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904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包括:左拖曳臂、右拖曳臂、弹簧、阻尼器和扭力梁,所述扭力梁为弯曲的非等截面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后悬架系统,通过将扭力梁设计为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非等截面扭力梁,在扭力梁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扭力梁的扭转刚度,从而提高整个后悬架系统的抗扭性能,更好地保证车身的稳定性;并且扭力梁内部附有相同弯曲弧度的连杆,连杆通过连接缓冲装置相连于扭力梁,进一步提高了扭力梁的扭转刚度。

A vehic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left trailing arm, a right towing arm, a spring, a damper and a torsion beam, wherein the torsion beam is a curved non equal section bea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the torsion beam design has a certain curvature of the non uniform torsion beam, the torsion beam weight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greatly improve the torsional stiffness of the torsion beam, so as to improve the tors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to better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necting rod body; and the torsion beam with the same internal curvature, the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torsion beam through the buffer device, further improve the torsional stiffness of the torsion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稳定性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汽车行业中,扭力梁结构的悬架系统较为常见,其主要结构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同时由于扭力梁自身具有一定的扭转刚度,可以起到与汽车横向稳定杆相同的作用,可增加车辆的侧倾刚度,提高车辆的侧倾稳定性。但是,现阶段扭力梁通常采用等截面的规则横梁形式,研究发现其扭转刚度不够,不能很好地保证车身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整个后悬架系统的抗扭性能,更好地保证车身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包括:左拖曳臂、右拖曳臂、弹簧、阻尼器和扭力梁,所述左拖曳臂与所述右拖曳臂上均设置有弹簧、阻尼器,所述扭力梁设置在所述左拖曳臂与所述右拖曳臂之间,且所述扭力梁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拖曳臂、所述右拖曳臂连接,所述扭力梁为弯曲的非等截面梁。作为优选,所述扭力梁前后两侧的边沿具有弯曲弧度。作为优选,所述扭力梁前后两侧的边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双曲线轨迹,且所述双曲线轨迹符合以下方程:其中,a1和b1为常数,a1=18~25,b1=200~250,x<55。作为优选,所述扭力梁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具有弯曲弧度。作为优选,所述扭力梁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弯曲轨迹符合以下方程:其中,a2和b2为常数,a2=500~600,b2=32~40,y>0,|x|<570。作为优选,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位于所述扭力梁下方,且与所述扭力梁下表面紧贴,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拖曳臂、所述右拖曳臂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具有与所述扭力梁同样的弯曲弧度。作为优选,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还包括连接缓冲装置,所述连接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杆与所述扭力梁之间,且所述连接缓冲装置与所述连杆、所述扭力梁均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缓冲装置包括两个设置有通孔的三角状隔板,两个三角状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扭力梁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杆依次穿设在两个三角状隔板的所述通孔中,且每个三角状隔板的第一端位于连杆与扭力梁之间,第二端与第三端均位于所述连杆外侧,且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分别与扭力梁前后两侧的边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缓冲装置还包括缓冲用橡胶隔垫,所述橡胶隔垫位于两个三角状隔板之间,且所述橡胶隔垫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后悬架系统,通过将扭力梁设计为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非等截面扭力梁,在扭力梁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扭力梁的扭转刚度,从而提高整个后悬架系统的抗扭性能,更好地保证车身的稳定性;并且扭力梁内部附有相同弯曲弧度的连杆,连杆通过连接缓冲装置相连于扭力梁,进一步提高了扭力梁的扭转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后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后悬架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扭力梁前后两侧的边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双曲线轨迹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后悬架系统的前视图;图5为图4中扭力梁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弯曲轨迹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杆和连接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杆与扭力梁的装配示意图。