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香菇多糖含量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47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香菇多糖含量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基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桑叶10~30%、桑枝屑15~45%、麸皮7~20%、甘蔗渣5~15%、石膏1~2%、玉米粉5~20%、氯化锌0.008~0.012%,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范围内的香菇栽培基质添加了桑叶和桑枝有效提高了栽培基质的营养,促进香菇多糖的转化,经采用合理的组成配比和栽培方法,既提高了香菇中香菇多糖的含量,增加了香菇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又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香菇多糖含量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的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香菇多糖含量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由于它味道较香,香气宜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誉。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香菇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铁、钾和维生素D等。香菇多糖是香菇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香菇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作用。目前多糖的提取率普遍不高,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已成为多糖产品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不仅可以考虑将多种提取手段结合起来优化提取工艺,还可以通过栽培育种、基因重组等手段培育出高产多糖的香菇菌株,提高香菇的多糖含量,以增加多糖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传统栽培香菇的栽培基质都是以稻草、玉米杆、棉籽壳、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构成,如中国专利CN105884441A公开了一种香菇的培养基质,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棉籽壳55~61份、木屑35~41份、麦皮21~27份、碳酸钙7~13份、过磷酸钙8~14份、尿素7~13份、牛粪20~26份,本培养基质栽培香菇能够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又如中国专利CN101627697A公开了一种以桑树枝木屑为栽培料栽培香菇的方法,所栽培出的香菇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产量高,个体均匀,营养丰富。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叶,栽培或野生,完整叶片呈宽卵形,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气淡,味微苦涩。中国多数地区多有生产,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叶不仅是蚕的“粮食”,在医学方面也有很大的用途,桑叶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补益之功效。由于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锌及维生素,并且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必须氨基酸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如黄酮及黄酮苷类、生物碱类、植物甾醇类、多糖类等。桑叶中的桑叶多糖很丰富,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调节免疫、抗氧化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我国桑叶资源丰富,但是目前桑叶利用只限于养蚕和加工叶类药材,用途单一。所以桑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势在必行。本专利技术人在对香菇栽培研究时,尝试在香菇培养基质中添加桑叶和桑树枝进行香菇的栽培,惊奇地发现这种新的培育基质,能促进香菇中香菇多糖的转化,提高香菇的抗疲劳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香菇多糖含量的香菇培养基,所栽培获得的香菇中香菇多糖含量高,提高了香菇的药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香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香菇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桑叶10~30%、桑枝屑15~45%、麸皮7~20%、甘蔗渣5~15%、石膏1~2%、玉米粉5~20%、氯化锌0.008~0.012%,余量为水。所述桑枝屑为桑树修减下来的树枝,粉碎成3~8mm的颗粒;所述桑枝屑与桑叶的比值为1.3~1.5:1。