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34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香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通过在段木上均匀的布置小孔,将其浸水5‑10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0‑25%后浸泡营养液15‑24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4~6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提高香菇对营养成分的摄取,从而提高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A metho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etinous edode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etinous edodes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ulture method of letinous edodes wood,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holes evenly in the wood on the water, 5 10h after 1 days of dry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20 25% after soaking nutrient solution 15 24h, then the natural room temperature evaporation of 4 ~ 6h, in the hole in the bud after transplanting into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in bacteria placed cultivation, increased intake of nutrients by letinous edodes, so as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letinous ed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香菇栽培
,尤其是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又名冬菇、香蕈、北菇、厚菇、薄菇、花菇、椎茸,是一种食用真菌,一般食用的部份为香菇子实体,鲜香菇脱水即成干香菇,便于运输保存,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香菇不仅是食用菌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也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因此香菇的需求量比较大。传统段木香菇栽培具有栽培简单,不需要灭菌的特点,并且栽培香菇品质优于大部分的代料栽培,如专利CN201510191588.8公开的一种段木培育香菇的方法,但存在栽培周期长,产量不理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直径30-50cm、长1-1.2m的段木表面打若干间隔均匀布置的小孔,浸水5-10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0-25%后浸泡营养液15-24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4~6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即可。所述营养液原料以重量份计为;豆渣20~40份、酒糟10~20份、侧柏叶提取物0.1~0.5份、葡萄糖5~10份、氨基酸螯合物0.5~1份、水50~100份。所述氨基酸螯合物为氨基酸螯合硒、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钾中至少一种。所述侧柏叶提取物是通过将侧柏叶粉碎至200~300目后,加入其重量6~8倍的去离子水,采用超声波进行提取,提取频率为25~30KHz,提取时间为60~75min,提取温度为32~36℃。所述营养液,是通过将豆渣与酒糟混合后,采用微波处理5~10min,再加入葡萄糖和氨基酸螯合物,转入搅拌机搅拌处理20~30min,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在搅拌过程中分3~5次加水,最后加入侧柏叶提取物,于50~60℃条件下处理3~5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即可。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0~22℃,湿度为75~80%。所述小孔的孔深1-2cm,孔径0.5-1cm。所述相邻小孔的间距为3~5cm。所述培育过程中,每隔2~3周,将相邻两个段木的位置进行调换一次。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豆渣、酒糟、侧柏叶提取物、葡萄糖、氨基酸螯合物和水为原料制备成营养液,将豆渣和酒糟进行充分的利用,丰富了香菇栽培过程中肥料的来源,同时再结合侧柏叶提取物、葡萄糖、氨基酸螯合物的的加入,进行科学的配比设计,使得营养液的营养成分含量合理,与段木培养结合后,能够促进香菇的生长和发育,提高香菇对营养液成分的摄取,提高接种存活率和对杂菌的抗感染能力,缩短栽培时间,进而提高香菇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段木上均匀的布置小孔,将其浸水5-10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0-25%后浸泡营养液15-24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4~6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提高香菇对营养成分的摄取,从而提高香菇的产量和品质。效果验证:试验组采用本专利技术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对照组采用专利CN201510191588.8方案的段木培养方法,两组菌种的接种量相同,分别对香菇的产量和营养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由试验结果可孩子,试验组的产量高出对照组51.89kg/m2,生物学效率高出对照组6.41%,子实体有机质含量高出对照组8.8%,子实体全氮含量高出对照组8.1%,子实体全磷含量高出对照组2.2%,因此试验组方案栽培的香菇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含量丰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直径30cm、长1m的段木表面打若干间隔均匀布置的小孔,浸水5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0%后浸泡营养液15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4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即可。