵梁(1)和所述第二侧纵梁(2)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纵梁(1)、所述第二侧纵梁(2)、所述前横梁(3)和所述后横梁(4)均为铝合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纵梁(1)和所述第二侧纵梁(2)均包括:第一支撑梁(11),其具有预设弧度;用于安装后减振器的第一支架(12),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梁(11)相连接;用于安装后上摆臂的第二支架(13),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梁(11)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2)和所述支撑梁(1)一体铸造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11)具有相对的第一曲面(14)和第二曲面(15),所述第一曲面(14)的长度小于第二曲面(15)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曲面(14),所述第二支架(13)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曲面(14)相邻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11)包括:第一连接段(16);第一连接段(17),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6)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7)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6)呈夹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关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