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47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旨在解决小麦生长调节剂成分复杂、非环境友好型、对小麦粒重增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调节剂由220~230 mg/L茉莉酸甲酯溶液和3~6 g/L磷酸二氢钾溶液组成。将该复合调节剂按照每亩30~40公斤的喷适量喷施于灌浆后期的小麦叶片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调节剂对于提高小麦粒重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也是我国北方人民最主要的口粮,更是我国消费最高的口粮作物,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西北内陆地区。在当前我国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人口不断增长的局面下,提高小麦单产是保障小麦供给的最主要途径。小麦籽粒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要素决定。黄淮地区是我国小麦最重要产区,该区小麦生长发育具有分蘖期长、幼穗分化期长和灌浆期短(“两长一短”)的特点,分蘖期长(90d左右)和幼穗分化期长(150d左右,幼穗分化期与分蘖期有部分重叠)能基本满足该区小麦单位面积成穗数和每穗穗粒数形成的需求,因此该区小麦多穗多粒特征非常明显。但该区小麦籽粒灌浆期较短(35d左右),且灌浆后期常出现不利天气,严重影响了小麦籽粒灌浆,因此,千粒重是该区小麦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现今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的千粒重潜力大多在48g以上,但实际生产中,这些品种千粒重常年在42g左右,饱满度较差,因此,仅粒重这一个指标,小麦籽粒增产潜力可达60kg/667m2以上(依据河南省冬小麦品种区域2008−2015年试验汇总资料,以千粒重每增加1g,每667m2增加10kg计算)。因此,立足于现有的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研究提高千粒重是提高该区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及其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粒重和产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由220~230mg/L茉莉酸甲酯溶液和3~6g/L磷酸二氢钾溶液组成。优选的,所述茉莉酸甲酯的浓度为225mg/L。优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4g/L。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该复合调节剂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在小麦花后15~20天或灌浆中后期将上述复合调节剂均匀喷施于小麦叶片上。优选的,所述复合调节剂的叶面喷施量是30~40kg/666.7m2。其中,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简称MeJA),作为与植物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中,外源应用能够激发防御植物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茉莉酸甲酯可以从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在细胞质中被酯酶水解为茉莉酸,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导和植物间的交流,诱导邻近植物产生诱导防御反应。大量研究表明,用茉莉酸类化合物处理植物可系统诱导蛋白酶抑制剂(PI)和多酚氧化酶(PPO),从而影响植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加过氧化物酶、壳聚糖酶和脂氧合酶等防御蛋白的活性水平,导致生物碱和酚酸类次生物质的积累,增加并改变挥发性信号化合物的释放,甚至形成防御结构,如毛状体和树脂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在茉莉酸甲酯的已知作用(激发防御植物基因表达、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的基础之上,发现并拓展了其新用途,即以适当的浓度和时机在现有小麦作物上施用,能显著提高小麦粒重。(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调节剂较之其它调节剂,所用原料组成成分少,制备方法简单,在适宜的时机施用能增加同时期小麦籽粒淀粉的含量,达到小麦籽粒饱满和增产的显著效果;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调节剂具有磷酸二氢钾、茉莉酸甲酯单独使用时所不具有的显著增产增收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3)增产效果显著: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调节剂,小麦单产增幅约15公斤/亩左右,高于现今小麦每年的单产增幅(近10年来,黄淮麦区小麦单产增幅年均为2.8公斤/亩)。(4)经济效益显著:经本专利技术复合调节剂处理后的小麦,每亩平均增产15公斤,按当前小麦籽粒市价2.4元/公斤,折合35元;而每亩仅施用约6.75gMeJA和120g磷酸二氢钾,购买成本费约2.0元,加上每亩人工约为8元左右,每亩增产约25元,经济效益显著。(5)无环境污染:MeJA和磷酸二氢钾是环境友好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人、畜、植物等安全无害,对小麦籽粒及土壤无污染;MeJA和磷酸二氢钾易溶于水,能被植物各器官(根系、叶片等)迅速吸收,无残留。(6)使用方法简单:在灌浆期使用小型或大型喷雾器,通过人工或机具叶面喷施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节剂溶液,配制过程简单、操作便捷快速,易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或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产品;所涉及的试验或检测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由225mg/LMeJA、4g/LKH2PO4水溶液组成。实施例2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2017年5月10日(晴天),即小麦开花后15d,将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调节剂用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的小麦种植区内,小麦种植品种为现今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小麦品种—百农416。在1亩左右的麦田,黄昏时候,用小型喷雾器将该复合调节剂均匀喷施于小麦叶片背面,以溶液在叶片上即将流下为准,喷施量为30公斤。实施例3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2017年5月12日(晴天),即小麦开花后15d,将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调节剂用于河南新乡市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中1亩左右的小麦种植区。小麦种植品种是现今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小麦品种—百农416,黄昏时候,用小型喷雾器将该复合调节剂均匀喷施于小麦叶片背面,以溶液在叶片上即将流下为准,喷施量为30公斤。进行以下对比试验,借此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调节剂在提高小麦粒重及产量上的显著作用。对比试验1:随机设置四个处理组:一个试验组,即实施例2,三个对照组;对照组一与试验组的区别在于:将复合调节剂改为等量蒸馏水,对照组二与试验组的区别在于:将复合调节剂改为225mg/LMeJA溶液,对照组三与试验组的区别在于:将复合调节剂改为4g/LKH2PO4溶液,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试验地点及施用方式见实施例2。小麦收获后,测定每个组别的小麦平均粒重,并按照当前小麦市价为2.4元/公斤,计算每个组别的小麦经济效益,结果如下表1。分析表1可知,对照组一(向叶面喷施等量蒸馏水)小麦千粒重为51.24g,对照组二、对照组三处理后的小麦较之对照组一虽然在千粒重、增产上稍有增加,但是亩产净收益为负值;试验组(实施例2)处理后的小麦千粒重为52.77g,相比对照组一千粒重增加了1.53g,增产了18公斤,折合人民币43.2元,经SPSS17.0软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除此之外,试验组除去每亩3.0元购买两种成分的费用,以及每亩9元人工费用,净收益增加了31.2元(小麦籽粒价格按当前市价为2.4元/公斤计算),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比试验2:随机设置四个处理组:试验组,即实施例3,三个对照组;每组设置三个重复。其中,对照组一与试验组的区别在于:将复合调节剂改为等量蒸馏水;对照组二与试验组的区别在于:将复合调节剂改为225mg/LMeJA溶液;对照组三与试验组的区别在于:将复合调节剂改为4g/LKH2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220~230 mg/L茉莉酸甲酯溶液和3~6 g/L磷酸二氢钾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220~230mg/L茉莉酸甲酯溶液和3~6g/L磷酸二氢钾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甲酯的浓度为225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麦粒重的复合调节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国章李鸽子王鹏飞韩巧霞郭天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