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32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包括气缸盖进油口、排气侧上油道,进气侧上油道、排气侧主油道、进气侧主油道,排气侧上油道和进气侧上油道的一端均与气缸盖进油口连通;排气侧上油道的另一端通过排气侧油道入口与排气侧主油道连通,进气侧上油道的另一端与进气侧主油道连通,以此实现对液压挺柱的润滑和冷却。通过在排气侧主油道末端设置高压油泵喷嘴来润滑和冷却高压油泵凸轮,以及在排气侧上油道的旁路上设置气缸盖罩上油道来润滑和冷却气缸盖罩,使得整个气缸盖油道可同时满足液压挺柱、高压油泵凸轮和集成凸轮轴支座的气缸盖罩提供润滑和冷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具体地指一种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改进升级,采用液压挺柱、高压油泵等技术已逐渐普遍,近来随着集成凸轮轴支座的气缸盖罩技术的应用,使得发动机对气缸盖油道的润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直喷汽油机对发动机喷油系统的喷雾质量要求很高,凸轮轴直接驱动气缸盖上安装的高压油泵来提供喷射压力,在发动机转速很高时,高压油泵凸轮的转速较高,会导致高压油泵凸轮与高压油泵柱塞工作温度较高,容易导致高压油泵凸轮和高压油泵柱塞异常磨损,需要气缸盖油道对高压油泵凸轮提供润滑及冷却功能。目前的气缸盖油道结构主要是针对进气侧和排气侧的液压挺柱进行润滑和冷却,而高压油泵凸轮和集成凸轮轴支座的气缸盖罩的润滑油道与气缸盖油道均为分散设置,使得整个发动机润滑油道结构不够紧凑,空间结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实现对液压挺柱、高压油泵凸轮和集成凸轮轴支座的气缸盖罩提供润滑和冷却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包括气缸盖进油口、排气侧上油道,进气侧上油道、排气侧主油道、进气侧主油道,所述气缸盖油道结构均位于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内,所述排气侧上油道和进气侧上油道的一端均与气缸盖进油口连通;所述排气侧上油道的另一端通过排气侧油道入口与排气侧主油道连通,所述进气侧上油道的另一端与进气侧主油道连通,还包括高压油泵喷油和气缸盖罩上油道,所述高压油泵喷嘴位于排气侧主油道的末端;所述气缸盖罩上油道位于气缸盖罩内,其通过气缸盖罩进油口与排气侧上油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罩进油口位于排气侧油道入口的前端,所述排气侧油道入口为一段直径收缩的孔道。这样,排气侧上油道在经过气缸盖罩进油口后压力会降低,而排气侧油道入口提高了排气侧油道的油压。进一步地,所述排气侧主油道与进气侧主油道互相平行;所述排气侧主油道旁路上设有排气侧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所述进气侧主油道旁路上设有进气侧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这样,通过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对液压挺柱进行润滑。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泵喷嘴为中间设有喷油小孔的圆柱销;所述高压油泵喷嘴靠气缸盖的排气侧设有高压油泵安装孔,所述高压油泵安装孔内安装有高压油泵凸轮;所述高压油泵凸轮位于高压油泵喷嘴的喷射范围之内。这样,通过高压油泵喷嘴的飞溅润滑对高压油泵凸轮进行润滑和冷却。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罩上油道呈T字型,其油道上有多个出油口。这样,使得气缸盖罩上油道对气缸盖罩的润滑更加均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排气侧主油道末端设置高压油泵喷嘴,以及在排气侧上油道的旁路上设置气缸盖罩上油道,使得整个气缸盖油道可同时满足液压挺柱、高压油泵凸轮和集成凸轮轴支座的气缸盖罩提供润滑和冷却的功能,使得气缸盖油道结构更加紧凑,空间结构的利用更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气缸盖油道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气缸盖油道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气缸盖油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排气侧道入口截面局部放大图。