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944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PDU/DCDC/OBC三合一装置、轮毂电机和轮毂电机控制器;所述轮毂电机内设有用于冷却轮毂电机定子线圈的冷却水套,以及与冷却水套连通的自吸泵;所述散热器的冷源出口依次与PDU/DCDC/OBC三合一装置和轮毂电机控制器的内部连通,轮毂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与轮毂电机内部的自吸泵进水口连通,自吸泵内部与冷却水套连通;自吸泵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管与散热器的冷源入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冷却系统不需要专用水泵,整车电能消耗降低,对续航能力有一定提升;所述双向柱塞泵装配在冷却水套内,通过与轮毂轴承的回转凸轮结构其轴向作用产生泵吸效果,实现冷却液的流通。实现冷却液的流通。实现冷却液的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轮毂电机驱动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原理便是将电机安装在汽车轮辋内,由电机直接驱动车轮,省掉了传统的传动装置。以某款轮毂电机为例,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图1中1

车轮、2

轮毂电机外转子、3

制动碟、4

冷却水管接口、5

低压信号线束接口、6

高压线束接口、7

制动卡钳、8

轮毂电机定子)。
[0003]用于新能源乘用车搭载的大多数是外转子轮毂电机,因其采用直接轮内驱动,省去了传动部件,传动结构简单以及驱动方式灵活。为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现在的电机多采用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但由于当前所用钕铁硼永磁体技术所限,一般在180℃左右开始退磁。由于车辆的行驶工况复杂,特别是在重载爬长坡的时候,温升很快,虽然在电机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到最大温升及预留一定的安全系数,但在实际使用时的不确定性,以及零件和材料的性能衰减,还有受到不同道路和极端环境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特别是在当前车用轮毂电机驱动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更加高效、可靠的冷却系统。
[0004]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正在向高功率密度发展,其中减小体积不仅能提升功率密度,还能降低成本,但是为了满足需要的扭矩,一般是提升磁密,而导磁硅钢片在达到1.95T以后就很难再提升,且大部分驱动电机在峰值运行时都处于饱和状态,目前技术水平已然无法继续提升磁密。因此,为提升功率密度,在当前情况下,最理想的当然是改善电机的散热措施。
[0005]对于绝大多数轮毂电机采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其散热技术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根据电机效能情况,择优选择空气冷却、液体冷却、混合冷却。目前,所有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电机内部的散热,特别是对水道的优化和冷却方式选取上,但由于目前对轮毂电机的工况采集数量不足,所有的研究内容差不多都是从集中电机移植过来的,效果并没有质的飞跃,对电机可靠性的提升有限。
[0006]目前,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轮毂电机系统冷却方案:水泵将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先行泵入控制器(有些要先泵入PDU或“三合一”),从电机控制器流出的冷却液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进入左、右轮毂电机(有的也会由一条主路分别流过左、右电机),最后分别从电机流出的冷却液合成为一条主路流入散热器进行散热;其中,对进入电机的冷却液一般都是要求低于65℃,且在电机内部最高温度低于140℃。图3为某车型上所采用的轮毂电机液冷系统,(图3中:9