优选地,所述桑枝屑与桑叶的比值为1.4:1。所述甘蔗渣是将甘蔗榨汁后留下的干渣,粉碎成粒径为0.1~0.8mm的粉末;进一步地,所述香菇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桑叶15~25%、25~35%桑枝屑、麸皮12~15%、甘蔗渣8~12%、石膏1.2~1.8%、玉米粉10~15%、氯化锌0.01~0.011%,余量为水。优选地,所述香菇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桑叶20%、桑枝屑30%、麸皮14%、甘蔗渣10%、石膏1.5%、玉米粉13%、氯化锌0.01%,余量为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香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收集桑枝、桑叶,碾碎;甘蔗渣粉碎和麸皮、桑叶末混合均匀得粉料;将水和发酵剂混合均匀得稀释液,将稀释液均匀喷洒在粉料上并搅拌均匀,55~65℃置放3~5天即得混合物;(2)分别将石膏粉、步骤1中混合物、玉米粉和氯化锌,均匀撒在桑枝屑上,干拌几遍后,边喷水边翻拌得拌料;(3)将拌料装袋;(4)灭菌;即在5h之内升温到100℃;达到100℃后,保持温度14h~16h。所述发酵剂为秸秆饲料发酵剂。所述发酵剂浓度为0.01%~0.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为:(1)桑叶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叶片含蛋白质4.0%、脂肪2.4%、糖15.7%和黄酮成分,其中蛋白质和脂肪类物质能为香菇的栽培提供营养物质,大桑多糖对香菇多糖具有抗氧化和抗疲劳的增效作用,黄酮类能提高香菇抗氧化和抗疲劳作用。本专利技术在香菇培养基中添加了桑叶和桑枝能有效提高栽培基质的营养,促进香菇多糖的转化,提高香菇质量和药用价值。(2)本专利技术利用的栽培基质原料来源于桑树的落叶和修减后的干枝,对废弃物作资源化利用,解决了树叶、枯枝等废弃物处理中直接焚烧或填埋等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培养基原料组分:桑叶21.4%、桑枝屑30%、麸皮14%、甘蔗渣10%、石膏1.5%、玉米粉13%、氯化锌0.01%,余量为水。制备方法:(1)备料:收集桑树修减下来的树枝,粉碎成3~8mm的颗粒制成桑枝屑;收集桑叶碾碎成0.5mm的粉末,其中桑枝屑与桑叶的比值为1.4:1。将甘蔗渣粉碎至粒径0.6mm;将桑叶粉末、甘蔗渣粉末和麸皮混合均匀;用水稀释秸秆饲料发酵剂,使之浓度为0.015%的稀释液,将稀释液均匀喷洒在上述粉料上并搅拌均匀,60℃置放4天即得混合物;(2)分别将石膏粉、步骤1中混合物、玉米粉和氯化锌,均匀撒在桑枝屑上,干拌几遍后,边喷水边翻拌得拌料;(3)将拌料装袋;(4)灭菌;即在5h之内升温到100℃;达到100℃后,保持温度15h。实施例2:培养基原料组分:桑叶30%、桑枝屑45%、麸皮7%、甘蔗渣5%、石膏1%、玉米粉5%、氯化锌0.008%,余量为水。制备方法:(1)备料:收集桑树修减下来的树枝,粉碎成8mm的颗粒制成桑枝屑;收集桑叶碾碎成0.8mm的粉末,其中桑枝屑与桑叶的比值为1.5:1。将甘蔗渣粉碎至粒径0.8mm;将桑叶粉末、甘蔗渣粉末和麸皮混合均匀;用水稀释秸秆饲料发酵剂,使之浓度为0.02%的稀释液,将稀释液均匀喷洒在上述粉料上并搅拌均匀,65℃置放5天即得混合物;(2)分别将石膏粉、步骤1中混合物、玉米粉和氯化锌,均匀撒在桑枝屑上,干拌几遍后,边喷水边翻拌得拌料;(3)将拌料装袋;(4)灭菌;即在5h之内升温到100℃;达到100℃后,保持温度16h。实施例3:培养基原料组分:桑叶11.5%、桑枝屑15%、麸皮20%、甘蔗渣15%、石膏2%、玉米粉20%、氯化锌0.012%,余量为水。制备方法:(1)备料:收集桑树修减下来的树枝,粉碎成3~8mm的颗粒制成桑枝屑;收集桑叶碾碎成0.1mm的粉末,其中桑枝屑与桑叶的比值为1.3:1。将甘蔗渣粉碎至粒径0.1mm;将桑叶粉末、甘蔗渣粉末和麸皮混合均匀;用水稀释秸秆饲料发酵剂,使之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香菇多糖含量的香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桑叶10~30%、桑枝屑15~45%、麸皮7~20%、甘蔗渣5~15%、石膏1~2%、玉米粉5~20%、氯化锌0.008~0.012%,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香菇多糖含量的香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桑叶10~30%、桑枝屑15~45%、麸皮7~20%、甘蔗渣5~15%、石膏1~2%、玉米粉5~20%、氯化锌0.008~0.012%,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桑叶15~25%、25~35%桑枝屑、麸皮12~15%、甘蔗渣8~12%、石膏1.2~1.8%、玉米粉10~15%、氯化锌0.01~0.011%,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桑叶20%、桑枝屑30%、麸皮14%、甘蔗渣10%、石膏1.5%、玉米粉13%、氯化锌0.01%,余量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香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渣是将甘蔗榨汁后留下的干渣,粉碎成粒径为0.1~0.8mm的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香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桑枝屑为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松周荣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印江县印兰生态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