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面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02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4:13
本方案公开了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绿茶面,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120份、茶叶10~13份和水25~30份。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将新鲜的茶叶剁细,然后与水混合榨汁得到茶汁;步骤二、将面粉与茶汁混合均匀制得面团,面团经熟化后制成面条;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面条烘干至含水量为10~11%,得到绿茶面;烘干时将面条放置到通风板组之间,通风板组由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组成,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均由多个通风管组成,通风管为镂空结构;烘干温度为45℃~60℃。本方案通过优化绿茶面原料配比及其制备工艺,使得绿茶面在制备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分解大大降低,提高了绿茶面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A green tea surface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plan discloses a green tea noodles in the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raw materials and their weight and quantity: 100~120, 10~13 and 25~30. During the prepara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the fresh tea leaves chopped fine, and then get the tea juice mixed with water and juice; step two, flour and tea juice evenly mixed to prepare the dough, the dough into noodles cooked by; step three, step two of the dry noodles until the water content is 10~11%, get Green Tea surface; drying noodles placed between the ventilation plate group, ventilation plate group consists of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ar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ventilation pipe, ventilation pipe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drying temperature is 45 DEG ~60 deg. By optimizing the ratio of green tea raw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schem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oxid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tea polypheno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reen tea nood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面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绿茶面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绿茶面是将绿茶与面粉结合制成的面条。绿茶面主要包括传统型和营养型,营养型绿茶面主要是在绿茶和面粉的基础上添加大量的其他物质使得绿茶面中的营养物质更加均衡。如申请号为201210340106.7,专利名称为“一种绿茶生鲜面及其加工方法”,其在绿茶面中添加了柠檬、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和复合磷酸盐,其在增加绿茶面营养物质的同时,添加了化学物质,长时间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另外添加的物质掩盖了绿茶面中绿茶的香味;而且,该类绿茶面在制作过程中,缺少对茶多酚氧化的控制,导致茶多酚消耗量较大。而传统的绿茶面是将面粉和绿茶粉混合制成面团,再将面团压制成面条,最后经烘干而得。这样的制作方式在保留了绿茶的香味的同时,避免了添加合成物,使得制得的绿茶面具有更佳的安全性。但是,传统的绿茶面在制作过程中,在对绿茶面进行烘干时,一般需要40℃~60℃的高温,在此温度下,绿茶的表面迅速焦化,从而使得内部的水分难以快速逸出,从而导致绿茶面内部的温度快速升高,从而导致茶多酚等氧化分解的速度加快,使制得的绿茶面中茶多酚含量较低;同时,茶多酚氧化生成的醌类物质对人体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绿茶面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绿茶面因缺少对茶多酚氧化进行控制,导致生产出的绿茶面茶多酚含量较低的问题。本方案中的一种绿茶面,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120份、茶叶10~13份和水25~30份。本方案的有益效果:采用面粉100~120份、茶叶10~13份和水25~30份,使得制得的绿茶面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等含量处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茶多酚为0.3%~0.4%、咖啡碱为0.02%~0.03%);同时,适量的水分,使得制得的面团含水量在32%左右,有利于面团的熟化;使得制备的绿茶面品质更好。进一步,所述绿茶面,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110份、茶叶10~12份和水25~28份。进一步,所述绿茶面,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份、茶叶10份和水25份。一种绿茶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将新鲜的茶叶剁细,然后与水混合榨汁得到茶汁;步骤二、将面粉与茶汁混合均匀制得面团,面团经熟化后制成面条;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面条烘干至含水量为10~11%,得到绿茶面;烘干时将面条放置到通风板组之间,通风板组由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组成,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均由多个通风管组成,通风管为镂空结构;烘干温度为45℃~60℃。