散热器、10

冷却水泵、11

PDU/DCDC/OBC三合一、12

右轮毂电机、13

左轮毂电机、14

冷却水管、15

轮毂电机控制器),冷却液的循环流程为:9

10

11

15

12/13

9。水泵10将从散热器9流出的冷却液泵入三合一11,冷却液从三合一11流出后经过长冷却水管14流入电机控制器15,然后从电机控制器15流出的冷却液分成左、右两条支路,分别进入左、右轮毂电机12/13,最后分别从轮毂电机12/13流出的冷却液合为一条主路流入散热器9
进行散热。
[0007]然而,在应用现有技术方案对轮毂电机进行冷却时,存在以下问题:(1)由原有的一个集中电机驱动改为两个或四个轮毂电机驱动,电机数量的增加及轮毂电机对大扭矩的需求,都会导致系统的散热量提高很多,原有散热器9的尺寸可能难以满足散热要求,存在散热不足和散热不及时的问题。
[0008](2)一旦外置的水泵出现问题,冷却系统将无法工作,而电机温度则会快速上升,如果在其它策略失效的情况下,电机可能会烧坏,可靠性差。
[0009](3)当轮毂电机本体和控制器集成为一体时,由于空间布置原因,现行的冷却系统将非常复杂,而且流阻增加导致冷却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能耗低、可靠性高的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PDU/DCDC/OBC三合一装置、轮毂电机和轮毂电机控制器;所述轮毂电机内设有用于冷却轮毂电机定子线圈的冷却水套,以及与冷却水套连通的双向柱塞泵;所述散热器的冷源出口依次与PDU/DCDC/OBC三合一装置和轮毂电机控制器的内部连通,轮毂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与轮毂电机内部的自吸泵进水口连通,自吸泵内部与冷却水套连通;自吸泵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管与散热器的冷源入口连通。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轮毂轴承、定子机架、绕有线圈的定子、压装有磁钢的转子、自吸泵和用于冷却定子线圈的冷却水套;所述轮毂轴承的内圈与安装有定子的定子机架固连,轮毂轴承的外圈为与转子适配的外圈法兰面;所述自吸泵为安装在冷却水套内的双向柱塞泵,双向柱塞泵的顶杆与可外圈法兰面接触,转子带动外圈法兰面旋转时,双向柱塞泵的顶杆发生轴向移动;所述双向柱塞泵的进水口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柱塞泵的出水口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定子和冷却水套同轴装配在定子机架上,冷却水套内开设有流道,流道与双向柱塞泵的内部连通;当双向柱塞泵的顶杆发生轴向移动时,双向柱塞泵和冷却水套内的冷却液流动,与定子热源进行对流换热。
[0013]按上述方案,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法兰面增设有沿轴线方向凸起的回转凸轮结构;顶杆与可回转凸轮结构接触,转子带动外圈法兰面旋转时,回转凸轮结构推动双向柱塞泵的顶杆发生轴向移动。
[0014]按上述方案,所述双向柱塞泵包括与顶杆相连的泵体,以及同轴布置在泵体内的第一泵腔和第二泵腔;所述第一泵腔两侧分别设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泵腔和第二泵腔之间分别设有连通二者的四个单向阀;所述柱塞安装第二泵腔内,柱塞可在顶杆的带动下沿轴向往复移动;柱塞将第二泵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分别通过两个单向阀与第一泵腔连通;柱塞可在顶杆的带动下轴向移动。
[0015]按上述方案,四个单向阀分别为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当顶杆处于下降阶段时,第一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关闭,冷却液通过进水口经第一单向阀进入上腔体,同时在下腔体经第四单向阀从出水口流出;当顶杆处于上升阶段时,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打开,第一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关
闭,冷却液通过进水口经第二单向阀进入下腔体,同时在上腔体经第三单向阀从出水口流出。
[0016]按上述方案,所述双向柱塞泵有三个,周向均匀间隔安装在冷却水套。
[0017]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PDU/DCDC/OBC三合一装置、轮毂电机和轮毂电机控制器;所述轮毂电机内设有用于冷却轮毂电机定子线圈的冷却水套,以及与冷却水套连通的自吸泵;所述散热器的冷源出口依次与PDU/DCDC/OBC三合一装置和轮毂电机控制器的内部连通,轮毂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与轮毂电机内部的自吸泵进水口连通,自吸泵内部与冷却水套连通;自吸泵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管与散热器的冷源入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轮毂轴承、定子机架、绕有线圈的定子、压装有磁钢的转子、自吸泵和用于冷却定子线圈的冷却水套;所述轮毂轴承的内圈与安装有定子的定子机架固连,轮毂轴承的外圈为与转子适配的外圈法兰面;所述自吸泵为安装在冷却水套内的双向柱塞泵,双向柱塞泵的顶杆与可外圈法兰面接触,转子带动外圈法兰面旋转时,双向柱塞泵的顶杆发生轴向移动;所述双向柱塞泵的进水口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柱塞泵的出水口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定子和冷却水套同轴装配在定子机架上,冷却水套内开设有流道,流道与双向柱塞泵的内部连通;当双向柱塞泵的顶杆发生轴向移动时,双向柱塞泵和冷却水套内的冷却液流动,与定子热源进行对流换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法兰面增设有沿轴线方向凸起的回转凸轮结构;顶杆与可回转凸轮结构接触,转子带动外圈法兰面旋转时,回转凸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城秦博刘春强张阳张泽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