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关于半导体结构,更特别关于同时形成不同高度之鳍状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集成电路的尺寸缩小,且对集成电路速度的需求增加,晶体管需具有较高驱动电流及较小尺寸。因此发展鳍状场效晶体管,其具有垂直的半导体鳍状物于基板上。半导体鳍状物用以形成源极与漏极区,以及源极区与漏极区之间的通道区。形成浅沟槽隔离区以定义半导体鳍状物。鳍状场效晶体管亦包含栅极堆迭,其形成于半导体鳍状物的侧壁与上表面上。虽然现有的鳍状场效晶体管装置与其形成方法适用于其发展目的,但仍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方面。举例来说,目前亟需更弹性化的整合制程以形成鳍状物与隔离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包括:阶状的结晶基板,其包含较高阶状物、较低阶状物、与阶状隆起;第一鳍状物,包含具有第一晶格常数的结晶结构,且第一鳍状物形成于较低阶状物上;以及第二鳍状物,包含具有第二晶格常数的结晶结构,第一晶格常数不同于第二晶格常数,且第二鳍状物形成于较高阶状物上且与第一鳍状物分隔。附图说明图1至图8是一些实施例中,鳍状物场效晶体管的鳍状物于制作方法的中间阶段的剖视图。图9至图11是一些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一阶状的结晶基板,其包含一较高阶状物、一较低阶状物、与一阶状隆起;一第一鳍状物,包含具有一第一晶格常数的结晶结构,且该第一鳍状物形成于该较低阶状物上;以及一第二鳍状物,包含具有一第二晶格常数的结晶结构,该第一晶格常数不同于该第二晶格常数,且该第二鳍状物形成于该较高阶状物上且与该第一鳍状物分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4 US 15/332,0551.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一阶状的结晶基板,其包含一较高阶状物、一较低阶状物、与一阶状隆起;一第一鳍状物,包含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翰,马志宇,张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