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与直接将茶叶熬煮相比,茶叶经剁细、榨汁后得到的茶汁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更多。茶汁混合面粉制得面团后,通过熟化,使面团的粘性下降,减少了面团制成面条后,面条之间的粘接。面条制成后,将面条放置到通风板组间进行烘干,由于通风板组由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组成,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均由多个通风管组成,通风管为镂空结构;外界的热风通过通风管中的空隙进入到内部对面条进行加热;面条受热后水分蒸发,蒸发的水分外溢时,与外来的热风形成对流,对流过程中降低了热风的温度,同时使得热风与蒸汽在面条的表面流动的更加均匀。热风在于蒸汽接触的过程中,蒸汽对热风起到了加湿的作用,经过加湿的热风作用于面条后,避免了面条表面的焦化,使得面条内外之间的温度差更小,使得面条的内部温度不至于过高,从而降低了茶多酚的氧化分解;使得制得的绿茶面中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绿茶面含量更高;同时,由于茶多酚等氧化分解的降低,醌类物质的含量随之降低,使得制备的绿茶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对面条的干燥采用的是悬挂的方式,在重力作用下,面条内部的水分从高处向下流动,导致面条的悬挂处含水量最低,却需要承受面条所有的重量,从而导致悬挂处的面条容易断裂。而且,悬挂的面条各个部分的含水量差异较大,使得烘干后的面条整体质量参差不齐。而本方案中的面条在通风板组的作用下,面条平铺在通风板组间,热风和蒸汽在面条的四周形成对流,从面条的表面均匀通过,面条在受热均匀,受力均衡的状态下,烘干后的面条各个部分烘干效果几乎相同,从而使得制得的绿茶面质量更佳。进一步,步骤二,面团熟化过程中,向面团的周围施加雾气,雾气由灵芝煮水而得。灵芝煮水后,其内部含有的抗氧化物质随着蒸汽进入到面团中,面团吸收含有灵芝的雾气后,其内部的茶多酚氧化分解过程受到抑制,降低了茶多酚、咖啡碱的消耗。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茶叶为一年生的茶叶。一年生的茶叶,木质化不严重,同时经过长时间的物质积累,其体内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更高,制得的绿茶面品质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绿茶面的制备工艺中,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通风管1、通风孔2。实施例中,通风管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一种绿茶面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0kg新鲜两年生茶叶剁细,然后与25kg的水混合榨汁得到茶汁;步骤二、将100kg面粉与茶汁混合均匀制得面团,面团经熟化后制成面条,面团在熟化过程中,向面团的周围施加由灵芝煮水制得的雾气;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面条烘干至含水量为11%,得到绿茶面;烘干时将面条放置到通风板组之间,通风板组由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组成,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均由多个通风管1组成,通风管1为上均布交错设有通风孔2形成镂空结构;烘干温度为50℃。实施例2:一种绿茶面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3kg新鲜一年生茶叶剁细,然后与28kg的水混合榨汁得到茶汁;步骤二、将110kg面粉与茶汁混合均匀制得面团,面团经熟化后制成面条,面团在熟化过程中,向面团的周围施加由灵芝煮水制得的雾气;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面条烘干至含水量为10%,得到绿茶面;烘干时将面条放置到通风板组之间,通风板组由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组成,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均由多个通风管1组成,风管1为上均布交错设有通风孔2形成镂空结构;烘干温度为60℃。实施例3:一种绿茶面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2kg新鲜两年生茶叶剁细,然后与30kg的水混合榨汁得到茶汁;步骤二、将130kg面粉与茶汁混合均匀制得面团,面团经熟化后制成面条,面团在熟化过程中,向面团的周围施加由灵芝煮水制得的雾气;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面条烘干至含水量为11%,得到绿茶面;烘干时将面条放置到通风板组之间,通风板组由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组成,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均由多个通风管1组成,风管1为上均布交错设有通风孔2形成镂空结构;烘干温度为45℃。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中,面条的烘干采用传统方法中的悬挂进行。实验对比:根据GB5009.93-2010、GB5009.3-2016、GB/T5009.14-2003、GB/T8312-2013、GB/T8313-2008、GB/T23193-2008、GB/T5009.91-2003;通过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hx01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hx072、原子荧光光度计hx128、液相色谱仪1260hx203、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hx271和Wh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hx273对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绿茶面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120份、茶叶10~13份和水2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120份、茶叶10~13份和水25~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110份、茶叶10~12份和水25~2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面粉100份、茶叶10份和水25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绿茶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将新鲜的茶叶剁细,然后与水混合榨汁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湄潭县君梦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