其中:1-右拖曳臂,2-左拖曳臂,3-扭力梁,31-边沿,4-弹簧,5-阻尼器,6-连杆,71-三角状隔板,72-橡胶隔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包括:左拖曳臂2、右拖曳臂1、弹簧4、阻尼器5和扭力梁3,所述左拖曳臂2与所述右拖曳臂1上均设置有弹簧4、阻尼器5,所述扭力梁3设置在所述左拖曳臂2与所述右拖曳臂1之间,且所述扭力梁3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拖曳臂2、所述右拖曳臂1连接,所述扭力梁3为弯曲的非等截面梁。其中,现有技术中,扭力梁3为等截面梁,即均匀且规则的条形横梁结构,研究发现其扭转刚度不够,不能很好地保证车身的稳定性;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后悬架系统,通过将扭力梁3设计为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非等截面扭力梁3,即扭力梁3不同位置适当弯曲,且各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不等,如此设计,研究发现,在扭力梁3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扭力梁3的扭转刚度,从而提高整个后悬架系统的抗扭性能,更好地保证车身的稳定性;而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优势明显。如图2所示,也可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可使得所述扭力梁3前后两侧的边沿31具有弯曲弧度。前后两侧即参考整车纵向方向,将该两个边沿31设置成弯曲边沿31;作为优选,所述扭力梁3前后两侧的边沿31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双曲线轨迹,且所述双曲线轨迹符合以下方程:其中,a1和b1为常数,a1=18~25,b1=200~250,x<55。如图4所示,也可参见图5,作为优选,所述扭力梁3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具有弯曲弧度。其中,不仅对前后边沿31做弯曲设置,还可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做弯曲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扭力梁3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弯曲轨迹符合以下方程:其中,a2和b2为常数,a2=500~600,b2=32~40,y>0,|x|<570。以上的弯曲设置,可使得扭力梁3可配合车身其他结构的同时,大大增强抗扭性能。如图6所示,也可参见图7,作为优选,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6位于所述扭力梁3下方,且与所述扭力梁3下表面紧贴,所述连杆6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拖曳臂2、所述右拖曳臂1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杆6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具有与所述扭力梁3同样的弯曲弧度。作为优选,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还包括连接缓冲装置,所述连接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杆6与所述扭力梁3之间,且所述连接缓冲装置与所述连杆6、所述扭力梁3均连接。其中,扭力梁3下方的内部附有相同弯曲弧度的连杆6,连杆6通过连接缓冲装置相连于扭力梁3,进一步提高了扭力梁3的扭转刚度。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缓冲装置包括两个设置有通孔的三角状隔板71,两个三角状隔板71分别设置在所述扭力梁3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杆6依次穿设在两个三角状隔板71的所述通孔中,且每个三角状隔板71的第一端位于连杆6与扭力梁3之间,第二端与第三端均位于所述连杆6外侧,且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分别与扭力梁3前后两侧的边沿31固定连接。两个三角状隔板71可以对连杆6进行定位,并将其固定在扭力梁3下方。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缓冲装置还包括缓冲用橡胶隔垫72,所述橡胶隔垫72位于两个三角状隔板71之间,且所述橡胶隔垫72套设在所述连杆6上。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包括:左拖曳臂、右拖曳臂、弹簧、阻尼器和扭力梁,所述左拖曳臂与所述右拖曳臂上均设置有弹簧、阻尼器,所述扭力梁设置在所述左拖曳臂与所述右拖曳臂之间,且所述扭力梁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拖曳臂、所述右拖曳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为弯曲的非等截面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所述车辆后悬架系统包括:左拖曳臂、右拖曳臂、弹簧、阻尼器和扭力梁,所述左拖曳臂与所述右拖曳臂上均设置有弹簧、阻尼器,所述扭力梁设置在所述左拖曳臂与所述右拖曳臂之间,且所述扭力梁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拖曳臂、所述右拖曳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为弯曲的非等截面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前后两侧的边沿具有弯曲弧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前后两侧的边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双曲线轨迹,且所述双曲线轨迹符合以下方程:其中,a1和b1为常数,a1=18~25,b1=200~250,x<5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具有弯曲弧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弯曲轨迹符合以下方程:其中,a2和b2为常数,a2=500~600,b2=32~40,y>0,|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红陈博辜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