所述营养液原料以重量份计为;豆渣20kg、酒糟10kg、侧柏叶提取物0.1kg、葡萄糖5kg、氨基酸螯合物0.5kg、水50kg。所述氨基酸螯合物为氨基酸螯合硒。所述侧柏叶提取物是通过将侧柏叶粉碎至200目后,加入其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采用超声波进行提取,提取频率为25KHz,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32℃。所述营养液,是通过将豆渣与酒糟混合后,采用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葡萄糖和氨基酸螯合物,转入搅拌机搅拌处理20min,搅拌速度为200r/min,在搅拌过程中分3次加水,最后加入侧柏叶提取物,于50℃条件下处理3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即可。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0℃,湿度为75%。所述小孔的孔深1cm,孔径0.5cm。所述相邻小孔的间距为3cm。所述培育过程中,每隔2周,将相邻两个段木的位置进行调换一次。实施例2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直径50cm、长1.2m的段木表面打若干间隔均匀布置的小孔,浸水10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5%后浸泡营养液24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6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即可。所述营养液原料以重量份计为;豆渣40kg、酒糟20kg、侧柏叶提取物0.5kg、葡萄糖10kg、氨基酸螯合物1kg、水100kg。所述氨基酸螯合物为氨基酸螯合铁。所述侧柏叶提取物是通过将侧柏叶粉碎至300目后,加入其重量8倍的去离子水,采用超声波进行提取,提取频率为30KHz,提取时间为75min,提取温度为36℃。所述营养液,是通过将豆渣与酒糟混合后,采用微波处理10min,再加入葡萄糖和氨基酸螯合物,转入搅拌机搅拌处理30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在搅拌过程中分5次加水,最后加入侧柏叶提取物,于60℃条件下处理5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即可。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2℃,湿度为80%。所述小孔的孔深2cm,孔径1cm。所述相邻小孔的间距为5cm。所述培育过程中,每隔3周,将相邻两个段木的位置进行调换一次。实施例3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直径30cm、长1.2m的段木表面打若干间隔均匀布置的小孔,浸水8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4%后浸泡营养液18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6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即可。所述营养液原料以重量份计为;豆渣20kg、酒糟20kg、侧柏叶提取物0.1kg、葡萄糖10kg、氨基酸螯合物0.5kg、水50kg。所述氨基酸螯合物为氨基酸螯合硒、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钾中至少一种。所述侧柏叶提取物是通过将侧柏叶粉碎至280目后,加入其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采用超声波进行提取,提取频率为30KHz,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32℃。所述营养液,是通过将豆渣与酒糟混合后,采用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葡萄糖和氨基酸螯合物,转入搅拌机搅拌处理30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在搅拌过程中分3次加水,最后加入侧柏叶提取物,于50℃条件下处理3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即可。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0℃,湿度为80%。所述小孔的孔深1cm,孔径1cm。所述相邻小孔的间距为4cm。所述培育过程中,每隔16d,将相邻两个段木的位置进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包括制备段木、在段木表面进行打孔,并采用营养液进行浸泡,移栽菌芽后放入搭棚培育,其特征在于,在直径30‑50cm、长1‑1.2m的段木表面打若干间隔均匀布置的小孔,浸水5‑10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0‑25%后浸泡营养液15‑24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4~6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的段木培养方法,包括制备段木、在段木表面进行打孔,并采用营养液进行浸泡,移栽菌芽后放入搭棚培育,其特征在于,在直径30-50cm、长1-1.2m的段木表面打若干间隔均匀布置的小孔,浸水5-10h后干燥1天,含水率为20-25%后浸泡营养液15-24h,然后自然常温蒸发4~6h,在小孔内移栽菌芽后放入大棚分层立式摆放培育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段木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原料以重量份计为;豆渣20~40份、酒糟10~20份、侧柏叶提取物0.1~0.5份、葡萄糖5~10份、氨基酸螯合物0.5~1份、水50~10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段木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螯合物为氨基酸螯合硒、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钾中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2所述段木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柏叶提取物是通过将侧柏叶粉碎至200~300目后,加入其重量6~8倍的去离子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松周荣洪杨育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印江县印兰生态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