图5为高压油泵喷嘴截面局部放大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气缸盖1、气缸盖进油口1.1、排气侧上油道1.2.1、进气侧上油道1.2.2、排气侧油道入口1.3、排气侧主油道1.4.1、进气侧主油道1.4.2、排气侧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1.5.1、进气侧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1.5.2、高压油泵喷嘴1.6、高压油泵安装孔1.7、气缸盖罩2、气缸盖罩进油口2.1、气缸盖罩上油道2.2、高压油泵凸轮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5所示,一种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包括位于气缸盖1内的气缸盖进油口1.1、排气侧上油道1.2.1,进气侧上油道1.2.2、排气侧主油道1.4.1和进气侧主油道1.4.2;还包括位于气缸盖罩2内的气缸盖罩进油口2.1、气缸盖罩上油道2.2。润滑油从气缸盖进油口1.1进入整个气缸盖油道内,气缸盖进油口1.1同时与排气侧上油道1.2.1和进气侧上油道1.2.2的一端连通;排气侧上油道1.2.1的另一端通过排气侧油道入口1.3与排气侧主油道1.4.1连通,进气侧上油道1.2.2的另一端与进气侧主油道1.4.2连通,排气侧主油道1.4.1和进气侧主油道1.4.2互相平行设置。在排气侧主油道1.4.1的旁路上设有排气侧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1.5.1,在进气侧主油道1.4.2旁路上设有进气侧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1.5.2,通过两侧的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孔可对两侧的液压挺柱进行润滑和冷却。在排气侧主油道1.4.1的末端安装有高压油泵喷嘴1.6,高压油泵喷嘴1.6为中间设有喷油小孔的圆柱销;在高压油泵喷嘴1.6靠气缸盖1的排气侧设有高压油泵安装孔1.7,高压油泵安装孔1.7内安装有高压油泵凸轮3;高压油泵喷嘴1.6斜向上喷出的润滑油经过抛物线轨迹正好可落在位于高压油泵安装孔1.7内的高压油泵凸轮3上,高压油泵喷嘴1.6通过飞溅润滑的方式对高压油泵凸轮3进行润滑和冷却。在排气侧上油道1.2.1的中间部位设有气缸盖罩进油口2.1,气缸盖罩进油口2.1位于排气侧油道入口1.3的前端,润滑油流过气缸盖罩进油口2.1之后会导致进入排气侧油道入口1.3的油压降低,排气侧油道入口1.3为一端中部直径收缩的梯形孔道,这样可以提高进入排气侧主油道1.4.1的油压;气缸盖罩进油口2.1与气缸盖罩上油道2.2连通,气缸盖罩上油道2.2呈T字型,其油道上有多个出油口,可对气缸盖罩2进行均匀地润滑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包括气缸盖进油口(1.1)、排气侧上油道(1.2.1),进气侧上油道(1.2.2)、排气侧主油道(1.4.1)、进气侧主油道(1.4.2),所述排气侧上油道(1.2.1)和进气侧上油道(1.2.2)的一端均与气缸盖进油口(1.1)连通;所述排气侧上油道(1.2.1)的另一端通过排气侧油道入口(1.3)与排气侧主油道(1.4.1)连通,所述进气侧上油道(1.2.2)的另一端与进气侧主油道(1.4.2)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油泵喷嘴(1.6)和气缸盖罩上油道(2.2),所述高压油泵喷嘴(1.6)位于排气侧主油道(1.4.1)的末端;所述气缸盖罩上油道(2.2)位于气缸盖罩(2)内;其通过气缸盖罩进油口(2.1)与排气侧上油道(1.2.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包括气缸盖进油口(1.1)、排气侧上油道(1.2.1),进气侧上油道(1.2.2)、排气侧主油道(1.4.1)、进气侧主油道(1.4.2),所述排气侧上油道(1.2.1)和进气侧上油道(1.2.2)的一端均与气缸盖进油口(1.1)连通;所述排气侧上油道(1.2.1)的另一端通过排气侧油道入口(1.3)与排气侧主油道(1.4.1)连通,所述进气侧上油道(1.2.2)的另一端与进气侧主油道(1.4.2)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油泵喷嘴(1.6)和气缸盖罩上油道(2.2),所述高压油泵喷嘴(1.6)位于排气侧主油道(1.4.1)的末端;所述气缸盖罩上油道(2.2)位于气缸盖罩(2)内;其通过气缸盖罩进油口(2.1)与排气侧上油道(1.2.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喷汽油机气缸盖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罩进油口(2.1)位于排气侧油道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张继杨刘勰靳晓妍龚婧瑶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