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87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旋转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机械臂另一端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抓取轴,所述抓取轴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底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穿孔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锥形槽,所述抓取轴一端设置有锥形限位凸块,所述锥形限位凸块设置在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配合复位,所述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回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备成本低,运送精度高,并且具有保护回位功能。

A rotor magnet carrying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or magnet carrying manipulator, including a mechanical arm, one end of the mechanical arm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lifting mechanism, the other end of the mechanical arm is provided with a perforation, a grab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perforation, the bottom of the grab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magnet, and the bottom of the electromagnet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shaft at the bottom. A tapered slot is arranged on one end of the perforation, and one end of the grab axis is set with a conical limit convex block. The conical limit convex block is set in a conical slot and is repositioned in a conical groove. The grasping shaft is located on the surface between the mechanical arm and the electromagnet, and the reed spring is s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mechanical ar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reparation cost, high conveying accuracy, and protection and retur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
技术介绍
转子一般由磁体部分和转轴部分配合组成,转子在制备时,需要将转轴压入磁体内,如今许多制备生产还处于半自动的生产模式,即人工手动上料配合压入工装制备,也有一些自动化生产的设备,但是由于磁体运送入料精度高,生产时易出现位置偏移或者压坏磁体的问题,当然也有部分可靠的生产设备,但是设备成本高,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制备成本低,运送精度高,并且具有保护和复位功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旋转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机械臂另一端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抓取轴,所述抓取轴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底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穿孔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锥形槽,所述抓取轴一端设置有锥形限位凸块,所述锥形限位凸块设置在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配合复位,所述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回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固定设置在机械臂底部,所述第二保护罩与抓取轴螺纹连接,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之间,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开口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护罩的直径小于第一保护罩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抓取轴位于电磁铁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卡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卡簧端面抵接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的端部上设置有导向弧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升降机构能够将机械臂带动做抓取、移动和下料的工序,机械臂上的电磁铁和中心轴配合将磁体定位和抓取,并且对磁体不会造成挤压伤;抓取轴通过回位弹簧、锥形槽以及锥形限位凸块的配合设置,使得抓取出现误差时,中心轴具有避让功能,不会对磁体以及机械臂造成伤害,并且当机械手复位时,回位弹簧能够使得抓取轴也复位,锥形槽和锥形限位凸块配合使得抓取轴每次复位均处于同一位置上,该方式无需人工介入,是一种简单的全自动复位方式,有效提高设备使用便捷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的一实施例,包括机械臂1,机械臂一端与旋转升降机构连接,旋转升降机构可以有气缸和旋转电机组成,能够辅助机械臂完成移动、抓取、下料的动作,机械臂另一端上设置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抓取轴2,抓取轴底部设置有电磁铁3,电磁铁底部设置有中心轴4,机械臂的下行能够带动电磁铁和中心轴进行抓取和下料动作,其中中心轴用于插入磁体内部进行定位,电磁铁则通过吸力将磁体吸附实现抓取,下料时电磁铁断电即可,简单可靠,制备成本低。由于生产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供料位置出错等问题,当中心轴硬性接触磁体时,会导致磁体受损以及机械臂损坏,因此在穿孔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锥形槽5,抓取轴一端设置有锥形限位凸块6,锥形限位凸块设置在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配合复位,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回位弹簧11,当中心轴硬性接触磁体后,回位弹簧被压缩,抓取轴可以移动实现避让,使得中心轴具有保护功能,并且当机械臂复位时,回位弹簧的形变力得到释放,使得抓取轴复位,抓取轴因锥形槽和锥形限位凸块配合使得抓取轴每次复位均处于同一位置上,该方式无需人工介入,是一种简单的全自动复位方式,有效提高设备使用便捷度。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8,第一保护罩固定设置在机械臂底部,第二保护罩与抓取轴螺纹连接,回位弹簧设置在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之间,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开口相对设置,以防止杂质进入对回位弹簧卡滞,并且通过第二保护罩与抓取轴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能够快速的组装回位弹簧。上述第二保护罩的直径小于第一保护罩的直径,使得第二保护罩能够部分影藏在第一保护罩,以保证具有的移动余量,以及起到防尘作用。抓取轴位于电磁铁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簧9,回位弹簧一端与卡簧端面抵接设置,安装简单,回位弹簧能够保持对抓取轴的作用力。中心轴的端部上设置有导向弧面,当磁体存在稍许位置偏移时,导向弧面具有一定的纠正功能,使得下料位置确保正确。上述第二保护罩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接近传感器10,当抓取,磁体未在指定位置上,且存在偏移时,中心轴被顶起,接近传感器能够感应以及时发现抓取问题。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旋转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机械臂另一端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抓取轴,所述抓取轴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底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穿孔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锥形槽,所述抓取轴一端设置有锥形限位凸块,所述锥形限位凸块设置在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配合复位,所述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回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旋转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机械臂另一端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抓取轴,所述抓取轴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底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穿孔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锥形槽,所述抓取轴一端设置有锥形限位凸块,所述锥形限位凸块设置在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配合复位,所述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回位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磁体运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轴位于机械臂与电磁铁之间的表面上还套设有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固定设置在机械臂底部,所述第二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彬杨雷黄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屹晨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