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756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其包括:压缩机(9),其包括转子(907),以及空气引导器(901),其被布置成将空气流从空气入口(902)经由压缩机(9)引导到发动机的至少一个气缸(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流体源(2,5,502,6,11)和至少两个流体引导元件(4,12,101,501,6011,10),每个流体引导元件被布置成将流体从相应的流体源(2,5,502,6,11)在空气入口(902)和压缩机(9)的出口(906)之间引导到空气引导器(901),所述流体引导元件呈现为第一导管(4)和第二导管(12),第一导管(4)用于引导来自第一流体源的流体,第二导管(12)用于引导来自第二流体源的流体,并且,针对来自第一流体源的流体的流动的限制部(421)由第一导管(4)的下游端(411)和转子(907)提供,由此,第二导管(12)的下游端(1211)被布置成使得由所述限制部(421)提供的压降将流体朝向第二导管的下游端驱动通过第二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以及内燃发动机系统和车辆。本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重型车辆中,例如卡车、公共汽车和建筑设备。虽然将针对重型车辆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种特定的车辆,而是还可用在其他车辆中,例如轿车。
技术介绍
在内燃发动机系统中,例如对于重型车辆,可能由于冷凝而形成水,该水可能会积聚并对系统的运行造成问题。EP1391677描述了一种带有冷凝物出口开口的增压空气冷却器,该冷凝物出口开口连接到空气增压器的上游侧。然而,希望进一步降低由内燃发动机系统中形成液体而造成的问题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降低在内燃发动机系统中由于形成液体而产生问题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改进内燃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功能,其中流体导管通向该系统的空气入口。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来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转子,和-空气引导器,所述空气引导器被布置成将空气流从空气入口经由压缩机引导到发动机的至少一个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流体源和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9),所述压缩机(9)包括转子(907),和‑空气引导器(901),所述空气引导器(901)被布置成将空气流从空气入口(902)经由所述压缩机(9)引导到所述发动机的至少一个气缸(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流体源(2,5,502,6,11)和至少两个流体引导元件(4,12,101,501,6011,10),每个流体引导元件被布置成将流体从相应的所述流体源(2,5,502,6,11)在所述空气入口(902)与所述压缩机(9)的出口(906)之间引导到所述空气引导器(901),‑所述流体引导元件呈现为第一导管(4)和第二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09 EP PCT/EP2016/060302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9),所述压缩机(9)包括转子(907),和-空气引导器(901),所述空气引导器(901)被布置成将空气流从空气入口(902)经由所述压缩机(9)引导到所述发动机的至少一个气缸(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流体源(2,5,502,6,11)和至少两个流体引导元件(4,12,101,501,6011,10),每个流体引导元件被布置成将流体从相应的所述流体源(2,5,502,6,11)在所述空气入口(902)与所述压缩机(9)的出口(906)之间引导到所述空气引导器(901),-所述流体引导元件呈现为第一导管(4)和第二导管(12),所述第一导管(4)用于引导来自所述流体源中的第一流体源的流体,所述第二导管(12)用于引导来自所述流体源中的第二流体源的流体,并且-针对来自所述第一流体源的流体的流动的限制部(421)由所述第一导管(4)的下游端(411)和所述转子(907)提供,由此,所述第二导管(12)的下游端(1211)被布置成使得由所述限制部(421)提供的压降将流体朝向所述第二导管的下游端驱动通过所述第二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421)是通过使所述第一导管的下游端(411)位于所述转子(907)附近而产生的。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421)被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限制部的流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导管(4)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导管的下游端(411)上游的流的横截面积。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导管(4)的下游端(41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导管(4)相比,所述第二导管(12)在所述空气引导器(901)中进一步向下游延伸。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12)的下游端(1211)位于所述限制部(421)附近。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一导管的下游端之间的距离在0-30mm以内。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4)的下游端(411)和所述第二导管(12)的下游端(1211)形成用于将流体喷射到所述空气引导器(901)中的导管出口装置(40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引导器(901)的横截面中看,所述导管出口装置(401)被居中地布置在所述空气引导器(901)中。10.根据权利要求8-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出口装置(401)被布置成将由所述第一导管(4)和所述第二导管(12)引导的流体朝向所述转子(907)的中心喷射。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导管(4)的下游端(411)。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4)的下游端(411)和所述第二导管(12)的下游端(1211)形成导管出口装置(401),所述转子(907)的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导管出口装置(401)中。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4)的至少一部分被与所述第二导管(12)的至少一部分整合,从而形成整合式流体引导元件(4,12)。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尔吉·尤达诺夫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沃卡车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