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1183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叶面阻控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SAC 15~30份;DMSA 15~30份;甘氨酸15~30份;表面活性剂1~5份;紫外光稳定剂1~5份。通过分别配置DMSA、SAC、甘氨酸的溶液后,将三种溶液充分混合均匀;调节pH至5~7;加入表面活性剂、紫外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以SAC、DMSA有机物为原料,联合离子溶液甘氨酸组配制得,能适用于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土壤,适用范围广;通过直接参与植物体代谢过程,减少重金属毒性,降低重金属由茎基向茎叶的转运,毒性低、水溶性好;能有效改善现有叶片阻控剂解毒单一、窗口期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利用农作物叶面生理阻隔剂阻控农作物体内重金属积累是近年来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主要通过在农作物细胞壁上沉淀或螯合重金属以及提高农作物对重金属抗逆性等手段来减少甚至完全阻断重金属从根至籽粒吸收转运,从而减少、阻断重金属向食物链转移。

2、现有的叶面阻控剂一般由无机物等原料制成,但无机原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缺陷:

3、(1)其一,无机原料缺乏生物降解性,长期使用造成环境累积污染,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4、(2)其二,原料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的多样化需求;

5、(3)其三,中微量元素肥料经叶面喷雾施用后,往往因蜡质层的存在影响叶片对养分物质的吸收利用。

6、针对以上无机原料制成的叶面阻控剂,现有技术也有公开采用有机原料的叶面阻控剂,如:

7、中国专利文献cn116444310a公开一种有机硒重金属叶面阻控剂及其应用,有机硒重金属叶面阻控剂含有:硒氰类有机硒和硫氰酸盐;所述硒氰类有机硒为硒氰基有机酸盐、硒氰基酸酯、多硒氰基有机硒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该方案中基于硒氰类有机硒的叶面阻控剂较无机硒毒性低,植物耐受量大,植物可以吸收利用更高含量的硒元素,重金属拮抗效果更佳。

8、中国专利文献cn115093275a公开一种纳米硅锌叶面肥,该纳米硅锌叶面肥由15~25质量份的复合氨基酸液、10~15质量份的可溶性锌化合物、10~15质量份的中性纳米硅、0.01~0.02质量份的叶面肥助剂和余量为水复合组成,新型复合纳米硅锌叶面肥合理施用时期为分蘖初期、孕穗初期以及灌浆初期;使用时按1:50兑水稀释均匀喷施于水稻叶片正反面,能实现降镉增锌增产的效果。

9、以上现有技术公开的有机叶面阻控剂主要采用有机硒、硅锌为主,仍然不能解决现有叶面阻控剂解毒单一,适用范围窄,且窗口期短施用不方便,以及微量元素吸收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sac、dmsa有机物为原料,联合离子溶液甘氨酸组配一种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能适用于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土壤,适用范围广;通过直接参与植物体代谢过程,减少重金属毒性;毒性低、水溶性好,能有效改善现有叶片阻控剂解毒单一、窗口期短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4、sac 15~30份;

5、dmsa 15~30份;

6、甘氨酸15~30份;

7、表面活性剂1~5份;

8、紫外光稳定剂1~5份。

9、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烷基苯磺酸钠。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农药在叶面上的润湿性和附着性,促进农药在叶面上的渗透和吸收。同时,这些表面活性剂还可以提高农药的稳定性,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

10、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光稳定剂包括植物黄酮、多酚醌类化合物。更进一步,多酚醌类化合物包括茶多酚、竹叶多酚、红酒多酚等。优选地,所述紫外光稳定剂为植物黄酮。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s1、分别配置dmsa溶液、sac溶液、甘氨酸溶液,之后将三种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13、s2、之后,将步骤s1制得的混合溶液调节ph至5~7;

14、s3、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最后加入紫外光稳定剂,搅拌均匀,即得。

15、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dmsa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

16、按照固液比1g:4~6ml,将dmsa加入第一溶剂中混合,超声分散30~40min,制得dmsa溶液。dmsa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g:5ml。

17、优选地,第一溶剂为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或水。更优选为二甲基亚砜。

18、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sac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

19、按照固液比1g:9~11ml,将sac加入水中混合,加热至60~70℃,搅拌至溶解,冷却即得。sac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g:10ml。

2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甘氨酸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

21、按照固液比1g:9~11ml,将甘氨酸加入水中混合,加热至60~70℃,搅拌至溶解,冷却即得。甘氨酸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g:10ml。

22、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去除步骤s3获得的混合物中的杂质和颗粒,确保叶面阻控剂的纯度和透明度。如通过滤网或膜过滤器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和颗粒。

23、进一步地,步骤s2通过乙酸调节ph至5~7。在ph为5~7的条件下,dmsa、sac、甘氨酸三种有机物不反应,有助于提高叶面阻控剂的性能和稳定性。

2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的应用,将所述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在水稻的苗期至抽穗期,喷施于水稻叶面,能将水稻根部吸收的重金属累积到茎基中,并降低重金属由茎基向茎叶的转运。

25、本专利技术中各成分及主要作用如下:

26、(1)s-烯丙基-l-半胱氨酸:别名为蒜氨酸;英文名s-allyl-l-cysteine;简称sac。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现有技术中,基于sac在动物细胞内,能与多种重金属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稳定性较高的螯合物,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还可以消除细胞内因重金属胁迫而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减少细胞凋亡数量,sac在医学领域广泛运用于治疗重金属中毒。

27、本专利技术中,sac能与植物根系表面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并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基因和相关酶,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耐受性,从而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损害。

28、(2)dmsa,二巯基丁二酸,英文名dimercaptosuccinate,简称dmsa,是一种含有双巯基的重金属螯合剂。现有技术中,基于sac在人和动物体内,其可与重金属形成螯合物,进而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实现解毒功能,因此sac在医学领域也较广泛运用于治疗重金属中毒。

29、本专利技术中,dmsa能与植物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螯合物,同时由于其含有双巯基,可与受到重金属离子损害的植物细胞中的巯基结合,恢复含有巯基的酶的活性,减轻重金属离子的毒害作用,从而保护植物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损害,降低毒性。

30、(3)甘氨酸:又名氨基乙酸,是内源性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组成氨基酸,其分子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稳定剂包括植物黄酮、多酚醌类化合物。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DMSA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按照固液比1g:4~6mL,将DMSA加入第一溶剂中混合,超声分散30~40min,制得DMSA溶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SAC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按照固液比1g:9~11mL,将SAC加入水中混合,加热至60~70℃,搅拌至溶解,冷却即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甘氨酸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按照固液比1g:9~11mL,将甘氨酸加入水中混合,加热至60~70℃,搅拌至溶解,冷却即得。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去除步骤S3获得的混合物中的杂质和颗粒。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通过乙酸调节pH至5~7。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或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的应用,具体是将所述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在水稻的苗期至抽穗期,喷施于水稻叶面,能将水稻根部吸收的重金属累积到茎基中,并降低重金属由茎基向茎叶的转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稳定剂包括植物黄酮、多酚醌类化合物。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重金属解毒有机叶面阻控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dmsa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按照固液比1g:4~6ml,将dmsa加入第一溶剂中混合,超声分散30~40min,制得dmsa溶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sac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置:按照固液比1g:9~11ml,将sac加入水中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兆君李园星露袁海伟唐守寅胡露熊琪甘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